印度的南亞「村霸」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忍俊不禁,“村霸”這個詞對印度在南亞的定位實在是太準確了。


南亞是位於亞洲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目前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阿富汗和馬爾代夫8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落後,相當於亞洲的農村,在這個村裡印度確實強大,一直以老大自居,仿照美國東施效顰地將南亞視為自己的後院。

印度的南亞“村霸”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印度的南亞村霸地位是在美蘇冷戰期間形成的,但也有限


印度建國後,由於其領土面積相對較大(298萬平方公里,亞洲第二),人口眾多,一直以大國自居,通過推行“不結盟運動”一度自以為是第三世界的領袖,但在1962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而世界大國夢碎後,轉而在村裡謀求區域霸權。干涉南亞各國的內政外交,並通過軍事行動確立了其霸權地位:1971年,印度發動第三次印巴戰爭;1987年,印度出兵斯里蘭卡,鎮壓反政府武裝“泰米爾猛虎組織”(比較搞笑的是,印度原來支持泰米爾猛虎組織試圖分裂斯里蘭卡,後來才發現引發了自己國內7000萬泰米爾人的獨立運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988年,印度出動傘兵部隊,平息馬爾代夫內亂。由於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重點在歐洲和中東地區,在亞洲也主要集中在東亞,對於戰略地位相對不那麼重要的南亞次大陸都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加之東方大國的主要戰略威脅在太平洋方向,印度在南亞得以坐大。此外,全面控制不丹的內政外交。

印度的南亞“村霸”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即便如此,只要有世界大國干預,其在南亞的霸主地位也立即被打回原形:巴基斯坦面臨亡國危險時,東方大國明確警告不戰而屈人之兵;阿富汗向來是“帝國墳場”,忌憚於周邊兩個世界大國和該國彪悍的民風,印度也從不敢有非分之想。

印度的南亞村霸地位已經受到了削弱和挑戰,將在5-8年內瓦解

隨著南亞國家主權意識的覺醒和東方大國的崛起,相對於蠻橫霸道而又不自量力的印度,和平崛起而有富裕的東方大國更有吸引力。去年馬爾代夫總統亞明與東方大國簽署自貿協定,宣佈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印度隨即策劃其前總統發難但無力迴天);尼泊爾朝野兩大政黨全面倒向鄰國;斯里蘭卡剛剛結束的地方選舉中,前總統拉賈帕克薩領導的政黨取得壓倒性勝利;至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從來就不把印度放在眼裡。比較特殊的是不丹,印度依據英國殖民地時期的不平等條約在不丹有駐軍,並對其外交政策給予“指導”,是唯一至今沒有和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建交的國家,但東方大國的公路已經修到了家門口,美好的生活正在招手。

印度的南亞“村霸”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上個月馬爾代夫國內危機已經成為終結印度南亞霸權的轉折點,就如同日本在與東方大國的角力中逐漸明白日本海不是“日本的海”一樣,印度也遲早會知道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

印度的南亞“村霸”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