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上連抓逃犯,讓「歌神」成爲「逃犯克星」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四場演唱會,抓了五個逃犯:自今年4月7日起至6月9日,“歌神”張學友在南昌、贛州、嘉興、金華舉辦了四場巡迴演唱會,其中警方在前三場各抓獲一名在逃犯人,而金華演唱會更是有兩名逃犯落網。網友也因此戲稱張學友為“逃犯剋星”,一時間關於張學友演唱會的段子層出不窮。

演唱會上連抓逃犯,讓“歌神”成為“逃犯剋星”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演唱會上連抓逃犯,讓“歌神”成為“逃犯剋星”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實際上,真正的功臣其實是“AI人臉識別技術”。其實在2018年12月1日,泗洪縣公安局就成立了人像識別警務實戰應用基地,自基地建立以來,一個月內通過人像識別比對成功抓獲網上逃犯19名。

那麼這個“AI人臉識別技術”究竟是什麼呢?事實上,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傳統的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基於可見光圖像的人臉識別,這也是人們熟悉的識別方式。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讓計算機認出你的過程。

廣義的人臉識別實際包括構建人臉識別系統的一系列相關技術,包括人臉圖像採集、人臉定位、人臉識別預處理、身份確認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狹義的人臉識別特指通過人臉進行身份確認或者身份查找的技術或系統。

早在20世紀50年代,認知科學家就已著手對人臉識別展開研究。到了2014年前後,隨著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的發展,神經網絡重受矚目,並在圖像分類、手寫體識別、語音識別等應用中獲得了遠超經典方法的結果。

現如今,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刷臉”也成為了熱詞,人臉解鎖、刷臉支付、刷臉安檢和刷臉登機也正逐漸的推廣開來,。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除了在生活上的作用,人臉識別技術對於公共安全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演唱會上連抓逃犯,讓“歌神”成為“逃犯剋星”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在公安系統中,對於人臉識別技術的需求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抓人,主要是在火車站、地鐵站進行布控;第二類就是大庫檢索。比如說在天網中抓到一張比較模糊的嫌犯的照片,要能夠確定嫌犯的身份。而庫中可能有上千萬的人口,如何在這麼多的數據中精確匹配嫌犯,利用傳統的肉眼檢索匹配效率低下不說,工作人員身體負荷也較大,而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就可以輕鬆實現,準確率也較高。目前國內人臉識別領域四家領頭羊企業:曠視face++、商湯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在安防領域均取得不錯的成績。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升級和普及,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便利,而智慧型城市的建設也離不開這些新興科技的進步。但是對於嫌犯和信譽不良的人而言,社會科技越發達,他們越無所遁形。這次是在演唱會上被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是在城市的任意一個角落了。

演唱會上連抓逃犯,讓“歌神”成為“逃犯剋星”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