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上连抓逃犯,让“歌神”成为“逃犯克星”的技术究竟是什么?

四场演唱会,抓了五个逃犯:自今年4月7日起至6月9日,“歌神”张学友在南昌、赣州、嘉兴、金华举办了四场巡回演唱会,其中警方在前三场各抓获一名在逃犯人,而金华演唱会更是有两名逃犯落网。网友也因此戏称张学友为“逃犯克星”,一时间关于张学友演唱会的段子层出不穷。

演唱会上连抓逃犯,让“歌神”成为“逃犯克星”的技术究竟是什么?

演唱会上连抓逃犯,让“歌神”成为“逃犯克星”的技术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真正的功臣其实是“AI人脸识别技术”。其实在2018年12月1日,泗洪县公安局就成立了人像识别警务实战应用基地,自基地建立以来,一个月内通过人像识别比对成功抓获网上逃犯19名。

那么这个“AI人脸识别技术”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这也是人们熟悉的识别方式。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让计算机认出你的过程。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早在20世纪50年代,认知科学家就已着手对人脸识别展开研究。到了2014年前后,随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发展,神经网络重受瞩目,并在图像分类、手写体识别、语音识别等应用中获得了远超经典方法的结果。

现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刷脸”也成为了热词,人脸解锁、刷脸支付、刷脸安检和刷脸登机也正逐渐的推广开来,。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除了在生活上的作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于公共安全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演唱会上连抓逃犯,让“歌神”成为“逃犯克星”的技术究竟是什么?

在公安系统中,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抓人,主要是在火车站、地铁站进行布控;第二类就是大库检索。比如说在天网中抓到一张比较模糊的嫌犯的照片,要能够确定嫌犯的身份。而库中可能有上千万的人口,如何在这么多的数据中精确匹配嫌犯,利用传统的肉眼检索匹配效率低下不说,工作人员身体负荷也较大,而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轻松实现,准确率也较高。目前国内人脸识别领域四家领头羊企业:旷视face++、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在安防领域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升级和普及,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利,而智慧型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这些新兴科技的进步。但是对于嫌犯和信誉不良的人而言,社会科技越发达,他们越无所遁形。这次是在演唱会上被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是在城市的任意一个角落了。

演唱会上连抓逃犯,让“歌神”成为“逃犯克星”的技术究竟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