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給力的美國原油庫存也挽回不了布倫特的頹勢!

昨天,布倫特暴跌近7%,其餘大宗商品也紛紛體驗到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美國原油庫存再給力也挽回不了局勢,在原油供應增加和貿易形勢的變化影響下,彭博商品指數創下2.7%的跌幅,是2014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再給力的美國原油庫存也挽回不了布倫特的頹勢!

布倫特原油期貨週三收跌5.46美元(6.92%),創下2016年2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報73.40美元/桶。WTI原油期貨亦跌超5%。

原油下跌的原因

Centralpec

來自利比亞的“程咬金”

原油的下跌壓力主要來自利比亞的供應增加。該國石油公司意外宣佈,重開四個關鍵的出口港口,油價受此影響加速下行

當天,利比亞國有石油公司宣佈恢復東部4座港口的原油出口,生產和出口運作將在未來幾個小時內恢復正常。

此前,這些港口被武裝分子佔領。上個月,東部港口的出口就被封鎖,導致國際原油市場每天少了接近85萬桶石油。

此外,OPEC週四發佈的月報預計,OPEC以外產油國2019年將提供足夠多的石油產量來滿足需求增長,2019年OPEC以外產油國石油供應增幅將是五年來最大。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利比亞擁有非洲第一大證實儲量。其出產的原油品質很高,輕質、低硫,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搶手,大部分出口歐洲。不過,自從卡扎菲倒臺以後,利比亞陷入武裝割據狀態,石油生產屢次受到衝擊。

再給力的美國原油庫存也挽回不了布倫特的頹勢!

貿易戰也是此次暴跌的兇手之一

美國公佈了對華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加徵關稅清單,中國稱將作出必要反制。中國幾乎是所有商品的最大進口國,其經濟活力和進口需求對商品價格構成顯著影響。

今年早些時候,商品被多數分析師認為是年內有望表現較好的資產。儘管全球經濟的同步增長格局已經出現變化,但擴張的趨勢仍在,支撐週期尾部的商品需求。

《金融時報》稱:這是有潛力將全球經濟推入某種衰退的東西,嚴重傷及原油需求,而且明顯是利空。

德商銀行報告亦指,市場越來越擔心貿易糾紛會影響到實體經濟,並阻礙全球經濟增長。“受到貿易糾紛拖累的例子之一是,我們已經看到亞洲股市價格超跌。”

美國庫存的魅力也挽不回布倫特的回眸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三(7月11日)公佈報告顯示,上週美國原油庫存降幅遠超預期,同時原油產量繼續維持不變。EIA公佈,截至7月6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263.3萬桶至4.052億桶,

降幅創2016年9月9日當週(96周)以來最大,並降至2015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市場預估為減少448.9萬桶。

OPEC預測明年全球原油需求首破億

Centralpec

在美國原油庫存大降的同時,全球原油需求正在進一步上漲。根據獨立機構數據,OPEC上個月產量達到每日3230萬桶,比5月高出每日17.3萬。OPEC週三預計明年需求增長每日145萬桶,使全球需求首次超越每日1億桶。不過OPEC強調預計基於一種假設——貿易戰不會嚴重惡化且目前的糾紛能夠很快解決。

OPEC稱,如果貿易問題加劇,就可能傷害企業和消費信心,對投資、資本流動和支出產生負面影響。OPEC預期非OPEC產量明年會增加每日210萬桶,其中美國的貢獻最大。這意味著OPEC需要大約每日生產3220萬桶才能滿足需求,而這個數字不難達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