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瀚:供應鏈服務需要定製化和工匠精神

5月25日,在亞洲銀行家2018未來金融峰會上,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線上化、數據化、自動化、平臺化,將成為未來供應鏈金融的標配;只有針對各行業的需求提供定製化的供應鏈服務,才能真正提高效率、控制風險。

2016年,世界銀行發佈“全球供應鏈績效指數(LPI)”排名,排名較前多為發達國家,中國僅排在第27位。為了促進現代供應鏈發展,2017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而開鑫金服的供應鏈金融實踐可以追溯到2014年。周治瀚介紹,他們在多次接觸一些產業鏈龍頭企業時,不少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之間會存在地域錯配、季節錯配、時間錯配的狀態,容易出現資金缺口,從而影響供應鏈的運行效率,這就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供應鏈金融服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目前,開鑫金服主要選擇關乎國計民生的實體經濟領域作為服務重點,助力解決產業短板,目前已經向物流、商超、快消品、電子科技、醫藥、能源等領域的核心企業輸出金融科技,幫助其打造現代化的供應鏈金融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

由於需要服務的企業類型很多,涉及行業也各異,因此周治瀚認為,供應鏈客戶更需要的是定製化服務,同樣是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效率,但供應鏈業務與to C業務不同,不能簡單地Ctrl+C、Ctrl+V。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提供核心數據的字段會有很大的差別,產品期限、價格、形式都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需要為他們定製方案。”周治翰解釋。研究的過程需要工匠精神,專注於細節,但在幫助別人之前,首先要做到自身的優化。

“這離不開長期的經驗積累。”周治翰表示,只有基於對行業的深入理解,才能實現有效的風險控制、最優的資金支持;也只有通過資源整合手段實現集成服務,才能增加供應鏈上下游用戶的黏性和忠誠度,提升整個供應鏈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競爭力,“這是扶持實體的應有之意,也是開鑫金服未來的發展方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