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種選擇,還是一種習慣?

“善良”是一種選擇,還是一種習慣?

文:周小北baby

“善良”是一種選擇,還是一種習慣?

周小北baby

曾看過一些文章,大意是說:善良是一種選擇。

善良是一種選擇嗎?

真正善良的人,在很多時候在沒做出選擇前,動作已經先於語言了。

在這個複雜紛亂的世界裡,誠然很多人是善良的,當然也有很多人不那麼善良。

還記得22歲那年因為一個“執念”做過一些欠考慮的決定,這個決定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曾或正悄然影響了我的生活。

在那個10小時硬座未曾閤眼也不覺得疲累的年紀,從北京返回武漢是在某一天的黎明時分。天微亮,周遭的一切皆在一片朦朧裡,火車站依然人潮擁擠,不辭辛勞的小攤販大概在凌晨三四點就守候在固定的地點了吧。

在我座位的對面的是一位高大陽光的男孩,從他的著裝看得出他是一個大學生,他穿著白體恤,耳朵裡塞著耳機,半夜的時候從包裡拿出一碗泡麵和一根火腿腸,走到可以接開水的地方將泡麵泡好後,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優雅地吃著。

我的耳朵裡也塞著耳機,但他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在眼裡。

已經記不起是誰先開口找對方說的話,在攀談的過程中,得知他在一所我望塵莫及的大學唸書。

在快要下車的時候,我問他怎麼回學校,他說當然是坐公交車啊,我微笑著點點頭說:我也是。

但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下了火車後,他一直將我送上了公交車後,才轉身離開,消失在人海。

記得那天我在QQ空間發了很長一條動態,有人評論我煽情,有人調侃說那是“愛情”。

或許只有而我自己堅定地認為那是“善良”。

“善良”是一種選擇,還是一種習慣?

在從火車站的地下通道穿梭到公交站的途中,他對我說:“天剛亮的時候,女孩子一個人坐車不安全”。

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個關於“善良”的故事。

善良是一種習慣嗎?

第二個故事就是我前兩天出差的時候,也是在車站親歷的一件事情。

當我和隨行的同事坐定後,在我的旁邊坐下了一位爺爺,那一條走道,是我與他之間的距離。

不一會兒,他站起身來走下了車,再次回來的時候手裡捏著一個麵包,我看了他一眼,他便對我說他上午10點多吃了一頓飯後就沒吃了,而那時已經是下午4點了。

我禮貌地回覆了一句:“那是餓了。”

不一會兒司機走過來對他說車廂裡不能吃東西,要他下車吃完後再上來,他像個孩子一樣乖巧地走下了車,一邊大口啃著麵包,一邊手扶著車窗的位置,每上來一個人都想坐他那個位置,有的甚至已經坐下了,他都對別人說:“這是我的位子。”

我和同事不約而同一笑,覺得爺爺是特別可愛的一個人。

看他狼吞虎嚥著急的樣子,我將抱在胸前的雙肩包跨過走道放在了他的座位上,並說:“您安心吃吧,座位我給您佔著。”

爺爺禮貌地一疊聲說了一串謝謝。

果然往後上車的人,再也沒有人盯著他的座位了。

他吃完上車坐下來後又和我聊了很多,他說他有幾十年沒有去過宜昌了,他不知道在哪裡下車。

我說我待會兒在哪兒下,您就在哪兒下,到了我通知您。

他放心似的安靜了下來。

“善良”是一種選擇,還是一種習慣?

我閉著眼睛,聽著歌曲,隨著車子顛來晃去睡著了,到火車站後,我提醒爺爺該下車了。

他似乎對我有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謝意,我告訴他該怎麼走,他執意留下我的電話號碼,他說他是做工程的,原來他是荊門人,日後我要是去荊門玩兒,他定會招待我。

我爽快地說好。

大約3天后的中午,我接到他的電話,他說他已回家,在電話裡再次對我表達謝意。

其實我從不覺得“善良”是可以選擇的,還需要判斷或選擇的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善良。

當然我並不是標榜自己有多麼完美。

“善良”是一種選擇,還是一種習慣?

不過這個社會,善人善舉有時並不會被感謝,反而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讓人們在施善舉前有所考慮,或者說是顧慮。

我覺得善良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是感同身受。

假如我是那個爺爺,在焦急的情況下,如果有人願意像我一樣給我佔座位,我也一定會對他感激不盡。

與其說善良是一種選擇,倒不如說那是一種習慣,一種善良的人從小養成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