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皇后”张新芳葬礼,曾和常香玉齐名,千人送别弟子含泪悼念!


图:张新芳(1927年-2006年8月1日 河南曲剧皇后,曲剧重要奠基人之一,国家一级演员。河南邓州人。十岁进邓县戏班学艺。攻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开封曲剧团副团长,河南省曲剧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河南分会副主席。

图:擅演剧目有《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等。《陈三两》已于早年拍成戏曲片,与当时常香玉大师的戏曲片《花木兰》齐名,享有中国“曲剧皇后”称号的张新芳,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嗓音洪亮,善于模仿,从7岁开始学唱戏,9岁便已在曲剧舞台上唱红。是她首先打破曲剧男扮女装的传统,开创女扮女角的先例,成为曲剧的第一个女演员;是她,与同行们一起,努力将曲剧发扬光大,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图:张新芳7岁学艺,8岁登台,9岁走红。在她70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以精湛的表演,优美动听的唱腔,丰富的艺术经验,演出了《陈三两》、《秦香莲》、《荆钗记》、《祥林嫂》等诸多家喻户晓的优秀剧目,塑造了陈三两、秦香莲、钱玉莲、祥林嫂等感人至深的舞台艺术形象。


图:她的演唱吐字清晰、刚健明亮、醇厚朴实,表演大方自如,情真意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剧张派艺术,她创造性地丰富了曲剧的表演手段,增强了曲剧的艺术表现力,拓展了曲剧的表现领域,以卓越的艺术实践为推动河南曲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张新芳在坚持演出的同时,把培养接班人当做自己最大的事,把带徒传艺当做自己毕生的职责。她对弟子的要求,严厉得近乎苛刻。她的家就是练功场地,学生随时来随时教。她为曲剧艺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很多是现在河南曲剧舞台上的佼佼者——省曲剧团的方素珍、刘青、张爱琴、尚小双,郑州市曲剧团的郭秋芳,洛阳市曲剧团的刘爱云,平顶山市曲剧团的魏贵荣。

图:张新芳说,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曲剧表演人才,是她这辈子感到最骄傲的事。她从来不希望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追悼会上,孔玉芳深切缅怀张新芳,她盛赞说,张新芳视艺术为生命,为曲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做派端庄大方,表演质朴无华,创立了“张派”声腔艺术。


图:而一向以口才著称的相声演员范军也早已哭成了泪人。一代宗师驾鹤去,往事只可成追忆。热爱张新芳和她的曲剧艺术的读者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去送送张老师,祝愿她一路平安。“慈于为人母,忠于为国家,一生献曲剧,乘风东来洒真情;下之穷黄泉,上之穷碧落,九歌招魂魄,驾鹤西去留挚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