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7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76.7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佈《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6年的76.5歲提高到76.7歲,嬰兒死亡率從7.5‰下降到6.8‰,孕產婦死亡率從19.9/10萬下降到19.6/10萬,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以下為原文:

2017年,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改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公共衛生、疾病防控、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逐步提升,生育服務管理、中醫藥等工作得到加強,綜合監督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從2016年到2017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76.5歲提高到76.7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9/10萬下降到19.6/10萬,嬰兒死亡率從7.5‰下降到6.8‰。

一、衛生資源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652個,鄉鎮衛生院36551個,診所和醫務室211572個,村衛生室632057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20444個。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57個,其中:省級31個、市(地)級412個、縣(區、縣級市)級2773個。衛生計生監督機構2992個,其中:省級31個、市(地)級395個、縣(區、縣級市)級2523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三)衛生人員總數。2017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174.9萬人,比上年增加57.6萬人(增長5.2%)。

2017年末衛生技術人員學歷結構:本科及以上佔34.0%,大專佔39.1%,中專佔25.1%,高中及以下佔1.8%;技術職務(聘) 結構:高級(主任及副主任級)佔7.8%、中級(主治及主管)佔20.5%、初級(師、士級)佔61.4%、待聘佔10.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四)衛生總費用。據初步推算,2017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51598.8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15517.3億元(佔30.1%),社會衛生支出21206.8億元(佔41.1%),個人衛生支出14874.8億元(佔28.8%)。人均衛生總費用3712.2元,衛生總費用佔GDP百分比為6.2%。(見表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二、醫療服務

(一)門診和住院量。2017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1.8億人次,比上年增加2.5億人次(增長3.2%)。2017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5.9次。

2017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達18.8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8億人次。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佔門診總量的23.0%,所佔比重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2017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24436萬人,比上年增加1708萬人(增長7.5%),年住院率為17.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五)血液保障。2017年,全年無償獻血人次數達到1459萬人次,採血量達到2478萬單位,較2016年分別增長4.2%和5.0%,千人口獻血率接近11。

三、基層衛生服務

2017年底,全國3.16萬個鄉鎮共設3.7萬個鄉鎮衛生院,床位129.2萬張,衛生人員136.0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5.1萬人)。與上年比較,鄉鎮衛生院減少244個(鄉鎮撤併後衛生院合併),床位增加6.8萬張,人員增加3.9萬人。2017年,每千農村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達1.35張,每千農村人口鄉鎮衛生院人員達1.42人。(見表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2017年村衛生室診療量達17.9億人次,比上年減少0.6億人次,平均每個村衛生室年診療量2831人次。

(二)社區衛生。2017年底,全國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652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14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5505個。與上年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22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增加9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43.7萬人,平均每個中心48人;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11.7萬人,平均每站5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3.3萬人,增長6.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017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45元提高至50元,健康素養促進和免費提供避孕藥具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項目內容從12類整合擴展至14類。

四、中醫藥服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2017年末,提供中醫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佔同類機構的98.2%,社區衛生服務站佔85.5%,鄉鎮衛生院佔96.0%,村衛生室佔66.4%。(見表1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五、病人醫藥費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病人醫藥費用。2017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費用117.0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9.1%,按可比價格上漲7.4%;人均住院費用3059.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6.5%,按可比價格上漲4.8%。(見表16) 2017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藥費(80.4元)佔68.7%,比上年(69.6%)下降0.9個百分點;人均住院藥費(1208.4元)佔39.5%,比上年(41.8%)下降2.3個百分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2017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費用66.5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5.6%,按可比價格上漲3.9%;人均住院費用1717.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6.2%,按可比價格上漲4.5%。日均住院費用272.0元。

2017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藥費(36.2元)佔54.4%,比上年(54.8%)下降0.4個百分點;人均住院藥費(725.2元)佔42.2%,比上年(44.0%)下降1.8個百分點。

六、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

(一)傳染病報告發病和死亡。2017年,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06.4萬例,死亡19642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佔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2.8%;報告死亡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艾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佔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8.8%。(見表17)

2017年,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22.1/10萬,死亡率為1.4/10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2017年,全國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96.7萬例,死亡154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佔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9.8%。報告死亡數較多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和其他感染性腹瀉病,佔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100%。(見表18)

2017年,全國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87.5/10萬,死亡率為0.01/10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二)血吸蟲病防治。2017年底,全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450個;達到消除、傳播阻斷、傳播控制的縣(市、區)分別為215個、153個、82個;年底現有病人3.8萬人,比上年減少1.7萬人。

(三)地方病防治。2017年底,全國克山病病區縣數328個,已消除、控制縣分別為236個、73個,現症慢型病人0.83萬人;大骨節病病區縣375個,已消除、控制縣分別為296個、53個,現症病人48.67萬人;碘缺乏危害縣數2787個,消除縣2612個。地方性氟中毒(飲水型)病區縣數1115個,病區村數75287個,控制縣為634個,氟斑牙病人1410.7萬人,氟骨症病人111.4萬人;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汙染型)病區縣為172個,已消除、控制縣分別為87個、65個,氟斑牙病人1382.4萬人,氟骨症病人173.7萬人。

(四)職業病報告情況。2017年,全國共報告各類職業病新病例26756例。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22790例,其中職業性塵肺病22701例;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608例;職業性化學中毒1021例,其中急、慢性職業中毒分別為295例和726例;職業性傳染病673例;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399例;職業性腫瘤85例;職業性皮膚病83例;職業性眼病70例;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5例;其他職業病12例。

七、婦幼衛生

(一)婦幼保健。2017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6.5%,產後訪視率94.0%。與上年比較,產前檢查率和產後訪視率有所下降。2017年住院分娩率為99.9%(市99.96%,縣99.7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市提高0.01個百分點,縣提高0.13 個百分點)。

2017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1.1%,與上年基本一致;產婦系統管理率達89.6%,比上年降低2.0個百分點。(見表19)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據婦幼衛生監測,2017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9.1‰,其中:城市4.8‰, 農村10.9‰;嬰兒死亡率6.8‰,其中:城市4.1‰,農村7.9‰。與上年相比,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見表20)

(三)孕產婦死亡率。據婦幼衛生監測,2017年,孕產婦死亡率為19.6/10萬,其中:城市16.6/10萬,農村21.1/10萬。與上年相比,孕產婦死亡率有所下降(見表20)。城市孕產婦主要死因構成:產科出血佔30.3%、羊水栓塞佔11.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佔5.6%、合併心臟病佔10.1%;農村孕產婦主要死因構成:產科出血佔27.9%、羊水栓塞佔15.0%、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佔12.4%、合併心臟病佔8.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八、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

(一)擴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範圍。根據各省(區、市)及新疆建設兵團報告(下同),截至2017年底,全國設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2808個,對26類14萬份樣品進行監測,獲得監測數據340萬個;在9780個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監測點,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試點工作。

(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2017年,全國公共場所衛生被監督單位115.6萬個,從業人員631.3萬人。對公共場所進行監督檢查192.1萬戶次,依法查處案件60227件。

(三)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2017年,全國生活飲用水衛生(供水)被監督單位7.1萬個,直接從事供、管水人員41.7萬人。對生活飲用水衛生(供水)監督檢查12.9萬戶次。全國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被監督單位5147個,從業人員11.2萬人。對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進行監督檢查5934戶次。依法查處生活飲用水和涉及飲用水安全產品案件4991件。

(四)消毒產品和餐具飲具集中消毒衛生監督。2017年,全國消毒產品被監督單位5021個,從業人員78195人。消毒產品監督檢查40286戶次,抽檢5031件,合格率為96.9%。依法查處案件1922件。2017年,全國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4611個,從業人員4.6萬人。監督檢查10039戶次,依法查處案件919件。

(五)學校衛生監督。2017年,全國被監督學校19.8萬所,監督檢查31.3萬戶次,查處案件4338件。

(六)職業病防治機構和放射診療衛生監督。2017年,全國共有職業健康檢查機構 2754個、職業病診斷機構478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 345個,依法查處案件125件,其中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124件。全國放射診療被監督單位54880個,依法查處案件4101件。

(七)醫療衛生、血液安全和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2017年,依法對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作出衛生行政處罰 33244件。行政處罰無證行醫16160件。依法對血液安全作出行政處罰 94件。依法查處傳染病防治案件33510件,其中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33498件。

(八)計劃生育監督。2017年,全國開展計劃生育和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的被監督單位13690個,其中累計監督檢查16757戶次(單位),依法查處案件828件。

九、計劃生育

(一)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政策效應逐步釋放。2017年全國住院分娩活產數為1758萬,二孩佔比為51%。

(二)全面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培育和建設流動人口健康促進示範企業、學校共308個,不斷提高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全國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覆蓋率保持在87%以上。

(三)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政策。2017年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三項制度”共投入資金158.5億元,比上年增加17.5億元;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受益1204.7萬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受益112.2萬人,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受益2.3萬戶。(見表2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註解:

(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街道衛生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醫務室)。

(5)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包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科疾病防治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健康教育機構、急救中心(站)、採供血機構、衛生計生監督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

(6)政府辦指衛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兵團等行政部門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

(8)衛生人員包括衛生技術人員、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其他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勤技能人員。按在崗職工數統計,包括在編、合同制、返聘和臨聘半年以上人員。

(11)註冊護士指取得註冊護士證書且實際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不含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但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