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物也有天价?赝品也有春天?

收藏已经成为文化、经济投资的新热点,“全民收藏热”之下,赝品市场则“春风吹又生”。一起回忆一下国内收藏史上的那些天价假文物事件

假文物也有天价?赝品也有春天?

北魏陶俑事件

1994年的某天,潘家园市场出现一批北魏的陶俑,这些陶俑形态从未现世。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北魏时期的珍贵文物,而且很可能是前段时间在河南被盗掘的北魏大墓陪葬品。于是,专家们申请专款抢救性收购市场上的“北魏珍贵陶俑”。

没想到类似的文物竟然在文玩市场不断出现,专家们突然感觉不对劲了,国家专案组调查发现:这些文物为赝品,是河南洛阳的高水旺做的。

原来“河南北魏大墓被盗”的消息是卖陶俑的人放出的,他们是从高水旺手中买的货,然后去市场倒卖。一个卖主说:“蒙专家太容易了,只要掌握好胎、型、釉、工、旧的诀窍。过检测关也不难,让陶俑坐坐飞机就行了。”实验表明,X线照射陶瓷的时候,每一秒都会把陶瓷釉面的老化程度提早200年左右。

假文物也有天价?赝品也有春天?

估价24亿的“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金缕和玉片缕结成的入殓服。汉代皇帝和部分近臣在入殓时都会穿金缕玉衣,按照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缕和铜缕三种。

2011年9月,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被查明。谢根荣由于资金借贷困难而伪造了两件“金缕玉衣”,然后出钱让原故宫博物院的5位专家为他的玉衣估出了天价,然后他凭借这天价玉衣取得了银行的信任,不但为他之前的6.6亿借贷做担保,还为他提供资金4.5亿。身为国家级的权威专家,担负着大家的信任,却被谢根荣收买,真是不可思议。

假文物也有天价?赝品也有春天?

宋瓷门事件

丁仰振,安徽淮北人,早年经营建筑业,后来开始收藏,把所有积蓄都变成一堆古董,只等待时机就出手。他曾花了1600元,买入一个“从古运河挖出来的”长沙窑大执壶,在2004年央视赛宝大会上,故宫博物院4位专家一致认为这“壶王”是赝品。丁仰振却坚决表示“壶王”是真品。

2005年秋,杭州大规模扩建南宋官窑博物馆,向社会广泛征集藏品,丁仰振捐赠了600多件文物,大部分是宋瓷,其中也包括“壶王”。当时,博物馆召集4位文物专家对这批文物进行认证。出人意料的是,专家们一致认定,“壶王”是难得的珍品,建议推一级品。丁仰振的“壶王”已在馆内公开展出,可关于壶王的真假之争却一直在继续。

假文物也有天价?赝品也有春天?

“不打假”成潜规则

部分专家认为,收藏界没必要打假,真正意义上,赝品其实是指那些制作精良的收藏品,如宋仿周汉时期的赝品,在前代它是仿品,在当代呢就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要是在未来就是古董了。这造假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比如前文所说的“北魏陶俑”,专门针对鉴定真品的那些标准来造假,以至于专业人士都难辨真假,咱们普通收藏者就更别提鉴定真伪了。

专家提倡,收藏爱好者应持有“过眼即拥有”的良好心态,买到赝品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关注古今艺事,品艺术生活

假文物也有天价?赝品也有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