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明代黑太湖石《洞天岫》,成交价:264.7 万港元

成交于2008 年 4 月由香港苏富比推出、台湾著名藏家黄玄龙提供的 “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元代灵璧石《玉山璞》,成交价:384.75 万人民币

石背有元代文人顾阿瑛和清代书画家王时敏题款。成交于2008 年 4 月香港苏富比“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创当时赏石拍卖纪录。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清• 英石供(高 71cm),成交价:184 万港元

成交于2014 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会“聚—— 当代文人艺术”专场。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桥虹迭翠》(及其画石作品),宋至清祁连石,成交价:364 万港元

成交于2014香港苏富比春拍 “聚——当代文人艺术”专场,此石为该专场的“标王”。

《桥虹迭翠》曾在 1986 年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展示过,收录于《文玩萃珍》一书,可谓出处不凡。其造型是过桥式,所谓“桥虹”也就是拱桥之意,这在古代赏石中颇不多见,形成难度较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样式。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清代汉白玉刻卷草纹石座连太湖石立峰,成交价:494.5 万人民币

成交于西泠印社 2014 年秋季拍卖会“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

创当时赏石拍卖的最高纪录。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石梁烟雨》清代红木嵌云石(大理石)落地大屏,成交价: 178.25 万人民币

成交于中国嘉德 2015 秋季拍卖会“逸庐——古器雅集” 专场。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宋钱士升铭片云石《壬寅三秋息园主人》款,成交价:272万港元

成交于201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奇——当代文人艺术”专场。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宋英石《天柱峰》,成交价:356.5万人民币

成交于2015年6月北京保利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明清《逸云峰》英石供连刘丹《逸云藏石》轴二幅(2004年作)成交价:428万港元

成交于201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奇——当代文人艺术”专场。

此石(规格92*175.5cm)及刘丹二幅作品,在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会“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上,曾经以192.75万港元成交,7年后再拍,增值了122%。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太湖石立峰带三层座,成交价:575万人民币

成交于北京翰海2015春季拍卖会“养石斋-坐看云起”专场。

打破了古代赏石拍卖的世界纪录。

以上摘取的是10年来正规大型拍卖行、高价成交的、部分赏石拍卖。人们对赏石拍卖其实存在许多的误会,譬如:

赏石拍卖很稀少?

不少。

虽然无法跟古玩、珠宝等大板块相比,但观赏石也是挺活跃的,尤其近几年在一线拍卖行频繁露脸,高价案例也层出不穷。

所以说,观赏石上拍的机会,其实有很多。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赏石拍卖都是假的?

问题不少,但全假也有点妖魔化。

近年来拍卖行自己是越来越注意这个问题:有的开辟新石专场,有的通过特殊渠道取园林石,有的提出假石包换包赔方案。

不能说拍卖场上毫无风险,但相对早年显然有更多的自律因素。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拍卖场上都是天价?

也不尽然。

作为一个小众品种,谁会贸然就出大价钱?而且全球拍卖市场都较前几年显著缩水,各个拍卖行为了缓解危机,也在积极引入平价拍品,吸引大众富裕阶层。

所以论数量,真实付款的赏石拍品反倒是以几千、几万的居多,甚至有的比二级市场还划算。

拍卖场有捡漏机会?

这是对的。拍卖行有自己的征集途径,能看到一些世面上看不到的东西。

譬如下文中要介绍的齐白石的挚爱《金山银砖》,是齐白石的小女儿提供的,齐白石的山水画一度以它为师,著名的《借山图卷》就有它的影子。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齐白石铭“金山银砖”石摆件,成交价:36.8 万元,成交于2013 年匡时秋拍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意义,还有学术意义。当年成交价是 36万左右,比起动辄过百万的“名石”而言,这个价值简直小儿科。

说了若干误会,但人们对拍卖市场最大的误会,是以为拍卖能直接作用于实际市场,甚至能提振赏石界行情。

三级市场跟二级市场,虽说就差了一个数字,但客观来说,其实是两个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上亿的市场空间,说来说去就是几个老面孔。新兵很难挤入。

以上的身份,都是拍卖场上所能认可的身份。很遗憾的是,这些身份,全部都无法速成。它代表的是圈子与圈子的隔阂,甚至是阶层与阶层的壁垒。艺术品拍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炫耀,隔阂就是炫耀的必要。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关柏春的奇石微书作品《深圳十大观念》被《光明日报》整版刊登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关柏春“奇石微书”作品《逍遥游》,成交价:29.9万元,成交于2014年保利秋拍“艺术设计专场”

但这样的事件,太偶然,太特殊。是一个现象,无法成为一种趋势。

同样的,也不要抱怨为什么当代赏石不能上拍?

虽然2017年有一个 120 万的戈壁石组合《皮蛋豆腐》,但也不可能大规模延续。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天然玛瑙《皮蛋豆腐》,成交价:120.75万元

成交于2017中国嘉德春拍“文人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专场。

不是因为东西不好,只是它就像一瓶鲜花,看起来花团锦簇,却没有根,也没有土壤。

生根和育土都需要时间。古代赏石都孕育了上千年,才能挤占一点小小的空间,当代赏石又急什么呢?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也有人说:只要能拍卖就是好的,挤进不入流的小拍也光彩。可惜很遗憾,这两种拍卖行也是两个世界。

因为名牌拍卖行真正值钱的东西在于:它知道从哪里找到好卖家,也从哪里找到好买主。

而赢得这些卖家和买主的信赖,有时是需要从爷爷辈开始的世家信用。

10方石头,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但我们还是应该关注拍卖,学习翦凇阁、水松石山房等人对赏石的策划、解读方式。并且,试着争取上拍,哪怕只是一个较小的拍卖行,哪怕只有一块。没准这一块,就成了一块敲门砖呢?

毕竟,身份虽然无法速成,但人与人的交情似乎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