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20万,却为何打不过史思明的5万兵马?

微笑琳----


公元757年6月,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继位后的第二年,大唐帝国与回纥结成同盟,正式发起对安史叛军的反攻,仅一天时间就攻克被安史叛军所占据1年之久的长安城。随后又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把洛阳城也给收复。

在这种背景下,中原地区的唐军也开始全线反攻,河北地区的24个郡,有17个郡直接挂起大唐的旗帜。于是叛军纷纷投降,安禄山也在绝望之中被儿子安庆绪杀死。第二年9月,唐肃宗令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节度使共计20万大军围攻安庆绪,打算一举清剿安史叛军。

十月,唐军抵达安庆绪驻守的邺城,郭子仪最先发起进攻,他先派三千名弓箭手事先做好埋伏,接着指挥自己的部队佯装溃逃,叛军着急追赶他们,结果不小心落入郭子仪提前设好的陷阱,被打得惨败而归,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也被唐军俘获,安庆绪只好退守相州,并派出使者向屯兵范阳的史思明求救。

然而,史思明却直接将安庆绪派来的使者斩杀,同时上书朝廷,说自己愿意就此归降朝廷。肃宗得到报告后十分高兴,立即封史思明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他的七个儿子都被授予中央高级官员。接着,史思明在朝廷征召下,率领麾下共计13万大军倾巢出动,也来到相州围攻安庆绪。



到此为止,安史之乱似乎终于要走向结束。对于唐肃宗来说,他也必须要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布局。因为,安禄山自然是大唐的祸患,但郭子仪、李光弼等政府军也不可不防。事实上,在收复长安和洛阳后,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地位就已经高到不能再高,以至于唐肃宗都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封赏他们。

现在,安史之乱平定已经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唐肃宗自然不用再担心他们,但围攻安庆绪的这九路节度使的势力却日渐高涨,俨然已经成为比安禄山更可怕的潜在威胁。因为,这些政府军无论是从人数还是战斗力,都要远胜安史叛军,如果不提前构建好防范措施,就算剿灭安史叛军,也还会有王禄山、李禄山站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等到这场最后的相州围攻战时,唐肃宗为防止某个节度使借势做大,就没有设置元帅一职,而是让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各自为战,同时让太监鱼朝恩坐镇中军居中协调,并对他们进行节制。



唐肃宗的这种行为,自然让这些军方大佬非常不满意,因为现在叛军还没有被消灭,皇帝就用太监来压制军人;如果等叛军被消灭后,军人们还有活路吗?所以,等到鱼朝恩坐镇中军后,九个节度使开始各种抵触和不配合。

本来,这九个节度使之间就是相互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肯接受谁的命令,现在他们更有理由不去配合对方,因为他们的理由实在太充足,总而言之,鱼朝恩一个烂太监,懂什么军事?他让我配合某某节度使,完全就是瞎指挥。

在这种内斗、扯皮和相互推诿之中,大唐军队的战斗力,自然很难发挥出来,甚至内部还会使各种绊子。而与此同时,安庆绪将大燕皇帝的位置赠送给史思明,成功将史思明再次拉拢回来。于是,在史思明和安庆绪的合作下,很快将大唐军队打得大败而归。

据说,当时唐军死伤惨重,死亡的将士尸体被埋葬在相州城北一个南北斜长5里的大坑里,被人称之为“万人冢”。直到明代,这里还能看到“万人冢”的遗迹。这战过后,郭子仪则被唐肃宗解除兵权,闲赋在家;史思明则正式称帝,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立妻子辛氏为皇后,封儿子史朝义为怀王、周挚为宰相、李归仁为将军,改称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也变得遥遥无期。


我是赵帅锅


唐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唐军名将率领的九节度20万大军,在邺城为史思明所败,诸军皆溃,成为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哥舒翰灵宝之战后的又一次战略决战惨败。叛军重新势大,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丧失了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能力。邺城之战也成为唐朝后期100多年藩镇割据的前奏。

唐军在这次关键战役中的惨败,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组织围攻邺城时间过晚,让安庆绪恢复了实力,唐军围城久攻不下师老兵疲,二是唐军举国之兵缺乏统一指挥,三是安禄山叛乱起来特别是史思明再次叛乱后,唐军中的胡汉矛盾和对立在关键时刻严重影响了唐军战斗力。

(邺城之战形势图)

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随后史思明也投降归顺,被封归义王,安禄山叛乱看起来马上就要彻底平定了。刚刚从洛阳逃出的安庆绪手中实力很有限,但唐军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消灭安庆绪。安庆绪逃回邺城后收拢兵力,实力大大增强。一直到将近一年后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朝廷才组织大军讨伐安庆绪,随后在卫州大败安庆绪军,乾元元年(758)十月,唐朝大军开始围攻安庆绪的老巢邺城。

但安庆绪的实力已经得到很大恢复,在唐军围攻安庆绪的同时,史思明已经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唐军在攻城的同时时刻也面临着史思明援军來援的风险。攻打坚城的同时要防备强大的外部援军,军事上的形势相当不利。

从乾元元年(758)十月到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五个多月时间的攻城虽然让安庆绪处境相当困难,但最终也没有攻下邺城。唐军在攻城战中也损失很大,名将镇西节度使李嗣业战死。李嗣业是出身于安西的名将,曾经参与过怛罗斯之战,征战万里功勋卓著,安史之乱爆发后带领一部分安西军入援与叛军作战。

长期攻城不下,损失很大,唐军的士气也受到很大影响。

唐军这次讨伐安庆绪,基本动员了所有能参战的有战斗力部队,可谓举国之兵尽出。从军事上考虑,大军必须设置统一的统帅,令行禁止才能正常作战。但朝廷对举国之兵让一人掌握不放心,没有设置统帅,只让宦官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作为监军居中联络协调各军。一只缺乏统一指挥的大军,在战事关键时刻自然会爆发出战场上致命的种种问题。

唐军的九节度大军,最有战斗力的郭子仪的朔方军、李光弼的河东军、以及李嗣业的镇西北庭军,其中以郭子仪的朔方军最为重要。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各节度使大军,胡兵胡将已经占据很大比例,朔方军也是一只胡兵胡将在其中有重要地位的军队。

安禄山叛乱以及随后的史思明再次复叛,让很多人对军队中的胡人有很大负面看法,认为难以信任。在军队内部,这种思潮也有很大影响。唐军中此时有很大比例的胡兵胡将,胡汉矛盾自然也成一个很大的隐患。

乾元二年(759)三月初六,唐军在史思明在邺城北边大战。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等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鲁炅中流矢,未分胜负。

之后郭子仪部与史思明交战时,发生了严重的内讧事件。史思明再次叛乱时,朔方军内部的汉将牙前兵马使吴思礼发表言论:“思明果反,盖蕃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吴思礼的这种不信任胡将的言论大大得罪了朔方军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将仆固怀恩。与史思明激战时,仆固怀恩射杀吴思礼,声称吴思礼在战场战死。

仆固怀恩的行为,让朔方军内部陷入混乱,郭子仪本人也怀疑仆固怀恩准备叛乱投靠史思明。此时突狂风大作,吹沙拔木,天色也突变阴沉能见度很低。本来疑惧之下的朔方军溃逃而去,其余诸军随后也溃逃而去,唐军大败。

史思明随后处死安庆绪,成为新的叛军首领,随后洛阳再次被叛军占据,叛军声势不下于安禄山刚刚叛乱之时。

邺城惨败后,郭子仪也被朝廷解除兵权,长期在长安闲居。直到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时才再次被启用。


仁勇校尉


这场战打的很诡异,郭子仪还没有来得及布阵,结果狂风忽至,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瞬间天地间一片灰暗,然后双方撤军,唐军这边各回各地,各找各妈;叛军这边,史思明带领部队进了邺城,顺便杀死了安庆绪自立。从表面看来,号称60万的唐军就是因为这诡异的大风败给史思明的5万大军的,但实际上,唐军的失败并非偶然。

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王思礼、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董秦)共九位节度使和一个兵马使率兵20万攻打安庆绪部。唐军在十月攻下了卫州,杀死了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又在邺城附近斩杀叛军3万多人,可以说,在最开始,唐军还是很给力的。但是,后来安庆绪退到邺城,郭子仪和李光弼下令围城并且引水灌城,安庆绪不得不派薛嵩(薛仁贵的孙子)去找史思明搬救兵,为了说动史思明出兵相救,安庆绪答应让位于史思明。于是史思明就带着13万兵马从范阳出发来救援安庆绪。

史思明并没有直接对唐军开战,而是先在十二月攻下了魏州,然后在魏州按兵不动,一直等到二月才进军邺城,当时唐军已经包围邺城四个月之久,军队疲惫,士气不振。三月,双方开战,李、王、许、鲁最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伤亡情况差不多,后来郭子仪领兵赶来,还没有来得及布阵,就来了一折大风,然后双方惊惧撤军,只是唐军这边节度使们大多直接回了治所,而史思明却集结部队开进邺城,杀死了安庆绪等,顺便接收了安庆绪的势力。唐军就这么败了,败得莫名其妙,又败得理所当然。

下面四姑娘就来分析唐军失败的原因:

首先,唐肃宗给了叛军重整旗鼓的时间。756年,李亨登基为帝,九月就开始派李豫、郭子仪等讨伐叛军,一直到第二年的十月,安庆绪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兵逃回了相州,而安禄山早已经被自己这个儿子杀死了。当时的大唐已经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如果继续追击安庆绪,应该很快就能平定叛乱。但是这个时候的唐肃宗却停了下来,他没有时间管叛军的事情,迎回太上皇李隆基以及巩固自己的权力才是首要的任务,所以一直等到一年后的九月才又讨伐安庆绪,而这个时候的安庆绪实力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投了唐朝的史思明也已经重新作乱了。

其次,唐肃宗不设元帅。以郭子仪和李光弼为首的九个节度使外加一个兵马使率20万大军讨伐叛军,后来更是又大范围增兵,但就是这样规模的作战,唐肃宗却没有设置元帅,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两唐书中记载唐肃宗不设元帅的理由竟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功勋差不多,让谁来做都很难统帅大军,先不说这个理由牵强不牵强,更要命的是,唐肃宗竟让太监鱼朝恩做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成了实际的“元帅”,让一个外行来干涉内行打仗。在759年的正月,李光弼就建议分兵进攻在魏州观望的史思明,结果鱼朝恩就是不肯,硬是又等了两个月,等着史思明寻找到合适的战机来了。

再次,错失战机。正如上文所说,鱼朝恩拒绝了李光弼的建议,还是让大军继续围困邺城,邺城久攻不下,士兵们早已经疲乏了,哪里还有什么士气,军心不稳,骚动不断。而且,史思明在二月准备进攻唐军的时候,已经派人截断了唐军的粮道,没有粮食,这仗注定打不长久。

综上,在一阵大风之后,大唐的节度使们撤军直接撤回了治所,而史思明成了最大的赢家。战后,鱼朝恩在唐肃宗面前诬陷此战失败全拜郭子仪所赐。然后郭子仪就被召回京师,兵权被夺。


萧晓四姑娘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兴筑高台,自称大圣燕王,虽尚未称帝,但已表明他准备取安庆绪而代之了。攻克魏州后,史思明狡猾地逡巡观望,不再进兵,只派部将李归仁率1万步骑兵进驻距相州城30里的滏阳(今河北省磁县),对安庆绪遥作声援,准备坐山观虎斗。 李光弼见史思明攻下魏州后逗留不进,于是向监军鱼朝恩建议道:“史思明按兵不动,是在等我军懈怠、疏于防备,到时他再率精兵突袭。我军应分兵两路:我自率军与朔方军(郭子仪部)围逼魏县,向其挑战,史思明对嘉山之败心有余悸,定然不敢出兵;留下的七路大军足以围困相州城。如此僵持下去,日子一久,相州城必被攻克。若安庆绪一死,史思明便无驱使部众之名,军心必然动摇。”但鱼朝恩认为唐军兵多,攻克相州城不在话下,根本不听李光弼之言,各节度使亦互相推诿,态度模棱两可。俗话说“蛇无头不走”,由于无人统一指挥调遣,唐军各自为战,只是继续围困相州城。

事实上,相州城根本没有鱼朝恩想的那么好攻。唐军从乾元元年冬围困至乾元二年春,长达半年,各部唐军是互相观望,屡攻不下。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不忿,亲自引兵攻城,不料中流箭受伤,不得已躺在营中休养。夜间,他听到外面金鼓齐鸣,以为与叛军交战,遂从病榻上一跃而起,大喊杀敌,以致箭创崩裂而死。肃宗听闻伤痛不已,追赠李嗣业为武威郡王,谥号“忠勇”。

郭子仪等部见久战无功,遂加紧围城,筑造营垒两层,挖壕沟三道,将相州城围得密不透风;并堵截漳水,使其倒灌入城,城中井水皆从井口溢出,城内房屋全都被淹,叛军军只得搭起木架住在上面,形势可谓危如累卵

狡猾的史思明终于有了行动,见唐军久攻不下,就亲率大军从魏州来援,直指相州城。他不与唐军直接接战,而是命各将领在距相州城50里处扎营,每营配战鼓300个,不断擂动,虚张声势震慑唐军。史思明又命令每营选出500精锐骑兵,每日前往城下劫掠骚扰,一旦唐军出击他们就四散而逃,各回本营,骚扰之下,唐军士气消沉,疲惫不堪。

三月初六,史思明认为决战时刻已到,此时,号称60万的唐军步骑兵在流经相州城之北的安阳河(今洹水)北岸布阵,史思明亲率5万精锐迎战,双方激战多时,死伤略等。激战之中,淮西节度使鲁炅被流箭射中,率军退走。郭子仪正在其后,受到败兵冲击还来不及结阵接替,突然一阵大风刮来,飞沙走石,不见天光。双方惊恐不已,尽皆崩溃:唐军向南逃命,燕军则向北狂奔。抛弃的铠甲、武器、辎重随意堆在路上,无人拾取。郭子仪率兵拆毁河阳桥,退保洛阳,原来的1万匹战马只剩下了3000匹,10万件铠甲武器几乎全部丧失。

洛阳百姓听说60万唐军顷刻间星离云散,大为惊恐。人们争相逃亡,奔入山谷之中躲避,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洛阳留守长官崔圆和河南尹苏震则一口气逃到了襄州(襄阳郡)和邓州(治今河南省邓州市)。各镇节度使经此大败,分别退回各自辖地,溃败士卒如同土匪,沿途烧杀抢掠,连地方官都不能制止,只有李光弼与王思礼两部军纪严明,缓缓而退,实力丝毫未损。


征服者帖木儿


756年李亨登基为帝,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同年9月和10月,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史思明投降被封归义王,安庆绪从洛阳逃亡邺城,如果继续追杀安庆绪,很快就能平定叛乱,但唐肃宗此时将迎回太上皇李隆基以及巩固自己的权力视为第一要务。

758年9月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和一个兵马使率兵20万攻打安庆绪部,10月唐军攻下了卫州,杀死安禄山之子安庆和,安庆绪退到邺城,郭子仪下令围城并且引水灌城,安庆绪率军抵抗,连连损兵折将,无力再战,只好龟缩邺城固守;安庆绪以‘禅让皇位’为条件向归顺朝廷也就半年又叛反的史思明求援,史思明当即便派出人马前去救援,但却只让援军屯扎于滏阳观望,援而不救,遥为声势而已。

唐军这次讨伐安庆绪,可谓举国之兵尽出,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庞杂的军队,必须任命一位功高望著的将军统筹全局、指挥作战,可唐肃宗认为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资历相当,功高而震主、朝廷失去掌控,所以唐肃宗没有设置元帅,更要命的是,唐肃宗竟让太监鱼朝恩做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成了实际的“元帅”,让外行领导内行,九大节度使平起平坐,谁也没有资格指挥谁,为后来的惨败埋下巨大隐患。

唐军围城已长达半年,粮草短缺,前线将士半饥半饱,士气低落,没有统一元帅主事,九路大军各自为政,‘神通大将’李嗣业见诸大将皆观望不战,便独自披坚执锐率部出战,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李嗣业的意外身亡,官军将士陷入悲痛之中,同时也影响了士气。

史思明毕竟是沙场宿将,他抓住了官军乏粮、骄怠、无帅的症结,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游击精骑袭扰官军后方,纵火焚毁粮草輜重,加重官军粮荒,乱其军心;见计谋得逞,史思明便率军逼近邺城,下战书,与郭子仪等约3月初六会战。

唐军以郭子仪的朔方军最为重要,其中胡兵胡将占据很大比例,安禄山叛乱以及随后的史思明再次复叛,让很多人对军队中的胡人有很大负面看法,胡汉矛盾尖锐突出,成为很大隐患。

759年3月初六,唐军与史思明在邺城北边大战。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等部先与史思明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鲁炅中流矢,未分胜负。

郭子仪部与史思明交战时,汉将吴思礼一通不信任胡将的言论大大得罪了朔方军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将仆固怀恩,与史思明激战时,仆固怀恩射杀吴思礼,声称吴思礼在战场战死。仆固怀恩的行为,让朔方军内部陷入混乱,郭子仪本人也怀疑仆固怀恩准备叛乱投靠史思明。

就在这节骨眼上,赶巧狂风骤起,霎时间吹沙拔树,天昏地暗,咫尺难辨敌我,酣战中的两军将士皆大为惊恐,吓得转过身子撒腿就逃。官军向南溃退,叛军向北溃逃,各军皆将双方的溃退误以为是己方的败溃,于是九大节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结果官军就真的变成了全军大溃逃。

邺城惨败后,鱼朝恩在唐肃宗面前诬陷此战失败全拜郭子仪所赐,郭子仪兵权被夺,直到763年吐蕃入侵时才再次被启用。

史思明挟‘大胜’之威,杀掉安庆绪,回军范阳。四月中旬,史思明于范阳自称‘应天皇帝’,国号大燕;接续安禄山继续祸乱大唐,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丧失了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能力,邺城之战也成为唐朝后期100多年藩镇割据的前奏。


美丽青春您真痘


我们先要知道安史之乱是在唐玄宗末年是唐代宗初年(755年-763年)由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因此,这次事情也叫安史之乱,虽然,最终给平定,但是历经七年的战争,给中国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严重的影响,安史之乱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而这一场战争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大唐盛世一去不回。



我们在来说安史之乱的原因,主要是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虽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空前发达,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是,这个时候,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均田制破坏而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以及唐朝统治阶级的腐化导致人民负担加重要老百姓进入水生火热之中,加之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民族之间矛盾、中央地方之间矛盾等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我们来说说758年唐肃宗命令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率领20万大军进攻安庆绪,开始唐军的攻势还是很猛的,攻下卫州,迫使安庆绪退到邺城,这一切的顺利预视着唐军可能很快就有击败安庆绪,在郭子仪下令围城及水灌邺城,导致其连连损兵折将,无力再战,没办法只能坚守邺城,没办法只能派出了人马去找史思明救援,虽然,史思明率军打败了唐军,但是,其援而不救,在等待时机。

我们来说说这一战唐军派出的军队,其实,可以说虽然声势浩大,但是,鱼龙混杂,可以说这样的军队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挥官,肯定对后期的战斗产生影响,这一战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大将领衔,没有一个真正的元帅,而太监鱼朝恩来担任监军,更导致各大节度使谁也不服谁,为之后战争埋下了隐患。

虽然,其十二月攻下卫州,但是一直等待到隔年二月出战,而这一导致了经过几月围城的唐军,军队疲惫,士气不振,而史思明一直在等待机会,就在这个时候他出兵,胜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他选择了出兵。

严重的内讧,导致了唐军内部谁也不服谁,虽然,唐军刚开战的时候双方伤亡差不多,但是,后来郭子仪和史思明交战的时候,唐军的内部矛盾爆发,汉胡之间将领的争吵,导致了了军心不稳,在加上在开展时候,来了一场大风,导致敌我难辨,导致双方互不相似,最终就九大节度使,各自率部逃跑,最终,导致官军战败。

这一战后,太监鱼朝恩将惨败的罪责全部诬陷郭子仪,导致郭子仪给夺走兵权,直到后来吐蕃入侵后才再次启用。



这一战的战败分析为这几个原因

第一、未确定指挥权,导致九节度使谁也不服谁,虽然,此战声势浩大,并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名将领衔,没有一个真正的元帅,而太监鱼朝恩一个门外汉来担任监军,更导致各大节度使谁也不服谁,为之后战败埋下了隐患。

第二、未把握战机,李光弼建议过分兵围攻魏州史思明,但是,鱼朝恩未同意,硬是要大军继续围困邺城,导致大军疲惫,以及没什么士气,军心不稳,再加上粮道给断,到导致这战必败。

第三、未在适合时间叛军致命一击,唐军在收复长安后,未及时追击安庆绪,导致其有了足够时间恢复,到后来,在进攻安庆绪那个时候他已经恢复了实力,史思明也开始重新和唐军作战。

这一战战败后,导致了唐军没有了继续平定叛军的能力,也导致为患唐朝一百多年的藩镇作乱的开始。


莫地方


蒋介石为什么会输到解放战争,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蒋介石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过中国!蒋介石的政权内部派系林立,各大派系之间又互相立小山头,谁也不服谁,最终导致的结果,一旦爆发全面战争,蒋介石的军队会将过半的经历损失于内耗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解放战争期间,很多的国民党军队互相之间都不救援,这种奇葩的情况会出现,政权都面临即将颠覆的命运,自己的生死在前方犹未可知,就在这个时候还想着把自己的队友给弄死的这种将领,你是没有办法想象这样的时代,但是这确实发生过,而且我们所要讲的这次的故事的主角郭子仪率领的20万唐朝军队也是问题所在。

安史之乱所持续的时间很长,这一点让人感到很意外,因为在安禄山死了以后,事实上安史叛军内部派系林立,十分混乱,此时唐朝军队又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鼓作气,那当然按时,叛军没有办法,无力回天,这是事实。可是就是这样,大唐王朝仍然给了安禄山和他的叛军一点儿机会。

此时,安史叛军内部,安庆绪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然后夺得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位置,但是这个时候,郭子仪率领的唐朝军队连战连捷,打到了安庆绪的城门之下,20万唐王朝军队面临的几万叛军,怎么着也是手拿把攥的事情,这个时候你是子孙,尤其是唐玄宗的那俩儿子,又开始给安史叛军送大礼。

20万军队确实军队很多,但是派系复杂,号称有九路大军,九六大军,咱先不论这久路大军名头有多么响亮,光着指挥权的问题就乱得足够让当时的前线指挥部头疼不已。一般来讲,遇到这种情况,派遣一个德高望重的,而且跟个大派系都有关系的,能够有能力的将领过来指挥,这是最好的事情,所以大家就说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个人能力强,服役的时间长,而且在朝内很高的威望,让这两个人的其中之一来当前线的指挥官,这是最好的结局,但是李姓子孙这个时候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安史之乱名义上是一次背叛,但是事实上对于各大军阀来讲,这是一次刷功劳和抢领土的最好的时机,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各地的军阀迅速做大的这种情况,所以理性子孙觉得这个时候不能够让这些将领去杀功劳了,应该派一个属于中央派系的人过去监管一下这些人,并且把这次最大的功劳攥在自己的手里面。

那也太了一个太监叫鱼朝恩,过去作为这次名义上面的总指挥官,有这个人做总指挥官,一旦安史叛军彻底被剿灭了,最大的功劳肯定是这个太监了。

但是这个太监却把这一次行动看成是一次捞钱的行动,没错,地方派系给你用,他们要全力,中央派系过来,他们要钱,就这么一个奇葩的王朝,你说能不衰败吗?就这么着,这个太监开始猜忌他身边的一些重要将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人就是郭子仪,结果郭子仪,当然他一生可以说活了很长时间,在朝中的威望很高,但是跟他明事理,懂进退是有很大关系地面对这种情况,很显然,大唐王朝军对手握胜券也不需要自己出来指挥了,赶紧明哲保身,自己就退了。他这一退不要紧,他一退,李光弼也跟着想退,为什么?郭子仪替大唐王朝做了那么多的。功劳,而且是中央派系的,结果被人猜忌到这份地步,那他一个地方派系的手握实权的将领,怎么可能不受中央的猜忌呢?所以李光弼也想退。这个太监这么一东折腾,手底下的人一下子开始离心离德了。

不在这个时候,由于前线指挥出现紊乱,此时有些人不听命令,擅自行动,结果单方面的被敌人给你呀,安史叛军从局部获得了胜利,并且利用这一次胜利大肆的打击大唐王朝军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军队内部的矛盾进一步的加剧。

大家都知道,整个大唐王朝真正属于李姓子孙的军队,是郭子仪率领的中央军,但是中央军内部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或者是作为先锋部队,作为整个军队的剑尖的,是朔方军,朔方军是一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一支部队,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有人又开始犯糊涂了!不仅开始猜忌,而且甚至于直接出手辱骂朔方军的军事将领。

你说这批人,仗还没打完呢,就开始想着如何抢功劳的事情,而且开始清理自己内部的事情。那历史上面死于这种毛病的军队还少吗?恰巧在这个时候主事的人,或者说管理军队的人又不是郭子仪和李光弼,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死太监!军队内部的混乱,士气的低迷可见一斑。就在这个时候,安史叛军由于被逼到了绝路,此时也没办法输死一搏,所以大家也就紧紧的抱在一起,抱团儿取暖。

一边儿是已经丧失了军心,而且没有任何指挥可言的20万杂兵,另一方面是几万士气正盛,而且哀兵必胜的叛军,战争的结果相信不用再接着说下去了。

挑战结束以后,郭子仪被解除掉均值,这进一步的伤害了军队对于大唐王朝的信任。很多人都说大唐王朝的衰败始于设置节度使,但事实上大唐王朝自己对于军人的不信任,和对军队内部降临所做的种种事情,也是这些军队最后抛弃大唐王朝的真正原因,虽然安史之乱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大唐王朝想要恢复以前的盛况,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漩涡鸣人yy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唐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反,爆发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叛军势头甚猛,官军几无招架之力,东京洛阳失陷。翌年正月初一,安禄山于洛阳僭称大燕雄武皇帝,国号‘燕’。整好一年,安庆绪弑杀‘父皇’安禄山,自己当上了燕帝。然犬子根本不具备虎父的雄才,没多久便丢失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安庆绪率领残兵退守邺郡(今河南安阳市)。留守叛军大本营范阳(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叛军悍将、范阳节度使史思明见风使舵,举地率部归降了朝廷,朝廷授其范阳节度使,封归义郡王,仍镇范阳。

趁着安庆绪势蹙,朝廷组织大军攻伐,意图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平定叛乱。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肃宗诏令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两位中兴大将率领大军二十万征讨安庆绪;再加上后来陆续增援的部队,官军合起来有六十万之众。按理说,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庞杂的军队,朝廷本应任命一位号令三军的统帅以统筹全局、指挥作战,而统帅也只能是由功高望著的郭子仪或者李光弼担任。可由于唐肃宗认为郭、李二将皆为中兴元勋,地位、爵位、军功、名望相当,难相统属,故不便设置统帅。更重要的是,唐肃宗担心二位大将功大无可赏(此时二位皆已位列三公,正一品;郭为司空、中书令、爵代国公,李为司徒、侍中、爵蓟国公),功高而震主;同时也担心二人择一为帅,为帅者风头过盛,朝廷掌控失去制衡,易出麻烦,故宁可冒着兵家之大忌的风险,也不肯不敢设统帅,而是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凌驾于众大将之上。故而庞杂的官军并没有一位真正号令三军的主帅,九大节度使平起平坐,谁也没有资格指挥谁,谁也不负战役胜负的责任,为后来的惨败埋下巨大隐患。

安庆绪率军抵抗,连连损兵折将,无力再战,只好龟缩邺城固守;同时遣使持厚礼书信赶往范阳,向史思明求援,并情愿‘禅让皇位’于他。史思明归顺朝廷也就半年又刚刚叛反,此时他已拥有十三万兵马,实力雄厚。他见安庆绪甘愿以让出‘皇位’为酬谢求援,自是大喜,当即便派出一万三千兵马前去救援,但却只让援军屯扎于滏阳(今河北磁县)观望,援而不救,遥为声势而已。

官军将邺城铁桶般围困起来,修筑了两重城垒,深挖了三道堑壕,并堵塞漳河之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安庆绪插翅难逃了。看看安庆绪被拖耗得差不多了,史思明遂于十二月自范阳起兵南下,年底攻破魏州(今河北大名府东北)。转年正月初一,史思明于魏州僭称‘大圣燕王’。二月中下旬,史思明率领大军开向邺城赴援。他命诸将远离邺城五十里各自扎下大营,自率大军屯扎于距离邺城西南四十五里的安阳城,伺机出战。

转眼间官军围困邺城已经半年了。由于官军围城旷日持久,官兵也被耗得没了精气神儿,早已倦怠松懈。六十万官军人吃马嚼的,粮草耗费巨大,后勤保证跟不上,因而军营粮草短缺,前线将士半饥半饱地硬挺着,弄得士气也很低落。由于官军人多势众,长围困城,呈主动态势,故将士皆产生了麻痹骄傲的轻敌心理。更要命的是,由于官军没有号令三军的统帅,九大节度使只能是各顾各,六十万大军分散为九大块,没能形成拳头。

由于官军没有大帅主事,九路大军互相观望,久围而不战,结果空耗得师老气竭,没了斗志。北庭节度使李嗣业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威名震敌胆,人称‘神通大将’。李嗣业见诸大将皆观望不战,便独自披坚执锐率部出战。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李将军被流矢射中,回营疗养;忽闻营外金鼓震天响,知有大战,遂奋然而起欲战,谁知创口崩裂,流血数升而殒命。猛将李嗣业的意外身亡,官军将士陷入悲痛中,同时也影响了士气。

史思明毕竟是沙场宿将,精通韬略善算计。他抓住了官军师老、乏粮、骄怠、无帅的四大症结,开始对症下药了。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游击精骑袭扰官军后方,纵火焚毁粮草輜重,加重官军粮荒,乱其军心;见计谋得逞,史思明便率军逼近邺城,下战书,与郭子仪等约期会战。

三月初六日,是双方约定大会战的日子。六十万官军在邺城北四里的安阳河(即洹水)北岸列开阵势待敌,史思明率领五万精兵出战。托大的官军将士果真未拿这点儿兵马当回事,还以为是叛军的游动部队呢,因而并没有作出交战的准备。史思明利用官军的麻痹轻敌,突然挥军发起进攻,径冲官军的前阵。前军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淮西襄阳节度使鲁炅、关内潞州节度使王思礼、汴滑节度使许叔冀四大将立马挥师迎战。

激战多时,双方杀伤相当,谁也没能占得上风,呈势均力敌态势。混战中,鲁炅不幸被流矢射中,负了重伤。其部众见主将受伤,不免有些慌乱退却。鲁部阵后负责接应的是郭子仪的部队,而这个‘二梯队’竟然还没能来得及排兵布阵,再经退却的鲁军一冲挤,就更加没了阵型,将士也跟着慌乱起来。就在这节骨眼上,赶巧狂风骤起,霎时间吹沙拔树,天昏地暗,咫尺难辨敌我,这仗还怎么打?酣战中的两军将士皆大为惊恐,嗷的一声,吓得转过身子撒腿就逃。官军向南溃退,叛军向北溃逃,甲仗輜重扔得塞满道路。而庞杂的官军由于没有统帅,导致号令不一,各军皆将双方的溃退误以为是己方的败溃,于是九大节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结果官军就真的变成了全军大溃逃。

安阳之战官军折损惨重,万匹战马仅存三千,甲仗损失十万;唯有李光弼、王思礼二将临危不乱,整勒部队全军而还。双方本是打个平手,可由于大将负伤、风云突变等原因,官军稀里糊涂地渡河南撤,史思明‘大获全胜’,真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而唐肃宗只能是窝囊地吞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了。

官军全线崩溃,郭子仪被迫切断要塞河阳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孟州市西南黄河上),派兵防守洛阳的外围重镇河阳(今河南孟州市西),自己退保东京洛阳。

待风息天朗,史思明探知官军大溃退,赶忙撒出军队打扫战场,获得大量战利品。史思明挟‘大胜’之威,杀掉安庆绪,回军范阳。四月中旬,史思明于范阳自称‘应天皇帝’,国号大燕;接续安禄山继续祸乱大唐。

安阳一役,六十万官军对阵十三万叛军,九大节度使也多为名将、猛将,史思明又屡屡是郭子仪、李光弼手下败将;无论是兵力对比,还是大将素质,官军皆占尽优势,完胜应该毫无悬念。可由于朝廷措置失当,未设讨伐军统帅,致使前线官军出现了无帅、师老、乏粮、骄怠的现象,并最终导致不应有的全线崩溃。安阳之战败延缓了朝廷平叛进程。此役过后,官军处于被动防守状态,而史思明则趁势坐大,称帝建国,与大唐分庭抗礼,使安禄山之乱演变为安史之乱,进一步给国家和军民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


了解人文历史V


安阳之战发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两军参战兵力,官军兵为六十万,史思明部十三万;双方各以约半数的兵力投入战斗。从战况看,双方杀伤相当,未见胜负;只不过因为突变的天气与官军误判等原因,史思明捡了个大便宜,侥幸获胜罢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唐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反,爆发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叛军势头甚猛,官军几无招架之力,东京洛阳失陷。翌年正月初一,安禄山于洛阳僭称大燕雄武皇帝,国号‘燕’。整好一年,安庆绪弑杀‘父皇’安禄山,自己当上了燕帝。然犬子根本不具备虎父的雄才,没多久便丢失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安庆绪率领残兵退守邺郡(今河南安阳市)。留守叛军大本营范阳(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叛军悍将、范阳节度使史思明见风使舵,举地率部归降了朝廷,朝廷授其范阳节度使,封归义郡王,仍镇范阳。

趁着安庆绪势蹙,朝廷组织大军攻伐,意图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平定叛乱。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肃宗诏令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两位中兴大将率领大军二十万征讨安庆绪;再加上后来陆续增援的部队,官军合起来有六十万之众。按理说,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庞杂的军队,朝廷本应任命一位号令三军的统帅以统筹全局、指挥作战,而统帅也只能是由功高望著的郭子仪或者李光弼担任。可由于唐肃宗认为郭、李二将皆为中兴元勋,地位、爵位、军功、名望相当,难相统属,故不便设置统帅。更重要的是,唐肃宗担心二位大将功大无可赏(此时二位皆已位列三公,正一品;郭为司空、中书令、爵代国公,李为司徒、侍中、爵蓟国公),功高而震主;同时也担心二人择一为帅,为帅者风头过盛,朝廷掌控失去制衡,易出麻烦,故宁可冒着兵家之大忌的风险,也不肯不敢设统帅,而是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凌驾于众大将之上。故而庞杂的官军并没有一位真正号令三军的主帅,九大节度使平起平坐,谁也没有资格指挥谁,谁也不负战役胜负的责任,为后来的惨败埋下巨大隐患。

安庆绪率军抵抗,连连损兵折将,无力再战,只好龟缩邺城固守;同时遣使持厚礼书信赶往范阳,向史思明求援,并情愿‘禅让皇位’于他。史思明归顺朝廷也就半年又刚刚叛反,此时他已拥有十三万兵马,实力雄厚。他见安庆绪甘愿以让出‘皇位’为酬谢求援,自是大喜,当即便派出一万三千兵马前去救援,但却只让援军屯扎于滏阳(今河北磁县)观望,援而不救,遥为声势而已。

官军将邺城铁桶般围困起来,修筑了两重城垒,深挖了三道堑壕,并堵塞漳河之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安庆绪插翅难逃了。看看安庆绪被拖耗得差不多了,史思明遂于十二月自范阳起兵南下,年底攻破魏州(今河北大名府东北)。转年正月初一,史思明于魏州僭称‘大圣燕王’。二月中下旬,史思明率领大军开向邺城赴援。他命诸将远离邺城五十里各自扎下大营,自率大军屯扎于距离邺城西南四十五里的安阳城,伺机出战。

转眼间官军围困邺城已经半年了。由于官军围城旷日持久,官兵也被耗得没了精气神儿,早已倦怠松懈。六十万官军人吃马嚼的,粮草耗费巨大,后勤保证跟不上,因而军营粮草短缺,前线将士半饥半饱地硬挺着,弄得士气也很低落。由于官军人多势众,长围困城,呈主动态势,故将士皆产生了麻痹骄傲的轻敌心理。更要命的是,由于官军没有号令三军的统帅,九大节度使只能是各顾各,六十万大军分散为九大块,没能形成拳头。

由于官军没有大帅主事,九路大军互相观望,久围而不战,结果空耗得师老气竭,没了斗志。北庭节度使李嗣业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威名震敌胆,人称‘神通大将’。李嗣业见诸大将皆观望不战,便独自披坚执锐率部出战。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李将军被流矢射中,回营疗养;忽闻营外金鼓震天响,知有大战,遂奋然而起欲战,谁知创口崩裂,流血数升而殒命。猛将李嗣业的意外身亡,官军将士陷入悲痛中,同时也影响了士气。

史思明毕竟是沙场宿将,精通韬略善算计。他抓住了官军师老、乏粮、骄怠、无帅的四大症结,开始对症下药了。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游击精骑袭扰官军后方,纵火焚毁粮草輜重,加重官军粮荒,乱其军心;见计谋得逞,史思明便率军逼近邺城,下战书,与郭子仪等约期会战。

三月初六日,是双方约定大会战的日子。六十万官军在邺城北四里的安阳河(即洹水)北岸列开阵势待敌,史思明率领五万精兵出战。托大的官军将士果真未拿这点儿兵马当回事,还以为是叛军的游动部队呢,因而并没有作出交战的准备。史思明利用官军的麻痹轻敌,突然挥军发起进攻,径冲官军的前阵。前军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淮西襄阳节度使鲁炅、关内潞州节度使王思礼、汴滑节度使许叔冀四大将立马挥师迎战。

激战多时,双方杀伤相当,谁也没能占得上风,呈势均力敌态势。混战中,鲁炅不幸被流矢射中,负了重伤。其部众见主将受伤,不免有些慌乱退却。鲁部阵后负责接应的是郭子仪的部队,而这个‘二梯队’竟然还没能来得及排兵布阵,再经退却的鲁军一冲挤,就更加没了阵型,将士也跟着慌乱起来。就在这节骨眼上,赶巧狂风骤起,霎时间吹沙拔树,天昏地暗,咫尺难辨敌我,这仗还怎么打?酣战中的两军将士皆大为惊恐,嗷的一声,吓得转过身子撒腿就逃。官军向南溃退,叛军向北溃逃,甲仗輜重扔得塞满道路。而庞杂的官军由于没有统帅,导致号令不一,各军皆将双方的溃退误以为是己方的败溃,于是九大节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结果官军就真的变成了全军大溃逃。

安阳之战官军折损惨重,万匹战马仅存三千,甲仗损失十万;唯有李光弼、王思礼二将临危不乱,整勒部队全军而还。双方本是打个平手,可由于大将负伤、风云突变等原因,官军稀里糊涂地渡河南撤,史思明‘大获全胜’,真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而唐肃宗只能是窝囊地吞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了。

官军全线崩溃,郭子仪被迫切断要塞河阳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孟州市西南黄河上),派兵防守洛阳的外围重镇河阳(今河南孟州市西),自己退保东京洛阳。

待风息天朗,史思明探知官军大溃退,赶忙撒出军队打扫战场,获得大量战利品。史思明挟‘大胜’之威,杀掉安庆绪,回军范阳。四月中旬,史思明于范阳自称‘应天皇帝’,国号大燕;接续安禄山继续祸乱大唐。

安阳一役,六十万官军对阵十三万叛军,九大节度使也多为名将、猛将,史思明又屡屡是郭子仪、李光弼手下败将;无论是兵力对比,还是大将素质,官军皆占尽优势,完胜应该毫无悬念。可由于朝廷措置失当,未设讨伐军统帅,致使前线官军出现了无帅、师老、乏粮、骄怠的现象,并最终导致不应有的全线崩溃。安阳之战败延缓了朝廷平叛进程。此役过后,官军处于被动防守状态,而史思明则趁势坐大,称帝建国,与大唐分庭抗礼,使安禄山之乱演变为安史之乱,进一步给国家和军民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


风光艺境


安史之乱不是简单的政治变乱,而是人口比例的倒挂导致的,

唐军20万不仅不是青壮年,而且没有后勤人力,经过武则天武周女权,大唐几十年少生了两三代人口,到李隆基朝唐军老弱病孤,家有几个兄弟姐妹的少之又少,前军老弱后勤无人,老将带病出征,年轻将领士卒溃乏断档,后继乏人,

大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