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山這些寨子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你可能不知道(稼依鎮第一期)

【導讀】地名,記載了地方的歷史和現狀,行政區域的變更,反映了當地的地理、地貌特徵、民族、自然資源、文化等狀況。我們要認識瞭解自己的家鄉,就先從認識家鄉的地名開始吧!

稼依鎮在硯山縣西北部。東接維摩鄉,南連文山縣紅甸鄉,西靠平遠鎮,北鄰邱北縣膩腳鄉和樹皮鄉。總面積227.3平方公里,轄大稼依、小石橋、小稼依、落太邑、店房、補左、新寨、大尼尼1個社區7個村民委,61個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大稼依,距縣城58公里。

硯山這些寨子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你可能不知道(稼依鎮第一期)

稼依辣椒城

本鎮地勢較平,大部地區在稼依壩內(平遠壩子的一部分),海拔1440-1470米。壩子東北邊緣為低山和丘陵,海拔一般在1500米一1600米。最高點為西北永和村民委與邱北交界處的大地坡,海拔1791米。水系為紅河流域瀘江水系,有稼依河及發源於邱北縣的主要支流,於螞蟻河處匯合出境,在文山市的席草寨注入盤龍河。

大稼依:稼依鎮人民政府、稼依村民委駐地,在鎮境中略偏西南,距硯山縣城58公里,壩區。原名架衣後以依靠莊稼為業更名稼依。開遠一硯山,邱北公路北側稼依豆腐和稼依黃煙歷史悠久,頗有名氣。

大稼依社區:轄區在稼依鎮中部。壩區。轄2村,920戶,4707人,漢、壯、彝等族。1930年為六山鎮,1950年為開遠縣平遠區稼依鄉。1958年劃歸硯山縣,同年併入文山縣為光明公社大稼依大隊。1961年恢復硯山縣為平遠區大稼依公社。1970年為稼依公社大稼依大隊。1984年為稼依區稼依鎮。1988年元月區改鄉為稼依村民委。

橫膽衝

:在大稼依東北3公里。山區。22戶,113人,壯族。該村旁有一山橫堵山衝,“堵”後演變為膽,故名。

落太邑村民委:轄區在稼依鎮西北部。1952年隸邱北縣樹皮區為落太邑鄉。1958年為邱北縣星火公社落太邑鄉。1960年為樹皮公社落太邑管理區。1965年劃歸硯山縣為平遠區落太邑公社。1970年為稼依公社落太邑大隊。1984年為稼依區落太邑鄉。1988年元月區改鄉為落太邑村民委。有耕地5,846畝。糧食主產稻穀、玉米。經濟作物產花生、辣椒、烤煙。以駐地得名。

落太邑:村民委駐地,在稼依西北10公里。彝語。“落”一清香樹;“太”一好;“邑”一水;意即清香樹下的好水,以村旁清香樹下有一清涼山泉得名。

阿空:在落太邑西北3.75公里。。苗語,“阿”一那裡;“空”一處;意為那裡的空處,村居一空地旁,故名。

山後:在落太邑西北3公里。村居大山背後,故名。

土基衝:在落太邑西北2公里。半山區。村居山衝,該村初建時,多以打土基為牆故名。

上塘子:在落太邑北3.2公里。村居水塘下得名。

膩木果:在落太邑北3.5公里。含義待考。

大壩:在落太邑西北4.5公里。以駐地有堤壩得名。

偏坡:在落太邑西南4公里。村居山坡得名。

所文寨:在落太邑西2.5公里。彝語,“所”一兩;“文”一家,意為兩家人居住的地方,以建村時僅有兩戶居住得名。

八哥洞:在落太邑東北1.5公里。村處常有八哥棲息的石洞旁得名。

幹龍樹:在落太邑東北2.5公里。以村中一干枯的祭龍樹得名。

中寨:在落太邑西南3.25公里。村居高寨和偏坡村中部得名。

高寨:在落太邑西南3.2公里。山區。該村原名爛木橋,後因1958年修水庫遷居高處,故名。

小龍潭:在落太邑西南1.5公里。村居小龍潭旁故名。

老馬寨:在落太邑東南3公里。以建村時馬姓首居得名。

偏舍棚:在落太邑東南3公里。彝語,意為長苞茅草的地方,以該地多苞茅草得名

新農村:在落太邑東南1.75公里。該村1959年由落太邑遷至此新居故名

龍潭寨:在落太邑西南5.75公里。以村內有一龍潭得名。

老幹衝門

:在落太邑西南3.75公里。該村是由阿空,爛木橋遷來定居,村居經常無水的山衝口得名。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