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黴素爲例談談那些好用又便宜的抗生素爲什麼逐個逐個的消失了

青黴素可以說是抗生素的開山鼻祖了,它的發明人弗萊明在一次失敗的細菌培養中偶然的發現,培養皿中因汙染長出來的黴菌斑周圍,原先培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紛紛退避三舍,在黴斑周圍形成空白區域,後經證實,空白區域中含有黴菌分泌的青黴素,但因當時的提純條件有限,並沒有大規模的應用於臨床,只是發表了文章了事了,後來這項成果被另外兩位科學家發現,他們經過不懈的努力,不斷的改善了提純方法,最後終於將這項偉大的發現應用到臨床救助中去,挽救了大量因感染而岌岌可危的生命,甚至逆轉了二次大戰的形勢,剛剛問世的青黴素效果有多好,從一個患者尿液中重新提取出來青黴素用在另外一人身上仍然有效,甚至最低劑量80萬單位就能治好嚴重的肺炎,丘吉爾也因青黴素而從嚴重的肺炎中恢復過來。

以青黴素為例談談那些好用又便宜的抗生素為什麼逐個逐個的消失了

以青黴素為例談談那些好用又便宜的抗生素為什麼逐個逐個的消失了

其實青黴素之類的初始抗生素不再被廣泛應用臨床是很正常的,因為無論是哪一個新生事物都是一樣,人們發明出來之後就會精益求精在其結構上加加減減,爭取賦予其更高的性能並減去其副反應,這個和電腦一樣,剛剛發明的電腦有幾間房間大,雖然是劃時代的,但很快就被淘汰送進了博物館,青黴素也是一樣,在其問世之後有很多科學家不斷的對其進行研究,並在其結構上加加減減,先後合成了廣譜青黴素,耐酶青黴素等等,甚至還意外的發明了頭孢黴素,得到了更加好用又副反應更小的抗生素之王。

以青黴素為例談談那些好用又便宜的抗生素為什麼逐個逐個的消失了

其實每一種抗生素在長時間的使用之後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細菌耐藥問題,這個是細菌作為一種古老的生物而天生具有的適者生存之道,想想黴菌擁有青黴素這樣的大殺器居然沒有把細菌清除出地球你就會知道其實細菌本來就擁有反制之道,這中間只是人們認為的增加了自然界中的青黴素,在歷史長河中使細菌暫時性的處於了弱勢,但細菌迅速的產生並傳播瞭解除青黴素侵害的能力,最終又達到了自然界新的平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魔之爭永無止境。

以青黴素為例談談那些好用又便宜的抗生素為什麼逐個逐個的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