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長凌雲點明合肥未來發展方向,創新成爲發展核心

近日,合肥市市長凌雲提出“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的建議,在經濟日報特刊刊登。


為何著重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這一點和合肥的發展不謀而合,“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合肥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因素。”合肥未來的發展動力在創新、出路在創新,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

合肥市長凌雲點明合肥未來發展方向,創新成為發展核心

“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創新成為合肥成功發展的因素

科教之城——合肥,充分利用豐富的科教資源,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厚植“創新基礎”。5年來,合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443戶增長到1056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620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1257.2億元,佔生產總值達到22.2%。中科大先研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院、中科院創新院……新型顯示、智能語音、集成電路……一個個創新平臺的建設,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使得合肥不斷積蓄“創新優勢”。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墨子傳信、熱核聚變、鐵基超導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量子通信技術產業化走在世界最前沿,液晶顯示技術站上了顯示產業全球制高點,人工智能入列國家四大平臺行列,驅動芯片實現了“合肥芯”“合肥造”,合肥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主要創新指標全部進入省會城市前列,創新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強大了合肥的綜合實力。

合肥市長凌雲點明合肥未來發展方向,創新成為發展核心

科研成果轉化企業技術,合肥提供了一條值得借鑑的發展路徑

只有擁有眾多的科研成果,才能支持創新型產業的發展,2017年,合肥高新技術產業保持快速持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9.7%、12.8%。科企合作的發展效益已經顯現,不斷為合肥的創新發展提供動力。

這些科研成果是合肥在背後依託中科大、合工大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努力而得來的,未來合肥還將依託知名高校和院所共建創新平臺,在全球範圍引進集聚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繼續深化科企之間的合作。

合肥走出的這個科企之間的合作,解決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的世界性難題 ,也為其他城市創新發展提供借鑑的發展路徑。

“創新驅動、厚積薄發”,創新成為合肥發展的重大戰略

如果說傳統發展模式是做“加法”,那麼,創新發展則是在做“乘法”。當下,創新已然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未來,合肥將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部署一批科技重大專項、建設一批技術研發平臺。

在產業領域,合肥定位為國家級產業創新核心區,重點在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生命科學等領域形成一批引領性、顛覆性技術;

在研發平臺方面,合肥定位為全國重要教育科研區,依託政策支持重點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建設“雙一流”大學,引進清華、北航、北外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院所共建創新平臺,在全球範圍引進集聚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合肥市長凌雲點明合肥未來發展方向,創新成為發展核心

合肥因科教而興、也因創新產業而榮、未來也將因創新戰略更具競爭力,未來的合肥將以強勁動力揚帆遠航。


讀者對合肥創新發展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其他讀者交流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