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被收,孩子自殺,責任到底該由誰負?

手機被收,孩子自殺,責任到底該由誰負?

6月24日下午最後一節課17點46分左右,山西太原萬柏林第三中學劉同學在數學課堂上玩手機,其班主任褚老師從教室後門進入發現他在課堂上玩手機,將其手機暫扣。因當時已是下班時間,故老師沒有做任何處理,更沒有打罵,於17點50分離校回家。之後班主任與家長聯繫,但沒有聯繫上家長。放學後,大概在6點23分鐘左右這位劉同學推車與同學離校,並未發現有異常情緒。當晚,孩子在家選擇跳樓離世......

跳樓之前,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外人不得而知。

旁觀者只能從側面瞭解一些蛛絲馬跡。

孩子的父親劉師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眼中含淚,語帶哽咽。他說當天下午六點多的時候,孩子的班主任一連給他打了三個電話,但因為公是公交司機,開車是不能接聽電話,所以沒接。等到下班之後,他立刻給班主任打了過去。電話裡,班主任和他談了沒收孩子手機的事情。

掛斷班主任的電話後,徐師傅又給妻子打了電話,通過妻子的電話,徐師傅和孩子說了一段時間。電話裡,徐師傅到底說了些什麼?記者未曾追問,徐師傅自己也未提及;他所提及的,就是兒子對他的問話,都回以“嗯”、“嗯”、“嗯”……

待他趕到家裡,臥室裡已沒了孩子的影子,再找,才發現孩子已經跳樓了。

孩子跳樓後,劉師傅再度給班主任打電話,責問她到底對孩子說了些什麼?電話裡,劉師傅撂下一句狠話:有事我再找你麻煩……

那麼,此事當中,班主任到底有沒有責任呢?

記者後來採訪到了劉同學的同桌。對於當天的事情,最有發言權的大概就是這個男生了。

同桌說,班主任收了劉同學的手機後,劉同學的情緒並沒有什麼反常之處。放學之後,他與劉同學結伴離開了學校,離開時,劉同學還和他開過玩笑。對於劉同學的突然離去,他也感到分外震驚……

世間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的猝然離去,自然令父母痛不欲生。悲痛之中,父母喪失理智、遷怒別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班主任就得對劉同學的死亡負責任。

無論是劉師傅,還是劉同學的同桌,在採訪時他們都曾提及,此次並非小劉同學第一次被收手機。在此之前,小劉同學的手機已被沒收過三四次了。

我們知道,青春年少的孩子,跳樓往往緣於一時的衝動。如果小劉因為班主任收了手機就跳樓,那就不會在這一次了。——手機第一次被收的時候,他可能就以死抗議了。

再說了,如果是班主任的態度刺激了孩子,讓他執意自殺,那他又何必在回家之後才去跳樓?

一個學生,一再違反學校規定,一而再而三地將手機帶進校園,這樣的學生,理當受到班主任的批評甚至懲戒。就算學生因此真的在學校跳了樓,班主任也沒有過錯。

事實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一個樂觀陽光的孩子,一個內心充滿安全感的孩子,別說被老師批評,就算被老師誤解乃至冤枉,也不會衝動到跳樓的地步。——這樣的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去承受來自於外界的各種衝擊。換言之,一個動輒跳樓的孩子,本身就過於脆弱了。這種脆弱,更多要歸咎於孩子自己的家庭。

而上網看看,因為手機引發的跳樓事件可謂多矣:

手機被收,孩子自殺,責任到底該由誰負?

2018年,1月26日晚上9時許,柳州晨華路一小區內一名17歲男孩墜樓身亡。據男孩母親說,當晚8點多她看到孩子玩手機,就沒收了孩子的手機,緊接著孩子就說出門,她自己也獨自出門散步。等到晚上9點多散步回到小區時,看到有民警,並聽民警說有一男孩墜樓身亡,上前查看發現正是自己的孩子。但此時孩子沒有了生命跡象。

手機被收,孩子自殺,責任到底該由誰負?

而在劉同學跳樓自殺之後,班主任褚老師又經歷了什麼?

“事發48小時後,在一個小縣城的小旅館裡,終於見到了帶著女兒避難的你:散亂的頭髮,憔悴的面容,疲憊的神態,無助的淚眼,抱著同行女同事嚶嚶而哭的場景,讓我、讓同行的上級領導,人人無不動容。”這段文字,來自於學校校長的公開信。褚老師所經受的折磨,由此可見一斑。

在我看來,事發之後,家長的無理取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整個社會輿論對老師的追殺。

時下有一種極端可怕的偏見——只要孩子出事,老師就罪該萬死。至於孩子因此出事、在哪出事,都沒有關係。

但放眼社會,一些孩子與其身後的家長,可不是無辜的小白兔。

我的家族一共出現了十三位教師,本來是一個多麼崇高的職業,如今卻走上了風口浪尖。本人教學生涯十年,所帶班連續幾年都是全區第一。然而一個轉學來的孩子改變了我所有的初衷,這個孩子四年級換過七所學校,來我班一個月把全班同學打個遍,罵人打架,脫女生褲子、摸女孩子屁股,把全班最漂亮最乖巧的女孩子一腳踹出去兩米多遠,這次的憤怒讓我失去理智,一個巴掌扇了他,也因為這一個巴掌我註定走人,因為家長不依不饒要鬧到教育局,出於影響我必須走人。由此,我毅然決然退出教學生涯,永不回頭……我也會告誡我的子女後代,永世不得從事教育行業,否則逐出家門。專家們的混蛋邏輯理念,昏庸無道只知道保自己不顧下屬的領導,還有一群胡攪蠻纏嬌寵無度的家長,以及大量囂張跋扈的熊孩子,如果教育不改變,未來沒救了……對不起孩子們,這個年代教師教不起……

留言中提到的這個孩子,與其說是學生,不如說是小惡棍。對於這種小惡棍,最好的教育就是響亮的耳光。

但結果呢?耳光不曾扇醒學生,卻扇走了一位優秀的教師。而在教育系統,多少優秀的教師因此被逼得置身而去。

導致這一結果的,不僅是無恥的家長,更有無恥的教育主管領導。

——不問是非,不論對錯,一旦有事,就拿教師開刀,以此來保住自己頭上的烏紗。

但幸運的是,褚教師遇到一位有擔當有正氣的領導——校長。出事之後,校長堅定地站在褚教師一邊,並且發佈公開信予以支持。在信中,校長明確寫道:褚老師,手機該沒收還得沒收,學生該管還得管,但如何教育學困生,如何轉化問題學生,如何更好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路還很長,讓我們一起努力!

這才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良知與態度。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既是育人,就不能只有陽光雨露,還得有狂風暴雨;對優點,大力褒獎;對缺點,毫不留情。如此恩威並重,教育才有效果。明理的家長,自然懂得配合學校,讓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