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1944年7月13日】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红白喜事的总管】

1883年,孙万福出生于今甘肃环县曲子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但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即景吟唱,出口成章。附近村镇办红白喜事,常请他当总管,颇有名气。

1929年(46岁),天遇大旱,颗粒无收,他只好把家里的地全部卖掉,租种地主的20亩地,除去苛捐杂税,一家人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难以维持生活。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今日甘肃环县曲子镇)

【翻身做主人的贫农】

1936年6月(53岁),长征后的红四方面军,渡过黄河西征,解放了曲子镇,并建立了曲子县苏维埃政府。孙万福分得地20余亩,牲畜2头。

他高兴地吟唱道:“毛主席,他一来,衙门大敞开。谁有苦来谁有冤,一起吐出来。打倒土豪大恶霸,穷人把头抬”。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努力生产的老农民】

1939年(56岁),孙万福被村民推选为“帮助红军家属”的代耕队队长和小学名誉校长。他以身作则,连续5年为本村4户红军家属义务耕地250余亩,受到曲子县政府的表扬。

抗日期间,陕北遭到封锁,资源匮乏,毛泽东号召“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大生产运动。孙万福十分积极,千方百计多增产、多打粮。他开荒50余亩,坚持每天早起拾粪,精心耕作,连续两年丰收,超交公粮700余斤。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延安大生产运动)

【二流子要转变】

村上有5名懒汉二流子,好吃懒做,又染上抽鸦片的恶习。孙万福督促他们参加生产,自编了《二流子要转变》的诗歌:“二流子,馋又懒,东游西逛吃洋烟,把好人吃成瘦人,瘦人吃成病人,病人吃成坏人。吃得腿长脖子细,家里没有二亩地。公家听着要反对,邻家骂你没志气,婆娘骂你没脸皮。又没面又没米,娃娃扯住你的衣,因此一心要转变,葫芦、烟灯一齐拌,受奖励,勤生产,多开荒地多种田”。

在他的帮助和教育下,这5名懒汉二流子都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久,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也传遍边区。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热爱边区的劳动英雄】

1943年11月,孙万福被选为劳动英雄,光荣地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劳动英雄大会。《解放日报》以《孙万福讲农作法》为题,向全国介绍了他耕作的经验。

12月9日,孙万福与其他16位劳动英雄,在杨家岭西北局办公厅,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孙万福激动地用两手紧紧地抱住主席的肩膀说:“大翻身哪!有了吃有了穿,账也还了,地也赎了,牛羊也有了,这都是您给的。没有您,我们这些穷汉子爬在地上一辈子也站不起来。”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他越说越激动,即兴朗诵道: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来了咱们的毛主席,挖断了穷根翻了身。为咱能过上好光景,发动了生产大运动,人人努力来生产,丰衣足食吃饱饭。边区人民要一心,枯树开花耀眼红,千年枯树盘了根,开花结籽靠山稳。

毛主席拍着孙万福的肩膀问他是不是个秀才。他望着毛主席回答说:“我一字不识啊!”,毛主席听他一字不识,对这位农民诗人的天才和气质大为惊叹!后来,这首诗被谱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歌曲,唱红了边区,传遍了全国。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比专业诗人还高明】

当时的文协主任周扬,到延安大学欢迎劳动英雄的大会上,接见了孙万福,称赞他是一个很有诗意的人,比某些专业的诗人还高明。在这次大会上,孙万福荣获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获得奖金2万元。

1944年1月,孙万福从延安回到曲子,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他向乡亲们讲述了延安所见所闻,激励大家干出新成绩。同年7月13日,孙万福在涉水渡江时,不幸被洪水夺去了生命,终年61岁。

孙万福逝世后,《解放日报》发了讣告,附近民众近千人自发地参加了追悼会、县政府和当地驻军送了花圈和挽联。

孙万福小传:没读过书的农民诗人,脱口而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本文是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66篇作品,营员“东西望”的第18篇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