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巨頭爲何熱衷全球「掃貨」酒店品牌?

2018年邁入剩下的二分之一,眼看著全年額度已過半,酒店巨頭們在品牌拓展的路上已經越走越遠。

粗略估算,近兩年熱衷全球“掃貨”酒店品牌的酒店管理集團,雅高可以說是以一騎絕塵之姿遙遙領先:

上週,雅高酒店集團宣佈與sbe娛樂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並就雅高酒店集團收購sbe 51%的股份一事進行獨家談判,進一步闡明瞭雅高在擴大奢華時尚生活酒店領域服務的策略。

5月,雅高以12億澳元的價格收購了澳大利亞最大的酒店集團Mantra,Mantra集團旗下位於澳大利亞、新西蘭、夏威夷和巴厘島的138家酒店由此納入雅高麾下。

4月,雅高以5.6億瑞士法郎現金收購了瑞享酒店及度假村(Mövenpick Hotels&Resorts),後者誕生於1973年,在全球27個國家擁有84家酒店超過2萬間客房,在歐洲及中東市場尤其強勢。

同樣在上半年,雅高還完成了對智利酒店集團Atton的收購。根據協議規定,雅高將100%全額收購這家在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和美國佛羅里達運營11家酒店共2259間客房的酒店集團,迅速鞏固其在拉丁美洲的業務基礎和市場影響力。

當然,在雅高大手筆的收購時間線上,一定不能不提2016年一舉以數十億美元將費爾蒙萊佛士國際酒店集團(Fairmont Raffles Hotels International)收入囊中的轟動消息。

酒店巨頭為何熱衷全球“掃貨”酒店品牌?

雅高酒店集團旗下32個酒店品牌

至此,50年前以法國第一家諾富特起家的雅高,已經成長為了在全球100個國家管理32個酒店品牌的超級巨人。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數字會在短時間內再一次突破。

不久前,雅高集團CEO巴贊先生在公開活動中曾表示,看似收購是為了有更多可供出售的酒店客房,但這絕對不會是雅高的目的。

如果說,幾年前各酒店集團的擴張與收購是劃分勢力範圍的1.0版本,那麼現階段的買買買顯然是等級進階的2.0版——以多樣化的酒店品牌組合,收割更廣的客群。

無獨有偶,與雅高抱有相似邏輯的洲際酒店集團,則以一則“完成收購麗晶酒店及度假村51%的股份”的新聞,為上半年在高奢酒店領域的佈局表明了態度。

被收購的麗晶定位於洲際旗下豪華酒店版塊中最頂級的位置,未來洲際有意在目前六家麗晶酒店的基礎上將其發展至40餘家,遍佈世界各門戶城市和度假勝地。

在品牌組合這盤棋上,除了忙於收購已有酒店品牌之外,酒店集團也從來沒有停下過推新的腳步。

今年初,上海寶山德爾塔酒店宣佈開幕。由此,萬豪國際旗下這一北美高端全服務酒店品牌首次進駐亞太市場。自兩年前加入萬豪以來,德爾塔酒店已經成為萬豪旗下發展最為迅速的品牌,每隔一週便有一家德爾塔酒店開業。

相關資料顯示,豪華酒店是全球快速增長的酒店板塊,目前高達400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將增長至600億美元,巨大的待拓疆土吸引著各大酒店集團紛紛加入戰局。

在收購麗晶之外,洲際於今年6月宣佈推出全新高端酒店品牌——voco™,以加強洲際集團在高端版塊的品牌供給。voco™將主要著力於改造項目,該品牌首個簽約項目將落戶澳大利亞,未來將率先出現在歐洲、中東、亞洲及非洲區,並在將來遍及美洲及大中華區,預計在未來10年中開業超過200家酒店。

於2015年加入洲際酒店集團的美國精品酒店品牌——金普頓酒店及餐廳,在全球擁有66處酒店及20家在建酒店,這家於1980年在美國舊金山誕生的酒店品牌,以強烈的設計感、備受本地推崇的美食及個性化服務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豪華生活方式酒店品牌。隨著臺北金普頓大安酒店即將開業,該品牌的輻射範圍也正式拓展至大中華區。

麗晶、voco™、金普頓酒店以及在美洲區推出的avid品牌,洲際正在通過或收購或推新,迅速強化其現有品牌組合,特別是加速在高端酒店領域的全面突進。

雅高旗下高端品牌SO/品牌則在泰國、新加坡、毛里求斯、柏林和聖彼得堡等全球著名的旅遊和度假勝地開設了六家酒店。

根據雅高公佈的最新信息顯示,SO/品牌將於2020年攜手迪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DMCC,開發打造中東地區的首個SO/品牌項目。有志向生活時尚市場擴張的雅高,計劃將於2022年在目前的基礎上新增15家SO/品牌酒店。

這樣的發展脈絡,顯然符合雅高的品牌擴張邏輯——持續充當優勢市場領導者,並在新興市場加速成長。

“以增加客房庫存為目的是舊式的‘以產品為中心’的思想,而提供儘可能多的品牌選擇,實質是在滿足客人持續變化的個性需求,是‘以顧客為中心’的邏輯。”雅高集團CEO巴贊先生表示。

為了確保自己的產品永遠成為顧客的首選,儘可能多的酒店品牌成為了必須。巴贊認為,擁有更多品牌意味著有機會與同一個客戶持續保持互動。

“豐富的酒店品牌組合就好似是你身邊一群性格、愛好迥異的朋友。當你想認真工作時,你會想到朋友A;在下班後想去小酌一杯,一定會想到朋友B;休假打算去海灘度假或者去跳舞,那朋友C/D又會首先從你的腦海中跳出來。”

從這樣的邏輯來看,我們就能夠從旅行者需求側出發,通過持續供應更多選擇的酒店品牌拴住出於不同目的驅動下尋找酒店產品的客人。

“例如,滿足追求健康生活方式顧客的生活方式品牌;滿足家庭出遊客人的親子酒店品牌;或是直擊專注於商務和會議活動人群的商務酒店品牌。”

另一方面,不同的酒店品牌之間能夠參與到酒店集團的常客計劃體系中去,為客人提供幾乎全球跨品牌間的會員禮遇與積分,這無疑也是大型酒店集團能解放手腳推陳出新的堅實依靠。

畢竟,這些品牌一出生便“站在巨人的肩上”,無需經歷從“0”到“1”的痛苦原始積累。

酒店集團顯示出的另一強大優勢在於,其成熟強大的預訂及營銷網絡,幫助酒店品牌迅速打開全球市場的同時,卻並不會過多佔用營銷費用。

“未來,我們還將計劃增加更多酒店品牌。”此時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何在眾多反對聲中,巴贊仍然有這樣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