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開採的競爭賽跑已經開啓,數萬億美元就在天上!

數傢俬人投資的太空公司正在競相宣稱,這些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貴金屬被認為存在於小行星中。英國的投資者已經率先進入了競爭行列,小行星採礦公司使英國擁有了世界上的第一家小行星開採公司。

小行星開採的競爭賽跑已經開啟,數萬億美元就在天上!

從理論上講,商業案例本身就說明了這一點——太空任務的巨大代價將會得到補償。但是,你究竟是怎麼去開採小行星的呢?你的方案是什麼的?這些是我在為公司進行可行性研究時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小行星開採的競爭賽跑已經開啟,數萬億美元就在天上!

小行星可以被歸類為碳、硅或金屬。礦業公司對金屬小行星尤其感興趣,但它們的組成仍未被充分理解。對小行星的科學研究——比如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調查——主要集中於發現地球上的潛在威脅。

小行星開採的競爭賽跑已經開啟,數萬億美元就在天上!

目前還沒有一顆小行星被直接取樣。通過對隕星碎片的分析,望遠鏡觀測得到了證實。數據顯示,一小部分小行星中含有大量的貴重金屬,如鉑和金。因此,在我們開始研究如何使用我們的萬億美元之前,我們必須先找到合適的小行星採礦目標。

小行星開採的競爭賽跑已經開啟,數萬億美元就在天上!

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超過75萬顆小行星。絕大多數可以被排除在外,因為它們存在於主小行星帶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運行,距離太遠,不能被認為是潛在的採礦目標。相反,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地球附近的小行星上,這樣就能將搜索範圍縮小到17,000個。為了進一步縮小,需要用望遠鏡和光譜儀器進行衛星觀測。

小行星開採的競爭賽跑已經開啟,數萬億美元就在天上!

光譜儀分析了一顆小行星表面反射的太陽光,並根據波長將其分解。這使我們能夠確定表面的組成。例如,如果一顆小行星上的光呈現紅色,這就意味著在表面存在著大量的鐵和鎳。這樣哪些雄心勃勃的科技公司就會根據目標推出自己的尋寶計劃了!

小行星開採的競爭賽跑已經開啟,數萬億美元就在天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