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有3個「祛溼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溼毒一身輕鬆!

​溼氣重是不少人都存在的一種情況,這跟自己的體質有異的關係,也跟自己所處的環境有關,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溼氣重,都是需要得到重視,採取一些方法來進行改善的。

我們人身上是有一些穴位能夠祛溼的,經常按摩會取得不錯的效果。下面會為大家介紹一些溼氣的基本知識,以及按摩穴位祛溼的方法。

如何判斷是否有溼氣

1. 看狀態

溼氣明顯的人士常常感到身體特別睏倦,懶得活動,頭重如裹,頭腦不清爽,關節沉重,渾身痠痛,這是溼氣黏滯,阻滯經絡的表現。此外,這些人士還常有胸悶的感覺,要長呼一口氣才舒服。

2. 看大便

體內溼氣重時,大便往往稀爛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質也很鬆軟,而且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沖走。人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3. 看胃口和食慾

溼氣重的人士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日常有隱隱的胸脘痞悶感,這種感覺就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這是典型的脾虛溼困表現。

人身上有3個“祛溼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溼毒一身輕鬆!

4. 看體形

中醫有說"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溼"。虛胖體型的人多有水溼,嚴重者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5. 看舌頭

判斷有無溼氣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溼證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而溼熱證候的人士常是舌紅苔黃膩。

6. 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但次數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熱或澀痛感。個別女性朋友還有白帶量多,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身體有3個"祛溼口"

1. 腋窩——極泉穴

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在腋動脈的搏動處。

人身上有3個“祛溼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溼毒一身輕鬆!

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它與心相連,彙集了很多與心臟相關的神經和血管。大家可以常常按揉或撥動,一次36下左右,一天按2次,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理睡眠的作用,緩解心悸、胸悶的狀況。

經常按一按極泉穴也是可以幫助我們排出溼氣的,所以身上有溼氣的時候不妨經常按一按這個部位。

2. 膝窩——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腿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

人身上有3個“祛溼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溼毒一身輕鬆!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祛溼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是這個通道上的出口,如果這裡被堵住,溼氣就很難從身體排出,關節炎、腰痠背痛等疾病就會發生。

平時可以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36下左右。

3. 肘窩——曲池穴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取穴,在手肘關節的彎曲凹陷處。

人身上有3個“祛溼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溼毒一身輕鬆!

所以生活當中想要去除溼氣的話,不妨在家按按這個部位,是可以幫助我們排出溼氣的。

人身上有3個“祛溼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溼毒一身輕鬆!

配合肚臍給藥,祛溼更徹底

值得注意的是,按摩穴位祛溼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如果真的想達到徹底祛除溼氣的效果,還是需要調節全身器官。在國內知名養生週刊曾介紹過一種非遺名方【天香清溼貼】,此方精選16種上等藥材,裡面有8種芳香型藥材。

此方貼敷後,對內可調理脾,胃,肺,腎;對外消除溼氣引發的嗓子發癢,口乾,口苦 ,口渴;全身肌肉關節痛、頭暈頭痛;皮膚油光,滿臉起痘;大 便糖稀而肛門澀癢;皮膚溼疹等等表症,促進化溼功效,常常兩天就見效。

芳香化溼是中醫祛溼的核心基礎,肚臍給藥,更符合祛溼原則。雙管齊下,祛溼更為徹底。因為此方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傳統中醫對象,所以在網上也是可以找到的,無論是自己使用,還是送給家人、朋友日常養生,都是很好的。

人身上有3個“祛溼口”,每天只用按一按,排出溼毒一身輕鬆!

3個方法教你去除體內溼氣

1. 避開溼氣的環境

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2. 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3. 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