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擺渡》奇蹟――他一直在,就在那裡,在我的文字里

大唐時,有一和尚每日在禪房摘抄經文。忽遇一女子,以衣袖遮臉,和尚認其為鬼魅,不予理睬。但女子每日前來,和尚忍不住詢問,來者何人,女子聞言,放下衣袖,見其臉竟無口,和尚大驚。後高僧入禪房查看,才知和尚抄寫“大日如來”的如字竟少了一口,女而無口。字化作靈前來告其錯誤之處。,其為“字靈”。

這個故事的女主角是一個寫故事的作家,就如同現在的萬千作家一樣,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投入真摯的感情,給文字注入了靈魂。對於她來說,她極愛自己的作品。

於是現實與虛幻相交,分不清真實與夢幻,於是在那個紅綠燈路口,她遇上了本應是小說中的人物。她愛上了他,就像愛上自己的作品《相遇》一樣。
《靈魂擺渡》奇蹟――他一直在,就在那裡,在我的文字裡

這是一場奇蹟的相遇,萬物有情皆可為靈,她那充滿情感的文字創造出了“字靈”,她愛上了自己的字,無可奈何的。

最後的結局,女主因愛上現實中的字靈,而忘了自己的作品,字靈無靈,漸漸消失,就算最後完成了整部作品,字靈也無法出現了。她失去了自己的靈。
《靈魂擺渡》奇蹟――他一直在,就在那裡,在我的文字裡

然而這就不算奇蹟了。一個新的生命又出現在女主的生活中,他是字靈亦或是真正的人,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回來了,她愛的那個他。
《靈魂擺渡》奇蹟――他一直在,就在那裡,在我的文字裡

每一部作品都飽含著作者的情,她們都期望著一個奇蹟,一個夢,一個自己編織的夢。有一天,或許這些靈便會出現在你的身邊,與你相遇。
《靈魂擺渡》奇蹟――他一直在,就在那裡,在我的文字裡

“奇蹟一樣的邂逅,他就像是從我小說裡走出來的男孩一樣 為邂逅的女孩圍上圍巾,其實,女主角不戴圍巾,不是因為怕冷,是因為頭大,戴圍巾不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