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血液腫瘤,你只聽過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了解一下

最近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講述的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在高藥價的逼迫下,海外代購國外仿製藥“格列衛”的故事。說起血液腫瘤,你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白血病,無論是經典韓劇《藍色生死戀》還是熱門國產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講述的都是白血病的故事。其實白血病只是血液腫瘤中的一種,今天,我們來談談另一種血液腫瘤——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儘管人們對它的認知程度較低,但MM的發病率卻比白血病還要稍高一點,多發於老年人,是發病率第二位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同樣是血液腫瘤,你只聽過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瞭解一下

1. 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MM)?

我們的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血細胞起源於骨髓造血幹細胞,幹細胞相當於爺爺,不斷分化出後代子孫,而血細胞是最終級的子孫並釋放到血中。幹細胞先分化出淋巴祖細胞,再分成T和B淋巴細胞,漿細胞就是B淋巴細胞的終末細胞。漿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免疫球蛋白,抵抗外界病菌及各種不良因素,是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樣是血液腫瘤,你只聽過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瞭解一下

同樣是血液腫瘤,你只聽過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瞭解一下

漿細胞發生惡變後會逐漸演變為骨髓瘤細胞。同樣分泌免疫球蛋白,但是異常的單克隆球蛋白,又稱為M蛋白,不但喪失了正常功能,還會抑制正常漿細胞發揮免疫作用。骨髓瘤的發病平均年齡在65歲,社會老齡化與MM發病率逐漸增高有非常大的關係(亞洲人的發病概率稍低)。真實世界中骨髓瘤發病率被低估,一是疾病進展緩慢,另外也十分容易被誤診。

同樣是血液腫瘤,你只聽過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瞭解一下

2. 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體現

活動性MM的表現為高鈣血癥、腎功能損傷、貧血、骨疾病(CRAB)這四個方面。骨痛是最常見的症狀,80%患者會出現,由於發生於老年人,常常被誤診為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等。腎病方面表現為泡沫尿(蛋白尿)、夜尿增多、甚至肌酐升高等。大量M蛋白通過腎排洩,造成腎功能不全。乏力、貧血發生率亦高,易被誤診為營養缺乏性貧血。

同樣是血液腫瘤,你只聽過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瞭解一下

其他表現包括澱粉樣變,澱粉樣物質其實就是M蛋白形成的特殊結構,沉積於腎臟、心臟、肝臟、舌等部位,引起器官腫大或衰竭表現。另外還有神經病變,導致肢體麻木、無力。

4. 什麼是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同樣是血液腫瘤,你只聽過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瞭解一下

5. 如何預防或早期發現多發性骨髓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