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何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看這位重量級專家的高見!

近日,《群眾》雜誌刊發南京大學錢志新教授的

章,題為《數字經濟:江蘇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該文認為,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必須加快智能化主導的數字經濟發展,這是構築江蘇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重大機遇。

文章還分析江蘇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優勢,提出了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思路對策。

江蘇如何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看這位重量級專家的高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目前,北京、上海、浙江、廣東、貴州等省市區陸續出臺各具特色且具有探索性的戰略規劃和政策舉措,數字經濟日益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江蘇加速推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與產業的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江蘇經濟重要的新增長點。

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緊迫性

據騰訊研究院公佈的《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7)》顯示,2016年江蘇數字經濟指數位列全國第五,遠低於第一名廣東省,也低於北京、上海、浙江三省市。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必須加快智能化主導的數字經濟發展,這是構築江蘇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重大機遇。

江蘇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有著良好的基礎,其優勢主要表現在:

一是江蘇經濟規模、產業體系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智能製造等方面基礎紮實;

二是江蘇人才資源集聚,有關數字經濟的科研機構及平臺具備相當水平,潛力較大;

三是江蘇在大數據、物聯網、智慧江蘇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發展規劃及政策,在制度上保障數字經濟的發展與壯大。

雖然江蘇數字經濟有著良好的基礎和發展優勢,但也存在薄弱環節。

一是對數字經濟及其發展規律趨勢有思考認識,但不深刻全面,更多地將數字經濟的認知侷限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

二是數字經濟的發展有亮點,但不明顯突出,缺少有影響力的平臺和引領型企業,缺少高峰;

三是人才科研資源豐富,但集聚創新動能不足,缺少高端人才。

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思路

主導方向

數字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智能經濟,制高點是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生態系統的構建要以智能化為主導方向,突出智能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是今後5—10年經濟社會發展強大的驅動力,必須牢牢抓緊這個戰略重點,領先發展人工智能。

生態結構

數字經濟生態結構概括起來就是“一大二化四個基礎”。

“一大”就是建立智能數字大腦。數字大腦用以存儲、管理、保護數字經濟的基礎海量數據,其頂層為省、市兩級數字大腦,其功能是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政府數據資源,實現對數據資源的集中管理、應用與保護。

“二化”就是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智能產業化包括智能硬件、智能軟件和智能服務;產業智能化包括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服務業、智能農村、智能城市等,是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的融合,是傳統經濟的重構。

“四個基礎”就是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是打造高端數字產品,並最終應用於實體經濟,使其跨越升級的重要支撐。

產業佈局

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和優勢,抓住數字經濟發展“風口”,大跨度向以數字為基礎的新實體經濟“換道”,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方面定好位。

如南京可在現有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優勢基礎上,重點發展雲計算平臺以及工業控制軟件、研發設計軟件、數據分析軟件等高端服務軟件。

蘇州可繼續擴大語音識別、機器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探索推進人工智能在智能製造、軟硬件終端和服務業等領域的應用。

無錫可發揮物聯網及芯片產業的優勢,把物聯網產業做大做強。常州可加強機器人伺服系統、控制系統以及減速器等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能力,謀求智能製造方面的飛躍性突破。

生態機制

首先,

數字經濟生態內各要素要充分流動交互。新一代數字技術使得知識、技術、人才以及資本的交互成本大大降低,以往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應構建價值共享機制,搭建共享平臺,打破行政、板塊等制約,使各要素充分碰撞,提升數字經濟整體活力。

其次,數字經濟各產業間要跨界融合,形成協同效應。產業間的交互協同是資源高效運作以及創新的重要來源,數字經濟是產業跨界融合的重要基礎和動能,平臺型企業跨界融合發展已呈明顯態勢。要高度重視培育本土平臺企業,可以通過設立產業組織聯盟、開展企業領導跨界走訪、引導本地上市企業跨界併購創新型企業等方式加強產業間的交互協同,實現數字經濟平臺質的跨越。

再次,各地間要開放合作發展,形成整體效應。各地產業特色、基礎優勢各有不同,盲目多向發展只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與錯配,應基於本地產業優勢,重點突破,沿著數字經濟生態鏈深耕,互補發展,形成整體效應。

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對策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數據基礎

一是構建資源網絡。支持鼓勵政務大數據、經濟大數據、生態文明大數據、民生服務大數據的開發、收集、管理,強力推動經濟、社會、公共事務的數字化。強化數據資源管理和互聯互動,完成信息資源共享交互平臺,積蓄數據資源動能。在數據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務方面謀求體制和技術上的突破,使江蘇成為數據資源最為富集、使用成本最為低廉、使用最為便利的區域。

二是建立交易中心。抓緊研究數據產權的屬性、標準、交易規則,謀劃建立輻射周邊、面向全國、通達世界的特色數據交易中心,打造數字經濟核心資源匯聚、分享、聯動的平臺,以交易促流通、以流通優配置、以配置增價值、以價值塑模型,盤活海量數據資產。從股權共享、利益共享等方面探索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的新型機制,支持創新型企業開展基於信息化的賦能管理新模式試點,構建平臺化、協同化、開放式的組織體系。

提高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水平

一是創新技術機構。充分發揮各類產業聯盟、行業協會整合產業鏈資源的優勢,支持產業界建設共性技術開放、軟件代碼開源、開發工具共享的開源社區。

二是突破核心技術。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參與國內外大數據標準化建設和關鍵技術研發,集成創新資源開展前瞻性、先導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重點突破虛擬化、並行計算、海量信息處理、大數據存儲、數據挖掘、分析算法、建模融合、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5G通信、區塊鏈、量子技術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三是開發關鍵零部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推動核心芯片、高性能安全可控服務器、海量存儲、機器人部件(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傳感器、芯片等大數據產品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推進雲操作系統、工業控制實時操作系統、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以及高端傳感器、人機交互等軟硬件基礎產品的研發和應用。

強化數字經濟發展的人才供給

一是建立培訓體系。創新人才培訓模式,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數字經濟人才培訓體系。鼓勵高校設立數據科學和數據工程相關專業,重點培養數據工程師等大數據專業人才。開展多崗位交叉培訓、適崗培訓,鼓勵多渠道、多方式培養實用型人才、綜合型人才、複合型人才。

二是引進高級人才。制定頂級人才吸納培育計劃,下大力氣吸引人工智能英才,在學術交流、標準研製、最佳實踐和應用推廣等方面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利用大平臺優勢吸納具有國際頂級水平的高級人才。

三是深化大合作。著眼於數字經濟創新生態系統及創新活動全過程需求,整合各方力量為各類科研機構、科研人員提供服務。定期舉辦數字經濟相關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論壇,組織開展國際技術轉移項目和人才對接。

加強對數字經濟發展主體的培育

一是構築大企業平臺。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工業雲服務平臺,組建行業的工業互聯網聯盟,支持建設十大行業級、企業級的工業雲平臺,爭取成為國家級平臺。吸引國際性、國家級數據服務中心、雲計算中心等功能性平臺落戶江蘇,建設一批公共服務、重點行業、大型企業雲計算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支持BAT和華為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對接我省優勢行業平臺,增強高性能計算、海量數據存儲、大數據分析、協同進程能力,使我省優勢產業融入數字經濟,形成行業性全國服務的大數據平臺。組織實施十萬企業上雲工程,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發展數字經濟園區和平臺,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業務系統的雲化改造和雲端遷移,打造平臺能力建設與平臺海量用戶使用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技術產業人才支撐體系和商業模式。

二是引進培育獨角獸公司。依託國家級、省級產業園區,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特別是信息、知識、技術等高級要素的配套,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為引進培育潛在的“獨角獸”企業創造發展空間和條件。

三是建立“雙創”體系。引導和支持500億元以上製造業龍頭骨幹企業建設互聯網“雙創”平臺,堅持服務本企業與服務行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整合企業內外部創新創業資源,打造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協同共生的“雙創”新格局。推動產學研“雙創”資源的深度整合和開放共享,鼓勵製造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各類創新平臺,加快構建協同研發、技術擴散、創業發展的“雙創”體系。

加大數字經濟發展的要素投入

一是統籌基礎設施。以提升大數據獲取、傳輸、存儲、處理能力為目標,加快寬帶江蘇、無線江蘇、高清江蘇等信息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推進三網融合。支持具備條件的高新區、開發區及大中型骨幹企業建設基於“雲+網+端”(工業雲、工業互聯網、工業信息終端)三級構架的工業信息基礎設施,支持電信運營商、IT企業和工業企業開展“企企通”工程建設與合作。加強對智能製造系統(CPS)、工業APP的研發,鼓勵企業探索行業CPS應用新模式。

二是推動產業發展。從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角度,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傳統、新興企業和產業數字化、智能化,以數據驅動業務發展,以數據重建實體經濟,創造江蘇的雲上產業、智慧產業。

三是加快應用改造。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投資數字經濟產業,鼓勵設立一批(省級和地方)投向數字經濟的創業投資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開發符合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的金融產品。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培育數據驅動型典型示範企業,如對企業年度信息化投入超過年銷售收入一定比例的實施所得稅優惠,對通過兩化融合管理貫標的企業實施所得稅優惠。

完善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服務體系

一是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構建面向政府企業個人的全方位、全流程、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數字經濟向醫療、教育、健康養老、就業服務、社區服務、食品藥品安全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化應用,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營造數字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構建數字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建立省級數字經濟核心指標定期發佈機制。

二是培育第三方服務。引入、培育數據共享、設備互聯、場景互聯、雲服務和人工智能等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培育和引進一批解決方案服務商,從數據採集、管理、分析以及可視化,全流程為政企客戶提供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三是加大政策引導及服務。在城市規劃、土地使用、行業准入、規費減免等方面創新政策,加大對數字經濟支持力度。省級專項資金集中力量支持數字經濟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產業鏈構建、重大應用示範、標準規範制定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省級產業專項資金應確定一定的比例用於數字經濟發展。加大對政府部門和企業合作開發數字經濟的支持力度。完善政府採購數據服務及應用的配套政策,將購買大數據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建立以信用為基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監管體系。

江蘇如何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看這位重量級專家的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