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国土为什么那么狭长?是历史原因,还是地理原因?

originalife 原始生活


智利国土狭长,一方面是因为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过于巍峨,极大地阻碍了智利扩张的可能性。当下智利与阿根廷两国的边界,都不需要看行政地图——看一看自然地图就能看出来。这一道山脉,使得南美西海岸自成格局,从宏观上遏制了智利向东,也遏制了阿根廷向西。

但仅这个原因还是不能解释智利的狭长的。其实智利一开始并没有今天这么长,它最早的土地也就在圣地亚哥南北附近,大约从南纬25度延伸到南纬40度。那时候南方的巴塔哥尼亚还是无主地,北面的阿卡塔玛沙漠分别隶属于玻利维亚和秘鲁。

直到1879年,三国为争夺这片盛产鸟粪的沙漠,爆发了“硝石战争”。智利得到了英国的支持,在战争中胜利,硬生生将玻利维亚打成了内陆国,于是领土向北扩张到了南纬18度。

向南,智利与阿根廷继续开发尚属于无主地的巴塔哥尼亚,这一段历史比较和平,两国基本上保持了各自领土的自然延伸,最终将火地岛一切为二,于是智利国土向南到了南纬57度。智利还对南极领土提出了主权要求,看到智利本国的地图,那才是真正的狭长。


亚欧研究寮


智利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第一次看世界地图,让人有新鲜感的不是国土分为两块的美国,也不是横跨亚欧的俄罗斯,而是像根棍子一样的智利。

要问到智利为什么这么长呢?说起这件事,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从地理上看。智利正好处于南美洲的西南海岸,它的东面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西面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要知道,安第斯山脉拥有很多海拔在六千米以上的山峰,在现在这个年代翻越这么高的山都很费劲,所以这些山峰严重阻碍了智利国土的向东发展,于是,一根“棍子”就这么出现了。

二、二从交通上看。智利有些盆地的感觉,东面西面都有地形阻碍交通,西面的海离另一块大陆还有超远距离,东面的山又是交通不便,想和巴西人民进行友好交流都需要费很大劲,反而南北是有一块狭窄的小平原相通,久而久之,南北的人交流多了起来,认同感自然强了,国家的基础就有了。

三、从历史上看。智利在被西班牙人侵略以后建立起了智利府,作为智利的最高管理机构,期间经历数百年,
如此长的侵略史,自然也奠定了以后智利形成国家的基础,所以可以说是从建国起就一直这么狭长。

四、从战争上看。智利在独立初期,与邻国有着多次摩擦,和北边、南边都进行过战争,向北击败了玻利维亚和秘鲁,占领了大片土地,向南则是入侵了印第安人的领土,一口气占领到了南美洲最南方,这下子智利“棍子”形状就差不多定型了。

总体上来讲,对智利国土狭长这一特点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历史原因,地形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时西班牙入侵也是看着地形来划分的智利府。在早期的时候,翻越高高的安第斯山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智利想要发展只能南北走,毕竟谁也不愿意约个朋友就需要翻一座山吧。

智利国土面积太窄有利自然也有弊。有利在于当初智利的独立,就是因为圣马丁翻越安第斯山脉打了入侵者一个措手不及,从西班牙人手里解放了出来;弊端也在于此,科技如此发达,不说翻越安第斯山脉,这么狭长的国土仅凭航母就可以灭国,倘若有军队翻越安第斯山脉,依旧能和智利独立时一样,翻过山就能到首都,打头、去尾、中切战术都可以完美实行,可谓是相当的危险。

但是,这个军事家眼里国土极度危险的国家依旧一直存在,而且还成为了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智利居民生活质量很高,矿产资源丰富,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评价,更何况,这可是一个亲华国家哦,拥有着二十多万华人同胞,一定会是一个国人旅游的好去处!

历史风云录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达4270公里,而东西平均宽度只有180公里,最窄处仅97Km左右。


如果把智利放在中国地图中,长度相当于从黑龙江省最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沙群岛;但宽度,只相当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仅为国土长度的二十四分之一。


从地缘政治看,这么狭长的国家,其实是不大好治理的:缺乏战略纵深,容易被人打头,斩尾,中切,事实上,当年智利解放,就是因为圣马丁军队出其不意翻越安第斯山,出现在智利的西班牙殖民者军队面前,发起查卡布科战役,最终一举获胜。


智利这种狭长的国土形成,既与地理因素有关,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从地理看,智利的东侧是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是一道天然屏障,也成为智利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天然分界线。


从历史上看,当初美洲都是印第安人的地盘,欧洲殖民者来后,智利及其周边的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都被西班牙人占据。

智利最初由秘鲁总督管辖,但智利的地形特征,让殖民者跨山而治总是十分麻烦。于是,1778年西班牙王室设置了智利都督府和检审庭,作为智利的最高统治机构。


1810年,智利人民曾推翻殖民政权,建立了独立政府。但后来又被秘鲁总督推翻,直到1817年圣马丁横扫南美,智利才最终取得了独立,1818年智利共和国成立。


也正是凭借山川之险,秘鲁得以与秘鲁、阿根廷等国分庭抗礼,甚至一度在边境战争中处于优势。当然,这样的国家能够长期存在,同南美缺乏真正军事强国有一定关系,当然也一方面说明了智利国力的强盛。在所有南美国家中,智利是最发达的一个。


牛弹琴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达4270公里,而东西平均宽度只有180公里,最窄处仅97Km左右。如果把智利放在中国地图中,长度相当于从黑龙江省最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沙群岛;但宽度,只相当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仅为国土长度的二十四分之一。从地缘政治看,这么狭长的国家,其实是不大好治理的:缺乏战略纵深,容易被人打头,斩尾,中切。


智利位于南美洲南部西海岸,东面是南北走向异常高大绵长的安第斯山脉,西面面向太平洋,由于高大的山脉阻隔,国家只好沿着南北两个方向发展,形成南北狭长局面。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地形,所以交通主要是沿着沿海平原程南北发展,因而南北方向上经济联系紧密,东西方向上因为地理原因,交通不便,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所以,南北方向上人民认同是一致的,因而南北方向上人民容易组成国家。


智利因东面大海、西部高山, 国家太过狭隘,左右不便, 为争硝石、鸟粪等沙漠和沿海资源,智利向北扩张开拓,与秘鲁和玻利维亚联军打了一战,史称“南美太平洋战争”,结果智利取胜,两国割地赔偿。智利原先还想抢占巴塔哥尼亚(现阿根廷中部)因地理原因,南北分兵作战首尾难以呼应而作罢。最后沿海南下蚕食了一些边角,不过也几乎要一腿揣进南极半岛去了。久而久之,相互间文化交流往来频繁,形成共有的语言文化,因而形成了领土狭长的国家。


智利土著印第安人在16世纪还处于氏族社会,没有国家概念。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征服了北部的印加帝国,也是当时南美存在的最大文明,随后开始向四周扩张,一直占领了除现巴西以外的整个拉丁美洲。16世纪末叶,西班牙进入内外交困时期,先是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摧毁,随后又和法国人杠上了,最后签下《比利牛斯条约》,大国梦告破。


南美独立运动中,智利土生白人自成一脉,普也遵守了这一国境线划分原则,基本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边与阿根廷隔离开来,北边是安第斯山两条山脊之间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随后沿着巴塔哥尼亚高原边界南下,一直将版图扩张到了合恩角,形成了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版图。


总体来说说,智利的国土形成原因,与历史因素关系不是太大,主要与地理条件有关。


环球热点汇


智利南北长达4270公里,东西均宽却只有180公里,领土狭长,像根棍子,那么什么原因造成智利领土如此狭长呢?其实主要原因是智利所处的地理位置。

1,从地理位置来看。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海岸,东面是南北走向异常高大绵长的安第斯山脉,西面面向太平洋,由于高大的山脉阻隔,国家只好沿着南北两个方向发展,形成南北狭长局面。

2,从交通来看,

因为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地形,所以交通主要是沿着沿海平原程南北发展,因而南北方向上经济联系紧密,东西方向上因为地理原因,交通不便,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所以,南北方向上人民认同是一致的,因而南北方向上人民容易组成国家。

3,历史上看。

智利所属的狭长地区,与山脉以东的阿根廷,以北的玻利维亚并不是同一个总督管辖,因而对周边没有认同感,自然而然建国初期就比较狭长。

4,向北部的扩张。

智利独立后,因为与周边利益和领土纠纷,办法了南美太平洋战争,智利打败了玻利维亚和秘鲁,获得了安托法加斯塔,塔拉帕卡,阿里卡,塔克纳等地,向北大大扩展了领土。

5,向南部的扩张。

智利独立后,南部是没有现代国家的印第安人土地——阿尔坎尼亚和巴塔哥尼亚地区,智利人凭借自身军事、经济优势沿着海岸向南入侵,大大扩展了南部领土,一直扩展到南美洲南端火地岛地区,形成当今狭长的国土。


首席国士


智利国土能成为如今狭长的形状其实主要还要归功于横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这条山脉将智利与南美大陆隔开,在太平洋东岸形成一条狭窄的山地平原,而安第斯山脉阻隔了智利与南美大陆的人文交流,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代,一座山脉足矣让这里形成不同的文化和政权!

这也是殖民者到来后快速扩大地盘,与其来回翻越好怂的安第斯山脉,还不如借着地势沿着海岸快速的扩展,而且在占领后的殖民化管理中,也因高山的阻隔让更近临近的东方无法快速轻易跨越,在便利上也不如南北狭地区!


嘟嘟超


智利为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之一,南北长达4352km,平均宽度为180km,最宽处为362km左右,最窄处仅97Km左右,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800万。智利东部隔高大山的安第斯山脉与阿根廷等为邻。安第斯山脉为世界最高大山脉之一,西距太平洋很近,为全球最长的海岸山脉,这是造成智利狭长的主要原因。智利北部有长达1000km之多的有世界干极之称的阿塔卡马沙漠,其北部为秘鲁,西部为广阔的太平洋,因此有天崖海角的国度之称。智阿(根廷)过去虽在东南部因邻土问题曾一度关系紧张,但最终得以和平解决。


智利在南美位置图


智利地形及主要城镇



智利政区图




越南、挪威及瑞典这三个国家也比较狭长,南北长度也均超过了1500km。


海阔天空218505852


智利作为全世界的“丝带国”,南北全长国土的狭长4352公里,它的形成既有历史政治原因,也有地理原因。

一、地理原因。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它的形成主要是南美洲西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在其东麓,从南一直延伸至北致其东西之隔绝,就像我国之喜马拉雅山脉一样。其北部又是阿塔卡马沙漠,南部是南极冰川,西部是太平洋和海岸山脉。上山翻越困难致沟通不便、往来少,只能局限于南北发展。



二、历史政治原因。智利因东面大海、西部高山, 国家太过狭隘,左右不便, 为争硝石、鸟粪等沙漠和沿海资源,智利向北扩张开拓,与秘鲁和玻利维亚联军打了一战,史称“南美太平洋战争”,结果智利取胜,两国割地赔偿。智利原先还想抢占巴塔哥尼亚(现阿根廷中部)因地理原因,南北分兵作战首尾难以呼应而作罢。最后沿海南下蚕食了一些边角,不过也几乎要一腿揣进南极半岛去了。久而久之,相互间文化交流往来频繁,形成共有的语言文化,因而形成了领土狭长的国家。


何处倚楼听风雨


地理爱好者前来一答。大部分国境分界线无非几个因素划分:

  1. 地理因素,如高山、河海、湖泊;
  2. 殖民历史,典型的北非撒哈拉国家,宗主国切几块豆腐就划定了;
  3. 战争遗留,这个因素大体上还是在上面两条的基础上重定国界。

智利版图的形成,毫无疑问就是属于第一种。智利土著印第安人在16世纪还处于氏族社会,没有国家概念。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征服了北部的印加帝国,也是当时南美存在的最大文明,随后开始向四周扩张,一直占领了除现巴西以外的整个拉丁美洲。


智利北部土著部落也陷入西班牙殖民者手中,随后沿着安第斯山脉一路南下建立了几座城市,包括圣地亚哥、康赛普西翁、瓦尔迪维亚,这个时候智利还归属于坐落在北部的秘鲁总督管辖。

不过在16世纪末叶,西班牙进入内外交困时期,先是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摧毁,随后又和法国人杠上了,最后签下《比利牛斯条约》,大国梦告破,从此整日忙着应对各种分裂、内乱危机,遥远的拉美逐渐失去控制,为了加强控制,西班牙政府在1778年正式设立智利都督府,这是智利国境线的最初雏形。

后来南美独立运动中,智利土生白人自成一脉,普也遵守了这一国境线划分原则,基本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边与阿根廷隔离开来,北边是安第斯山两条山脊之间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随后沿着巴塔哥尼亚高原边界南下,一直将版图扩张到了合恩角,形成了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版图。

除了智利以外,挪威、越南等国也是著名的走廊型国家。


正品足球


智利和越南一样,都是因为地理原因。智利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很难穿过。以前智利和巴西、阿根廷还得通过海运联系,近几年中国开始帮助南美国家修建横穿南美洲的铁路,这样智利和巴西就可以火车联系了,巴西货物可以通过智利港口出口到中国。


也因此,智利只能向南北拓展领土。智利在历史上也算是一霸主。

曾经玻利维亚也是沿海国家,但在19世纪,智利打败了玻利维亚和秘鲁联军,占领了玻利维和秘鲁亚土地,从此玻利维亚变成内陆国了。

智利还是南美唯一一个免签去美国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