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記趣:香港舊書店遇上古董啓蒙「老師」

八十年代,我在香港工作,喜歡上了收藏。

一個想進入古玩收藏的人,有了收藏的慾望還不夠,還得懂得鑑別,首要是能辨別真偽。

為了提高自己的鑑別能力,我到處尋找有關鑑定方面的書籍。當時,這方面的書籍很少。

一次,我在香港灣仔一舊書店看到一本《古玩指南》,就馬上買了下來。

收藏記趣:香港舊書店遇上古董啟蒙“老師”


​這本書是著名文物鑑賞家趙汝珍所著,民國三十一年出版。趙氏在自序中開篇名曰:“今日之中國,無一不遭外人之蔑視,其惟一之例外,即中國開化最早,歷史悠久,歷代所遺留之文物精美奇妙,光怪陸離,非任何外國所能企及,世人對之無不崇拜。中華民族之在今日尚誇耀於世,尚解為世人所稱道者,惟此而已。”

讀著《指南》身居殖民地的我,十分的激動和感慨,簡直像千里遇故知。這本書堅定了我進行收藏的決心。

《古玩指南》目錄裡有字畫、瓷器、銅器、古書、碑帖、古代磚瓦等共三十章。

我就按順序,先讀字畫部分,再讀瓷器部分。我尤其對瓷器部分讀得特別認真。我的老家在河北邯鄲,離磁州窯、邢窯以至定窯、鈞窯窯址不遠。我從小生活在有較高文化的爺爺身旁,爺爺正房裡擺有一對瓷瓶,耳濡目染,所以,一開始我對瓷器部分較感興趣。加上趙氏書中推祟宋元老瓷,我也特別喜歡老瓷器,因此對瓷器章節讀得較為細緻。

收藏記趣:香港舊書店遇上古董啟蒙“老師”


趙氏在瓷器一章裡共寫了五節,第一節“瓷器源流”,第二節“瓷器述要”,第三節“瓷之作偽”,第四節“瓷器之鑑別”,第五節“瓷器之評價”。

趙氏在“瓷器源流”中寫到:“古玩之價值均生自本體。今日貴重之古玩在製作之當時即己高貴,因年代之久遠而可寶貴也。故唐代以前之瓷器真品固屬不多,即偶得之亦不必認為稀世之寶。他又說:宋代瓷業最高進步,質料、顏色、裝飾、做工等均有神奇之造詣。在吾國瓷業史上可謂登峰造極。數百年來均以為法。雖經元明清各帝王之極力摹仿,卒末有能超越之,優美者其精妙當可想象。”他還依次介紹了定、汝、官、哥、鈞的真偽鑑定特點。

收藏記趣:香港舊書店遇上古董啟蒙“老師”


趙氏在“古玩何以可貴”裡講到:“古玩之可貴盡人知之,惟古玩之所以可貴,除少數人理解外,社會眾生多是莫明其妙。懷疑者有之,誤解者亦有之,懷疑者以為,寶貴古玩乃繫有錢階級之傲行,或系名人之盲動,藉此鳴高,故為風雅。誤解者以為,古玩之可貴只在年代凡古物即可貴,而愈古愈可貴,其實皆非也。”“時代越久遠價值越高”,是外行和初涉古玩者的普遍的錯誤概念。

收藏記趣:香港舊書店遇上古董啟蒙“老師”


文摘自散文集《潘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