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华萨官博深夜辟谣退赛传闻

2017中乙南区排名靠后的两支球队——镇江华萨和上海聚运动——都传出了可能要退出中乙的传言,在中国职业联赛总体走好、中乙实施扩军的大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尽管华萨官方刚刚辟谣了退赛传言,但中乙靠后球队生存的难题,仍旧实际存在。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镇江华萨成立者,巴萨中国球迷协会主席石秀坤的一条朋友圈引发无数猜想

镇江华萨成立于2014年底,是由巴萨中国球迷协会发起的巴萨球迷组建的,因此其本身原本有浓厚的业余和球迷的色彩——华萨两字,即取“中国巴萨”之意。建立初期,华萨在业余足球圈的确所向披靡,在江苏省各项业余联赛中屡创佳绩。2016年的中国业余联赛总决赛中,镇江华萨取得了第六名,从而取得了2017中乙联赛的资格。作为中乙新军,华萨在2017赛季中表现挣扎,难求一胜,最终以22轮仅获5分的成绩在南区垫底,最终通过与沈阳东进的两轮保级附加赛中出色的表现才免遭了降级厄运。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华萨球员于祥曾在对阵江西联盛的比赛中打入惊天世界波,但国内媒体并未大量见报

上海聚运动则是在云南普洱万豪队迁至上海后成立的。上海聚运动2017赛季的主场设立在康桥基地,也就是上海绿地申花的训练基地。尽管没有公告说明,但两支球队明显存在着合作关系。在聚运动队中,有多达8名租借自申花的球员,队长沈龙元也曾经是申花的一线队主力。2017赛季中,聚运动同样表现不佳,仅凭借在赛季末段的发力才完成了保级任务。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上海聚运动主场对阵上海申梵的首发阵容,双方首发中共有近10名来自申花的租借球员

两支球队在江苏和上海的地位都相当尴尬。镇江华萨作为球迷球队成立,没有很深厚的球迷基础,而在江苏原本就有江苏苏宁这样的中超豪门占据了大部分的球市份额,使镇江华萨尽管坐拥30000人的大球场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但平均上座率仅有数百人。而上海聚运动则更为尴尬。在上海市区,球市份额的大部分都属于申花,连近几个赛季表现出色的上港都只能争取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球迷群体,而从南昌迁回的申鑫、新近成立的申梵则将球市发展的方向对准了金山、奉贤等郊区。聚运动作为申花实际上的卫星俱乐部,将主场放在申花的训练基地,每一场主场比赛到场的观众大部分都是支持青训的申花球迷,而在聚运动和申花的主场比赛日冲突时,看台上的主队球迷甚至只有寥寥数十人。主场的颓势从聚运动的战绩上也一目了然:主场仅仅取得一场胜利,甚至不如在客场的获胜场次(3场)多。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镇江华萨球员在更衣室内庆祝保级成功

球迷终究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力量,而球市作为市场,也总是需要不断的积累来成长的。中乙在2017年的发展更加呈现了两极分化的形式:在四川、陕西、黑龙江等没有目前没有高级别联赛球队、但曾经拥有顶级联赛球队的省份,球市异常火爆。陕西长安竞技的主场几乎常常都有超过20000名球迷入场,而如上海的两支球队,则往往加上客队球迷也只有百余人观战。在媒体的关注层面上,也由于作为受众的球迷数量差异而呈现巨大分化。陕西长安竞技、四川安纳普尔纳、黑龙江火山鸣泉等在传统球市大省的球队,往往拥有更多的媒体报道。这样的传播和品牌的曝光,使得这些球队在招商等方面比起前文提到的华萨、聚运动等队拥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从球队的实际投入来看,两极分化则更加明显。梅县铁汉刚一冲甲,就招募了穆里奇、阿洛伊西奥等前中超金靴。强援之外,还有带领申鑫在2017赛季足协杯中成为黑马的前西甲主帅胡安加盟。毫无疑问,对于梅县铁汉来说,中乙本就不是他们愿意栖身的联赛级别了。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2017中乙首轮聚运动主场球迷寥寥无几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陕西长安竞技主场几乎场场爆满

中乙近年来发展瞩目。在2017赛季结束后,中乙又将进行新一轮的扩军,新赛季的中乙将有28支球队参赛,覆盖的省份也将包括如安徽、西藏等多年未有职业球队的地区,似乎中国职业足球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鼎盛阶段。最近两个赛季,中乙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卡尔美每年的球衣发布环节了。远胜过于中超的球衣设计细节令很多球迷大呼,中乙发展的春天到了。然而在这背后,大部分球队球衣的滞销,仍旧反映了足球文化建设尚未能够跟上足球版图的扩张。

哪怕中乙成功扩军,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也仍旧是将在各地的足球文化和传统沉淀到球迷层面。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2017赛季海南博盈球衣,沙滩风格秋裤别具一格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2017赛季天津火车头球衣,球队最终退赛,但球衣的火车头暗纹广受好评

目前,作为中国顶级联赛的中超仅有16支球队,让很多球迷和足球工作者都在大声疾呼想要扩军。然而,且不论如欧洲这样足球文化积淀了百年的地方,如德国的顶级联赛也仅有18支球队。放眼亚洲,韩国K联赛仅有12支球队,澳超联赛仅有10队,只有职业化程度最高的日本J联赛球队数量较多,但也仅仅是在联赛成立近20年后将参赛球队数量调整至了18支。中国职业联赛的扩军,不能仅仅是将参加联赛的球队数量提升,而应该从底层做起,扩大参与足球运动的运动员和球迷数量基础,那么职业球队的增加便会水到渠成。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浦和红钻球迷在2017亚冠决赛中制作的巨型TIFO,其球迷文化令人钦羡

结语:从底层开始扩军,中国足协已经探明了发展的道路。那么在中乙扩军的同时,如何带动低级别联赛足球文化的发展,才是中国足协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从中乙球队的退赛传言看中国足球文化发展问题

2017赛季中乙联赛颁奖盛典风光无限,但背后发展的巨大鸿沟仍需填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