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家招聘小姐姐是空姐,还总坐顺风车

  如果说今年人力资源总体的关键词是“减员增效”,那招聘这个模块可以说就是“大放异彩”了。在早些时候笔者曾经发声,就招聘从业人员的现状表示了担忧——说真的,招聘是门技术活,但是现在来看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做,什么人都能做。长此以往下去,还真说不定招聘的小姐姐就是从空姐转行过来的,而每个月的收入恐怕也就能偶尔打几次“顺风车”。笔者重申这不是蹭热点,只是想就此表明三个观点:

1、招聘从业人员中转型的越来越多,且初步呈现低龄化,然而不是什么人都能做招聘的;

2、招聘人员构成中,女性群体占绝大多数,“言值”或比“颜值”重要

3、从业者多,专业性差,人均效能低,所以招聘也被慢慢“廉价化”

听说,你家招聘小姐姐是空姐,还总坐顺风车

“约”是第一位

  现在的招聘新人对于岗位JD都还没了解,就先被“无情”卷入了KPI的考核中,什么“邀约达成率”、“邀约到访率”、“面试达成率”。所以相较于“合适”,“约”、“约到”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时候邀约你的人不是对你“初面”的人,而给你面试的人却对你情况一点儿都不了解。所以在很多时候,一些从招聘工作坐骑的HR真的是“上辈子折翼的天使”,在他们还没有对岗位有了解的时候,就已经被企业淘汰了,原因是“考核没达标”

“炮灰”式覆盖,“自宫”雇主品牌

  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们企业现在是”急速扩张期”,人员是我们的第一缺口,怎么办?招人!怎么招人?那我多请几个招聘专员,每天就是给我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其实老板的意思是,我让你们互相“PK”然后让大家看到——我们公司多好!我们公司总是在招人!你看连我们公司的HR都是这么有活力……额,什么?面试的人没到?不是吧,怎么回事?打电话不积极!所以从这样的思维方式看——这就是在做“电话销售”,业绩考核点我觉得直接照搬就是对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宣传,我们企业是多么的“弱智”,我们的雇主品牌就是这么的滑稽和可笑。还有什么比作这样的负面广告更有效的吗?

招聘,你从未想过的“效能”

  你想花更少的钱,去雇更多的人,来用最小的成本找到最多的合适的人。别谦虚,这就是目前我们人员招聘的现状。无论如何,在短期内很多企业是想不明白的。从现在的宏观局势看,越来越多的招聘网站已经放弃了我们的传统企业,而一些招聘HR的思路也没跟上;“新媒体招聘”闹得风生水起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成型的方案,到最后还是回到一个现实的问题——你招聘的效能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