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媽媽:暑期預防孩子沉迷手機的4個訣竅

暑假將至,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焦慮:孩子天天玩手機,荒廢學業怎麼辦?說的輕了孩子不聽,說的重了孩子又委屈,著實讓人頭痛。

但有一位教出清華學霸的媽媽,輕鬆解決了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下吧!

清華學霸媽媽:暑期預防孩子沉迷手機的4個訣竅

01

給手機增加“負面影響”

有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佔比為25.4%。同時,我國青少年對網絡遊戲等成癮行為有加劇趨勢,24%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達到2-4小時。

我們也發現,孩子和家長關於”手機"引發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針對孩子沉迷手機這個普遍性的難題,有的家長選擇用不給手機、強制沒收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事實上並沒有效果。

因為孩子從心裡知道:手機好玩,我要玩手機!

如果手機不好玩呢?如果手機像寫作業一樣枯燥乏味呢?

這位學霸媽媽想出了一個絕佳的主意:把玩手機變成作業!

什麼意思呢?

她准許孩子玩手機,並且不限制時間,唯一的條件是:每玩半個小時手機,就要練一張字,每多玩半個小時,增加一張。

剛開始孩子孩覺得沒問題,放心大膽玩手機,覺得練字是小事一件,但過了兩天就有點吃不消了。

每每想要玩手機,就想起要練字一張,想想都覺得痛苦啊!

當孩子從心理上認為“玩手機=練字=痛苦”,他就自然而然不會覺得玩手機有意思了。

02

給手機“安家落戶”

清華學霸媽媽:暑期預防孩子沉迷手機的4個訣竅

什麼意思呢?

給手機“安家”指的是,不要隨便把手機放在沙發或任何孩子活動區域,把手機、平板等放在孩子討厭的地方、拿不到的地方。

有的孩子討厭書架,不喜歡看書,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手機等電子產品放在書架上。

這位媽媽說孩子小的時候,每次她一出門都會把家裡的電子產品藏起來,孩子找了很長時間都找不到,也就失去了玩手機的興趣。

想一想,假如我們是孩子,每次玩手機我們都要翻箱倒櫃找來找去,還不能搞破壞,要把扒亂的東西恢復原樣。

滿頭大汗的我們好不容易找到手機了,結果玩的時候還要提心吊膽。

還要支起兩個耳朵辨別父母的腳步聲,生怕被父母發現,還要將玩手機的歷史記錄清除乾淨,萬一正在打遊戲,父母突然回來,就只能掛機了。這樣下去,誰還願意和我們一起打遊戲?這樣玩手機,還有什麼意思?

這種玩手機帶來的“麻煩感”遠高於玩手機的愉悅感,孩子自然就打消了玩手機的念頭。

03

和孩子“約法三章”

清華學霸媽媽:暑期預防孩子沉迷手機的4個訣竅

孩子使用手機可以,必須要約定好使用時間和使用地點

美國科學兒童會對孩子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間給予了三點建議:

1歲半以下的寶寶應該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除非是跟家人的視頻通話。

2-5歲的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6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時間在2小時左右。

上面所說的時間,並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段完成的。

所以,孩子每次玩手機的時間應該限定在10至20分鐘,之後孩子就要放下手機休息一下眼睛。在這點上,我們必須立場堅定,不可動搖和妥協。

孩子每玩夠20分鐘,我們就應該告訴孩子“時間夠了,不能玩了,只能等下次再玩。”

說好的規定,就堅決執行。這不僅是樹立規矩的好機會,也是培養孩子自制力的絕佳時機。如果孩子沒有做到,那就是我們偷懶了。

除了約定使用時間,我們還要嚴格限定孩子使用手機的地點。我們要告訴孩子:玩手機可以,要當著爸爸媽媽的面玩。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孩子接觸一些不好的東西。

“約法三章”,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04

最有效的方法——選擇手機替代品

清華學霸媽媽:暑期預防孩子沉迷手機的4個訣竅

我們和孩子約定是為了讓孩子少玩手機,如果孩子喜歡其他的事物,自然也就不用約定了。

這位學霸媽媽說,自己以前給孩子買了一些猜謎、探險類的書籍,還有一些桌遊卡片。她會和孩子一起玩這些遊戲,並且在遊戲中給孩子講這些歷史人物的小故事。

孩子聽了媽媽講的故事後,覺得不過癮,自己就會找一些相關的書去看,無形中培養了愛看歷史課外書的好習慣。

同理,如果我們平時多陪伴孩子,帶他們爬山、踢球、逛博物館,幫助他們培養健康的愛好,就算給他們手機,他們也不會沉溺其中的。

當然,要是我來選擇,我會讓孩子學習編程。等孩子領略到編程的魅力,自然就不用擔心孩子沉迷手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