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的核聚变计划,真的能成功吗?

就在2018年3月9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公布了一个消息,该校将和一个叫做公益聚变系统(CFS)的初创公司合作,共同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原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助理教授Zachary Hartwig则是这个项目的领导者,参与者还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聚变和科学中心的成员。

麻省理工的核聚变计划,真的能成功吗?

Zachary

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一个采访中,Zachary展示了他们的宏大愿景。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提供没有碳排放的清洁能源。麻省理工和CFS这种私营公司进行合作,可以为技术上的突破提供资金,从而最终提供清洁能源供应的解决方案。

麻省理工的核聚变计划,真的能成功吗?

Zachary表示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尚不足以使得核聚变的基础研究商业化,而麻省理工学院和CFS之间的这种新合作模式提供了一个桥梁。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参与政府资助的研究,提供科学专业知识和基础设施,而CFS通过长期投资提供稳定资金,并提供加速技术商业化的机制。

CFS是一家由麻省理工的离职员工和学生所创立的公司,其主旨是加速核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其资金主要来自一家叫做Eni的意大利能源公司。

麻省理工的核聚变计划,真的能成功吗?

Zachary表示,商业公司的加入有助于引入快速迭代的方法,从而加速核聚变的商业化。位于法国的ITER迟迟不能实现技术验证,如果要等其并网发电的话,地球环境承受的压力太大。

说实话,小动物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美国人是不是掌握了什么了不起的黑科技,毕竟他们号称其技术基础是托卡马克,这个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的技术。这个技术的主要的问题就是,当束缚的等离子体的密度每增大一些,科学家就发现他们原来的经验知识失效了,从而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研究。难道美国人把这些问题搞定了?

Zachary最后表示,他们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在隔绝大部分主要技术风险的情况下研究强磁体,其关键技术是超导磁体。小动物看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一个扯大旗当虎皮的工程。基于托卡马克技术的聚变需要强磁场这是没错的,而且相对于其它技术风险来说,超导磁铁的风险相对较小。远的不说,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就有多个超导强磁体正在工作,这不是什么来自天顶星的黑科技。而且超导磁铁做好了,如果用不到聚变堆里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至于其它的技术问题,比如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稳定性等等,这些地方不确定性更大,无论是技术验证也好,或者实验也好,需要的固定投资都是个巨大的数字,一般的初创公司,即使是拿了很多投资,也不敢贸然朝里面投钱,毕竟这块做出来也没有市场。

麻省理工的核聚变计划,真的能成功吗?

所以,小动物认为,不要对这个新闻报以特别热切的希望。尤其是在ITER,或者我国的CFETR真正运行之前,所谓商业化的聚变只能是个噱头而已。当然,如果投资界被麻省理工的名头吓住的话,还是有可能朝里面砸点钱试试水的,但是,很多投资人一年看不到产出就会撤出,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傻钱多的接盘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