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可能为红矮星周围的行星带来生存危机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来自红矮星的强烈辐射可能使他们的行星不适宜生物居住,或限制生物只能生存在特定环境中,比如海洋里面。

X射线可能为红矮星周围的行星带来生存危机

这张插图显示了一颗由系外行星环绕的红矮星

红矮星比我们的太阳更小,并且更暗。 这些黯淡的恒星占银河系恒星数量的75%,其中红矮星在"宜居带"内拥有行星,"宜居带"就是理论上可以在行星表面上存在液态水的距离范围。

最靠近地球的系外行星Proxima b便位于红矮星(Proxima Centauri,距太阳约4.2光年)的"宜居带"上。如果你对这个名字不是很熟悉的话,想想大刘小说里面的三体人就来自这里。

X射线可能为红矮星周围的行星带来生存危机

Proxima Centauri

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行星究竟有多适宜居住。因为红矮星如此黯淡,所以其宜居带离恒星相当的近。 问题在于,红矮星会产生令人讨厌的X射线辐射。更不用说日冕物质抛射(CME)了,其爆发会将大量带电等离子体轰击到太空中。

X射线可能为红矮星周围的行星带来生存危机

来自太阳的日冕物质抛射

有研究已经发现Proxima b可能不像以前那样适合居住 ,因为它的恒星是不稳定的。新的研究工作表明,最常见的低质量恒星周围的行星并不是适宜生物居住的地方,至少在其陆地上是这样。

一个德国科学家团队在二月观察到红矮星AD Leo发出的耀斑。 这颗恒星距离地球仅有16光年,在其适宜居住的区域可能会有小型岩石行星。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它有一颗与母星非常接近的气体巨行星,仅有0.02个天文单位(AU)。一个天文单位是平均日地距离,约为1.5亿公里。

数据分析的早期结果暗示耀斑并未明显影响巨行星。同时,耀斑没有伴随着太阳上常发生的日冕物质抛射。由于此类抛射可能会剥夺小行星的大气层,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恒星的X射线辐射可能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人员表示,尽管海洋生物可能是安全的,但这种辐射可能会严重影响宜居带行星表面的生命。

一些研究表明,一个巨大的辐射耀斑可能会破坏一颗行星的臭氧层,大约在两年内将其减少94%。他们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行星表面的生命都可能毁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