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已开始!政策已见底!但市场要见底,还有三座大山要翻!

救市已开始!政策已见底!但市场要见底,还有三座大山要翻!

【牛邦投教研报】牛邦投教研究员在昨天(27日)的文章中,基于“宣传口立新规(要求多谈经济正面,保证会出手维稳市场预期)、四部门齐表态(股权质押总体安全)、科技股被爆买(新经济体现优势)等政策和市场表现,大胆论断:股市至少已经“政策见底”。

不过,虽然政策已经见底,但“市场要见底”,显然还面临三个不确定因素:

PSL(棚户区改造贷款)上收的实际目的:对地产板块的影响?对经济增速预期的影响是?

人民币贬值未来趋势:人民币已经十连跌了,虽然说有利于出口行业,但对整体流动性预期的影响恐怕并不是好事,保汇率还是保利率已经成为一个矛盾问题。

中美贸易战走向:虽然市场已经对这一因素出现麻木感,但特朗普政府还在花式翻新地找茬,而7月份正是美国宣布的关税制裁生效的时候,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可以说,本周以来,大盘指数依旧动荡不安,地产产业链个股及权重股延续调整,而创业板也是好一天,跟这三个因素关系很大。

第一个,我们看到,6月25日-27日连续三天,导致地产股连续大跌主因,就是市场上关于“国开行对棚改资金,PSL‘一刀切’”的传闻。同时也拖累了原本受益于“定向降准”的银行股,也不得“留院观察”……

尽管国开行相关人士6月27日“澄清”:对于媒体报道所谓“国开行全部收回棚改审批权限,将控制货币化安置比例等事宜”,经核实,国开行从未授权任何人员参加该电话会议并代表开发银行发表言论,有关言论不代表国家开发银行——但实际上是澄而不清,房地产趋严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此前,国家开发银行新闻办公室透露:截至5月末,开行今年发放棚改货币贷款4369亿元,有力支持了棚改续建及2018年580万套新开工项目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室主任徐奇渊的测算:2018年1季度,PSL增量是3038亿,比2017年同期的1632亿几乎增长了一倍。

但分析结合国开行官方给出的数据,估算出2018年2季度PSL增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几乎为0,与一季度翻一番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而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地方棚改办和国开行的合同审批权就已经上移,执行口径为:新增项目谨慎受理,存量项目仍旧执行,但也要视具体情况来区分,国开行今日给出的数据也大致可以对应了从年初开始的这一调整。

此外,部分地方国开行易地扶贫搬迁确实已经全部暂停,棚改项目审核权限也已做了调整,预计新增项目审核会相对严格。

实际上,国开行仅仅强调“没有授权任何人与会、发言”,但2018年580万套需要发放棚改货币贷款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建设,并没有“明确其未来的棚改政策究竟会如何执行”。而二季度国开行PSL贷款零增长的态势本身也凸显出政策态度。

也就是说,市场传闻虽然有过度解读和炒旧闻的嫌疑,但PSL收紧确实有这么个事,而市场因此对楼市未来走向产生了比较热烈的议论。

原因就在于,由于棚改货币化安置疾速推进,人为制造了天量购房需求,导致许多库存压顶、人口净流出、经济竞争力弱的小城去年以来出现了普遍的房价上涨——据悉,20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库存2.5亿平方米,占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2017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货币化安置比例会大幅提高,棚改户购房面积占比可能会接近20%——如今,在决策层“年中总结、很可能调整下半年相关政策”的敏感时刻,国开行“很可能是奉命”做了“预调微调”……

舆论了解到,据接近住建部的消息人士透露,今后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会有所收紧,但具体如何调整住建部内部仍在讨论,尚未最终确定。

救市已开始!政策已见底!但市场要见底,还有三座大山要翻!

消息人士称,“根据长沙市棚改办反馈的信息,棚改货币化资金收紧,国开行还没有具体发文,但对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收紧将是趋势。”

而某西部某省会城市城投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棚改项目推进速度慢了下来,地方债防风险、资管新规落地造成融资渠道收紧是主要原因。

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过快增长、风险不可测引起决策层高度关注,知情人士证实,有关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文件正在制定。

当前市场可能在想两个问题:房价是不是要跌了?如果房价跌了,那资金是不是会重新回到股市——也就是虽然利空地产股,但有利于整体流动性预期?

但我们的看法是,PSL权限上收可以定性为监管层在贯彻“房住不炒”思路的新尝试,但棚改贷款的收紧并不能解决楼市当前过热的问题。实际上,这也在让楼市的供应量进一步下降,并同时会进一步加剧5月份经济数据出炉后对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

所以,一则楼市会不会因此降温,还很难说;二则,如果楼市真降温,那股市恐怕会更惨(因基本面恶化的更快)。

第二个就是人民币贬值对股市流动性的间接不利影响。

央行宣布降准的随后三天里,人民币就如坐滑梯般的,直直下跌。截止6月27日,在岸人民币跌破6.6关口。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也跌破6.6关口,连跌10天,追评连跌记录,已经创出2016年以来最长连跌纪录。位于五个月最低水平。4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贬值超过3.4%。

虽然此轮人民币汇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美元升值的自发反应。并叠加市场风险偏好和外汇供求力量变化的影响,并没有证据表明近期人民币贬值是央行干预的结果。

但从趋势上看,7月份人民币可能继续维持贬值的态势。

救市已开始!政策已见底!但市场要见底,还有三座大山要翻!

原因一方面是,美元的持续强势带来的人民币必然相对贬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在6月下旬称,美国单季GDP增速将进一步上升,预计会非常接近实现4%的经济增长,甚至会超过4%。美国经济的复苏向好给了强美元底气,因此人民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低位区间运行”的态势。

即期看有利于出口,纺织等出口大户受益。但如果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甚至如某些分析所说的那样“破7是大概率事件”,还要拿着这个“作为反击美国贸易大棒”的工具,那么,只会“额外”招来美方的“进口限制”,反倒不利于中国的出口。毕竟,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同时恶化我国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从而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人民币适度的贬值(意味着部分资金流出,转道美国去投资),是符合特朗普的“振兴美国经济”诉求的,而对价则是在一定程度内,让中国制造业出口获利,算是“双赢”。

而且,只要人民币保持“区间稳定,适度扩大波幅”,这也是符合中国监管层对人民币扩大双向波动的市场化要求的。在当前美元保持强势(美元指数有望维持在95之上)的情况下,人民币肯定可以“安全的贬值”(毕竟不是人民币一家在贬,还有人比人民币贬得多,特朗普即使有大棒,也暂时砸不到中国的出口上),则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出口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受益。

不过,分析指出,人民币贬值虽然利好部分出口行业(这两天人民币贬值概念确实有所表现),但整体上会加剧市场对人民币资产外流,对降准利好是有冲击的,不利于股市流动性预期的好转——事实上,美联储在6月份再次进行了加息,并表示FOMC支持渐进加息,继续渐进加息的理由强大,通胀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但这次美联储加息,中国并没有跟随。这使得美中之间的利率水平有所拉大,再加上美国经济走强预期,就会吸引全世界的资金或许也包括在中国的一些海外资金,转道去美国获取更大投资收益。

另外,历史上来看,人民币贬值到6.5之前外汇储备是稳定的,但6.5之后就出现了恐慌性外汇流失的问题。防民之心甚于防川,历史很容易重演,这是要警惕的。

第三,中美贸易争端在下半年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风险。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7月6日此前美国确定的一些贸易制裁征税将生效。而央行特意在最近安排降准在7月5日开始正式实施,注入流动性。央行的意味很明显,刚好卡在美帝搞事情的时候正式发挥利好的药效。虽用心良苦,但实际效果还得看市场是否买账。毕竟央行把时间有意安放在这一天,届时多空交战的力度不可小觑。

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诉求是“贸易对等”,而中国的对外贸易核心诉求则是“互利”,这明显不是美国政府的真实需求。所以后期中美贸易摩擦还很难言结束。

总之,我们认为,救市已开始!政策已见底!但市场要见底,还有三座大山要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