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前面閒聊了幾篇經典名著中的“人情”故事,現在咱還回到春秋時期。

在講一個故事之前,還得交代一下幾個大人物的事情,先做一下鋪墊。

因為春秋時期太過混亂,好多事情多方面交織,一時難以說明白(這也可能是司馬遷寫歷史用紀傳體的原因)。

今天先說楚莊王。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楚莊王出征

一聽什麼王,可能你會感覺陌生,因為那個時期國家太多,各個國家的“王”也自然少不了,一時難以分清,感覺陌生也難怪。

那我一說“春秋五霸”你是不是熟悉了點?

如果再說幾個成語典故,比如:“一鳴驚人”、“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是不是就完全清楚了!

沒錯,說的就是楚莊王。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莊王姓熊氏,名旅,父親楚穆王,熊商臣(也是個牛人,弒父篡位)。

莊王是個頗有傳奇色彩的人,也是楚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一個國君,很多的典故出自他的身上,並且流傳至今。

商臣死後,熊旅繼位,便是楚莊王。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楚莊王

上位三年,日夜笙歌燕舞,花天酒地,不問政事,大臣們紛紛勸諫,沒有效果。

時間一長,莊王心裡也煩:這些傢伙,總在我高興的時候來掃興。

於是下了一道政令:“有敢再來勸諫者,殺無赦!”。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莊王淫樂

這下消停了,沒人來掃興了,許多大臣也樂得省心,也都不管國事,也花天酒地。

不過,還有聰明的勸諫方式。

一天,莊王左邊抱個鄭國美女,右邊摟個越國美女,周圍還有一群行酒的美女,樂隊正在演奏靡靡之音,痛快的不要不要的!!

正在興頭上,進來一個大臣,名叫伍舉(伍子胥的爺爺),用隱喻的方式對莊王說:“南邊那土堆上有一隻鳥,三年不飛也不叫,請問大王,那是什麼鳥?”。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一飛沖天

莊王停止淫樂,回答說:“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伍舉退下了。

過了幾個月,莊王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更加無度了。

沒事,還有不怕死的勸諫方式!

又有個大夫叫蘇從,再也看不下去了,不顧莊王的禁令,徑直入宮勸諫:“大王如果再這樣下去,我楚國的基業就毀於你手!”。

莊王怒道:“你看不到我的禁令嗎?還敢來勸!”

蘇從說:“如果殺身能讓大王變成明君,那是我的願望!”

於是莊王像換了個人。

推開美女,廢掉淫樂,重理政務。

先殺掉幾百人,再提拔幾百人,重用伍舉、蘇從等忠臣,整個楚國煥然一新,緊接著,逐個滅掉周邊小國,不斷開疆擴土。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觀兵周郊

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飲馬黃河”、“觀兵周郊”、“問鼎中原”。之後在“邲(bi)之戰”(現在鄭州東)一次會戰中,打敗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成為春秋時期又一個新霸主。

真正做到了“一鳴驚人”。

的確是個傳奇人物吧!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問鼎

可是有問題:為什麼三年淫樂,後來兩個大臣勸諫之後,就開明瞭呢?

關於這個問題司馬遷沒有說明,為什麼不說明呢?

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從莊王的行為中完全可以看出來,三年的淫樂顯然是裝出來的!

想想看,如果莊王真的是個昏庸之人,誰的勸諫都將是沒用的。

伍舉的隱喻勸諫,也肯定是聽不明白的。

蘇從也很可能真的因直諫而引來殺身之禍。

所以莊王真的不是個昏君,從開始就不是。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他的裝昏,是有原因的,也是有目的的!

上位之時(甚至說上位之前)他肯定就已經胸有抱負,那就是想稱霸中原。

因為當時楚國已經很強了,幾百年的基業完全可以作為稱霸的資本。

只是時機未到(雖佔地利,但缺少天時、人和)。

可能是自己太年輕威望不夠;

可能是剛剛繼位,根基不深;

可能是最強大的對手晉國正在鋒芒畢露,需要避開。

那裝昏的目的呢?

當然是為了選人、為了等待時機。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楚國幾百年的歷史,地大物博,物慾橫流;人才眾多,魚龍混雜,一時難以分辨。

在做大事之前,必須先徹底清理一番。

裝昏這個方式就很高明(既能享樂,又能達到選人的目的),自己只顧淫樂不問政事期間,下邊的人,忠奸自現。

所以等莊王覺得時機到了(天時、地利、人和加上晉國內部矛盾突顯)的時候,能夠迅速處理一批人,啟用一批人,這很明顯說明他並沒有真正的貪圖享樂,而是在觀察。

“一鳴驚人”之前,他在幹什麼?

哈哈!三年時間,陶醉在一堆美女中間,聽音樂、飲美酒,等待時機,選拔人才。

這種裝傻的方式誰不喜歡?

但是不一定誰都裝得像,還得有一定的城府。

能成為一代霸主,絕非易事,內心必須要有極大的忍耐力。

不過還是好多了,比起後來的越王勾踐吃盡苦頭、受盡侮辱的稱霸歷程,莊王實現稱霸的過程,還是很風流瀟灑的!

您說呢?

(讀後答題:楚莊王爭霸的對手方國君是誰?請把答案寫在評論區!)

文/張超傑

參考文獻/《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