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人春香
農村晚上捉的金蟬,放一晚上都出殼了,還能吃嗎?
看到這個題目,我忍不住又笑了。看來題主當地很少吃金蟬,並不知道這蟬該怎麼吃。
咱先說說啥叫金蟬。金蟬,就是蟬的一美稱。為什麼叫金蟬呢?這和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有關。典出唐代李賀的詩“將鬢鏡上擲金蟬”。詩對貴族婦女有浪擲金蟬不以為惜的描寫。南宋詞人王之望有句“雲鬢從嚲金蟬,紛紛紅淚,千點胭脂溼。”這蟬形的首飾多是金的,所以後來把蟬就叫成了金蟬。當然,古人稱蟬為金蟬,也有其他寓意。成蟲蟬遠離地面,清高孤傲,只飲露水,為高潔的象徵,蟬又有“蛻變高鳴”的屬性,寓意學子們金榜題名,得中高第的說法,所以文人們金蟬很感興趣,古來也有不少詠蟬詩,比如駱賓王的“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那麼,問題來了,“農村晚上捉的金蟬,放一晚上都出殼了,還能吃嗎?”答案是,能吃,金蟬的成蟲也可食,自出土一直吃到立秋。
蟬說不上是害蟲,但卻危害梨、棗、蘋果、杏、李、桃、櫻桃、桑和葡萄等果樹,以及柳、槐、楊、榆等多種樹木。幼蟲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將要羽化時,一般在6月末的雨後於黃昏及夜間鑽出土表,爬到樹上,蛻皮羽化。 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雌蟲產卵,用產卵器刺破樹皮,產卵於木質部內,導致樹枝枯死。所產至次年6月中孵化,由枝上落於地面,隨即鑽入土中。幼蟲在土中生活若干年,最後又鑽出地面蛻皮羽化。題主所說的晚上捉的金蟬,實際上就是剛鑽出地面的老齡的金蟬幼蟲,蛻皮羽化後才成為成蟲的金蟬。老齡幼蟲身體較堅硬,黃褐色,翅芽發達,自頭頂至後胸背中央,有一道蛻皮線,為羽化成蟲時的開裂線。
那麼,吃金蟬是吃幼蟲還是吃成蟲呢?正確答案是,幼蟲更為鮮嫩,成蟲更具風味。我們這裡,蟬的成蟲叫知了或者街流,幼蟲叫做知了(街流)猴或者知了鬼兒。從營養價值看,幼蟲和成蟲不分伯仲。蟬體含營養物質豐富,幹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均高於一般肉類食品,可稱其為食品中蛋白王。
知了性寒、味香,營養豐富味道好,成為時髦的美味佳餚,我們這裡有說法是“螞蚱街流,炸炸哈酒”,就是把油炸金蟬當做下酒的好菜。知了體內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是絕佳的綠色食品。知了有保健功效,吃了能補腎、清熱解毒,還可用於治遺尿、腸炎、聲音嘶啞等病症,其蟬蛻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山東一帶一般將大的叫街流,小的叫麥吱吱,小的出的早些(麥子即出),大的出的晚些。當然還有其他品種,如“伏得嘍”“哇悠蘭”,都比街流小些,比麥吱吱大些。無論啥品種,成蟲和幼蟲都可食。
所以,題主問的出過殼了還能不能吃,真是有點搞笑。一出殼的蟬,是幼蟲剛脫去殼,翅膀還沒變硬,正是營養最為豐富和味道最鮮美的時候,你說能吃不能吃呢?炸金蟬的正確做法,別等油燒開,五成熱時即可入鍋,並且炸金蟬不能一遍成功,第一遍炸熟後撈出放涼,再進行第二次油炸,這樣炸出的金蟬更為酥脆,再老的成蟲都入口即碎。不過,這裡告訴大家,蟬的成蟲吃能吃到立秋,立秋後的蟬產完了卵,腹內不再是卵,而是一些白色的寄生線蟲,吃了不僅沒有保健價值,甚至對身體不利了。
齊東晏子
問題:農村晚上捉的金蟬,一晚上都出殼了,還能吃嗎?
答:能吃,而且味道特別好,酥軟脆,特別香,為什麼呢?因為宗元前幾天剛炸了一盤吃,比金蟬還好吃!
金蟬俗稱“唐僧肉”,其營養價值相當豐富,金蟬退了皮叫知了,一下子變成了美麗的外表,所以人們說一個人變化大了,叫蛻變,也有叫“金蟬出殼”,反正是轉向好的方向發展。
晚上捉金蟬需要把容器裡裝一點水,把金蟬淹死,可是金蟬水性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看似淹死了,再把金蟬拿出來,依舊復活。
一旦晚上捉的金蟬放少了水,或者不放水,金蟬就有可能蛻變,金蟬蛻變必須在晚上,藉著露水蛻變快,肉質特別。金蟬蛻變成知了,據農村老人說,金蟬蛻變成知了,只要見了太陽光身體會變硬,變黑,吃起來特別“柴”,吃多了身體會“上火”。
金蟬蛻變成知了,起初特別嫩軟,用油輕輕炸炸,味道好極了,比金蟬還好吃。金蟬皮更是一副中藥材,具有健身利尿之功效,但民間偏方說金蟬皮可以治療眼疾。
總之,農村逮了金蟬,大多數放在充足的水裡,不會出現出殼變成了知了,出殼了要在變老之前炸了吃了,而且很香!
宗元
農村晚上捉的金蟬,一晚上都出殼了,還能吃嗎?
哈哈,這個問題老張以前也遇到過,因為那時候不知道金蟬逮回來要泡在水裡面,結果把金蟬扣在盆子底下,第二天一看傻眼了,全是撲哧撲哧的知了,一下子不知所措。所以啊老張覺得你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人了。
不知道大家平時觀察過金蟬沒有?金蟬一般都是夜裡從土裡爬出來,往樹幹上爬,爬到哪裡的時候感覺要撐不住了,就停在哪裡開始蛻殼。慢慢的金蟬從背部就會撐開一個口子,越來越大,直到金蟬身子出來,最後全部出來。才出來的知了身子是軟的,大概需要1-2個小時和空氣的接觸,知了身上的軟殼會慢慢變硬,形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知了身上的硬殼,彷彿“鎧甲”一般。
其實蛻皮之後的知了也是可以吃的,只是如果在知了蛻皮2小時之內的話,知了外邊的殼還沒有完全變硬,這個時候口感還可以;如果超過蛻殼2小時,那麼再吃知了的話,這個時候口感就會很差,首先需要炸的時間就要很久,吃到嘴裡很硬,口感很差,
另外金蟬退下來的那層皮是金蟬的關鍵,因為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比如抗菌、驅寒、鎮靜、利尿等功效,無論從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來說,這層金蟬皮都是很重要的,不信你看看中藥鋪裡面就有專門收購金蟬皮的,而且價格幾百元一斤呢!
綜上所述,老張認為吃金蟬最好是不出殼的時候吃最好,先把它放鍋裡蒸一下,然後再油炸,撒上孜然、辣椒、胡椒等調料,吃起來真的營養與保健同時兼備!如果不小心像老張那樣忘了把捉回來的金蟬泡到水裡,讓金蟬蛻殼了,那麼也最好在蛻殼2小時內吃掉,否則的話那個口感就真的很差了!
老張談三農
農村晚上捉的金蟬,出殼羽化了,只要沒有硬化都是可以吃的,不用剝皮,口感更好。
夏天7-8月份是捉金蟬的最佳時期,這時候天氣炎熱,金蟬都會從土裡出來,爬到樹上羽化成知了,雄知了在樹上鳴叫吸引雌知了過來,交配產卵,等過上3-7年出土再羽化,週而復始。
經常捉金蟬的都知道,金蟬是在傍晚6-9點左右出土,爬到樹上經歷1-3個小時就會脫殼羽化的,如果去的晚了,可能就捉不到金蟬了,一是爬的老高了,二是都已經金蟬脫殼了,變成知了了。而且大家在捉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處理好,到了第二天有很多金蟬都會羽化,如果變硬就不好吃了,口感營養極差。
其實剛剛脫殼羽化的知了,非常乾淨鮮嫩,寄生蟲也少,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更美味,油炸煎炒之後,不用去皮,口感香脆可口,美味。
如果羽化變成知了時間太長,知了背部會變得比較堅硬,翅膀舒展開來,食用也可以吃,就是口感不好,哏牙。我以前還聽說,變成知了以後,肚子裡有很多絲,吃了容易攪腸子,長不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呢?我是不吃那種很硬,已經會飛的知了的。
怎麼不讓金蟬羽化?晚上捉來的金蟬只要放到冷水裡,就不會羽化的,第二天就可以烹製食用。
如果捉回來的金蟬已經羽化,可以把羽化的鮮嫩金蟬放到冷水裡冰著或者凍起來,就不會變得堅硬,然後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金蟬大餐了。
鄉間一抹陽光
我們這裡從來沒有人吃這個,脫的這個殼做藥用,在湯頭裡面我也開過這位藥的,治皮膚搔癢症。他們說金蟬愛在竹林或杜仲樹林裡脫殼。我去找過,沒找著。別人找了很多,賣給一手老闆是180塊錢一市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