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文化 千古一談

齊家文化玉器中和田玉材的使用是中國古代大量使用新疆地區玉材的一個開端,是和田"帝王玉"進入中原的第一站。也可以看成是"玉石之路"的開創早期。

齊家文化的玉器,分為兩類:

①玉琮有大、中、小之殊,大型琮又可分為素面、嵌綠松石以及陽雕圖案人物的豎長型和素面的橫寬型、多稜型與橫長型;琮體有弧面、平面之分以及射口到琮體四角的直折與弧折之異;動物頭形琮、三稜異體琮等形狀多樣、精彩紛呈,重量不等。

齊玉文化 千古一談

②和田青白玉精雕成羊頭形。該琮質地細膩透明。琮面圓雕羊頭中線起脊,底平,琮體橫截面略呈三角形。羊頭盤角延後,根部粗壯,尖端回捲。豎耳大眼,睛暴起。撐鼻以二螺旋陽紋表現之。用琮的射孔替代羊嘴,加上外鼓腮幫的烘托,既表現了羊的警覺機靈,又給這溫馴的草食動物平添些許的恐怖與神秘。

工具類分類

牙璋

①牙璋甲:墨玉質,體扁平,打磨光亮,白色的沁斑密集呈片狀。柄部末端呈不對稱內弧形,兩側微弧內束,如火炬狀,一穿。欄兩邊有對稱的兩組三齒扉矛,體寬長,兩腰斜直而前,至首端磨薄成新月形內弧刃。造型規矩,式樣獨特,莊嚴氣派。

齊玉文化 千古一談

②牙璋乙:墨綠色玉有灰白色沁,光潔的器表泛漾著玻璃光般的寶色。弧背,兩側內束成溜肩,寬體兩腰內弧,內弧刃二尖角不對稱。除刃部外,器面近邊緣處陰刻一道細線紋,柄部刻三條細線為一組的網格紋,其上下各以二條平行線約束之。造型別致,紋飾素雅,十分罕見。

玉斧 ①豁口露齒斧:青白玉質,原打磨光滑的斧面因長期的風沙浸蝕而出現許多小凹點,赭褐色沁,略呈梯形,上下兩端與一腰鈍厚,開口的一側稍微薄銳,當為鈍粹的禮玉。斧鉞主殺伐征戰,乃王權的象徵。

齊玉文化 千古一談

②三孔三珠手斧:碧玉質覆咖啡色沁,長弧背兩端長出內束,刃在長端,雙面刃。近背處開一橫長形穿,以便握持斧背。斧面鑲嵌3顆綠松石和鑽三圓穿,寶石與圓穿各作一行排列。

玉鉞

①素面鉞:綠玉質,淺赭色沁,光滑的鉞面有條塊狀的"出蒼"現象,即這些地方特別光亮,以手觸摸有隱隱的凸起感。弧背矮角,兩腰內弧,刃在寬端,雙面刃略為弧出。近背部一圓穿。

齊玉文化 千古一談

②方內鉞:碧玉質有灰褐色沁,刃端尤甚。方內末端微弧,兩腰呈不對稱的內弧形,刃部弧出。內部鑽一圓穿。鉞面正中有一大孔。

③翹尖鉞橫長:碧玉有白色沁塊,刃部沁斑呈草黃色。鉞尖上翹,內部與鉞體等寬渾連,近末端鑽一圓穿。

齊家文化玉器中的一小部分,然已以其獨有的造型和藝術風格,顯現了它們所具有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與文化藝術價值。它們是我國由原始氏族社會邁向階級社會古國文明儀禮勃興的歷史見證,堪為近年來我國古玉器的又一重要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