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的寶物多虧了他,才沒有慘遭毒手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來到中國,除了殺人,還在做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搶。

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高達1879箱,被搶文物不計其數,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據就高達360萬件。故宮博物館的寶物多虧了他,才沒有慘遭毒手

九一八事變開始,隨著東北淪陷,北京城越來越無險可守。而作為前朝故都的京城,大量皇宮珍寶,收藏品如不轉移,那麼對於中國文物歷史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這個危急時刻,一大批以馬衡為代表的故宮人挺身而出。作為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他,早已預料到北平會落入日本人手中,於是他得到南京國民政府的授權,與故宮博物院其他館長一同開始著手準備中國近代史上最大規模、最驚心動魄的文物大遷移。故宮博物館的寶物多虧了他,才沒有慘遭毒手

而在這個過程中,國寶必須用最苛刻的方式得到保護。

集中裝箱的文物以書畫、銅器、瓷器、玉器為主,數量也最多,同時裝箱的象牙、雕刻、琺琅、漆器、文具、陳設等工藝類文物也佔相當數量,共計2631箱,63735件,其中僅瓷器就達1746箱,27870件。

又如石鼓,是人人知道的國寶,原存國子監,由故宮代運。11箱石鼓(含1箱石碑),每個重約1噸,鼓上的字是在石皮上,石皮與鼓身早已分離,稍有不慎就會脫落。馬衡負責石鼓的遷運,他親自研究裝運辦法。

馬衡在《跋北宋石鼓文》一文中記載了此事:“餘鑑於此種情況,及既往之事實,知保護石皮為當務之急。

乃先就存字之處,糊之以紙,總是石皮脫落,猶可粘合,次乃裹以絮被,纏以枲綆,其外復以木箱函之,今日之南遷,或較勝於當日之北徙也。”故宮博物館的寶物多虧了他,才沒有慘遭毒手

這個辦法是成功的,以後屢次開箱檢查,石鼓都沒有新的傷損。

1933年2月,故宮文物大遷移正式開始。截止到5月15日,4批文物陸續運抵上海,總計19557箱。而在這個過程中,

時任古物館副館長的馬衡親自督導數量最巨大的一批故宮文物(共計4635箱餘)轉運到上海,保障了國寶的安全。

這些文物有多著名?說幾個名字你就知道了:《鍾馗打鬼圖》·吳道子、《清明上河圖》·張擇端、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和米芾的書法真跡……故宮博物館的寶物多虧了他,才沒有慘遭毒手

後來隨著上海戰事告急,國寶必須有安全保證,於是第二次遷移從上海到西部內地又開始了。

馬院長不放心文物安全,甚至親自帶著自己的下屬押運國寶。謝天謝地,在南京淪陷前,國寶分三批依次運出,途中遭遇各種轟炸,但在轉運人員極大表現出了不畏日軍轟炸、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幸甚幸甚,文物們又安全地到達了西南腹地。

“抗日戰爭期間,13427箱故宮文物的精華被迫運離北平,先至南京,後至西南,分南、中、北三路輾轉流離,跨越兩萬裡、14年光陰、1場戰爭。重返故都時再次清點,幾乎無一損毀、遺失。”

抗日戰爭結束後,文物隨著馬衡院長等人的有序調動,又有條不紊地回到了它們的家——北平。

也許有人不知道,在傅作義將軍同意和平解放北平前,馬衡為避免故宮文物不受戰火破壞,四處遊說,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這些,很少有人知道。

在故宮博物院裡,當我看著那些彌足珍貴的精美鼎器、絕妙書畫、玲瓏剔透的紅釉瓶時,不但有對藝術品的欣賞感嘆,更有一分對民國那個時代,那些像馬衡這樣的長輩對於後代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