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话养生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 月21 日前后。《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时节话养生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超过10℃,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

春分时节话养生

精神养生

春分是阴阳平衡、冷热均衡、日夜平分的时节。《内经》对阴阳平和协调的关系,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来表述。意思是说阴精宁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

春分时节话养生

春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阴阳平和的状态,我们应顺应节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保证充足睡眠,愉悦地工作。中国养生文化讲究的就是“平衡”,包括身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和谐。

起居养生

春分时节,天气渐暖,尤其是白天的温度上升很快。街头常见中午时人们只穿一件衣服,爱美的姑娘们更是不愿意穿得臃肿,有的甚至穿上了初夏的服装。寒从脚下起,乍暖还寒时,还是捂着点好。

春分时节话养生

爱美的年轻人如果一定要穿得少,最起码也要保证裤子、鞋袜厚一些,上身衣物适当轻薄一些就可以了。穿衣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老人及小孩普遍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在这个时候就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物,适量多穿一些衣服,不要一时减衣减得太快。

饮食养生

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也有很多讲究,民间俗称“吃春”、“咬春”,或者“啃春”。医圣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食,多吃甜食。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进入春天后,人们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所需的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春分时节话养生

春分食春芽是大自然的赐予,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绝大多数的植物都生发出新鲜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蒜苗、豆苗、莴苣等。

春分时节话养生

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顺应节气的最佳吃法。

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营养分会常委

中南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

深圳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曾瑶池祝您健康快乐!

转载/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春分时节话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