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一路走好!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师生悼念田家炳先生

老先生一路走好!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师生悼念田家炳先生

7月10日上午,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消息传出,世界为之哀鸣。

老先生一路走好!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师生悼念田家炳先生

这位教育慈善家与重庆有着至深的渊源。多年来,田家炳老先生及田家炳基金会给予我市教育无私资助,先后捐助3所大学、7所中学,捐助金额包括1150万元人民币和1750万港币。其中,位于九龙坡区,于2000年正式挂牌更名的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原重庆市第35中学)是重庆最早接受田家炳先生捐助的学校。

从接到消息的当天下午开始,田家炳中学全体师生纷纷组织哀悼活动,以各种形式向先生表达深深的敬意与感激。

田家炳中学

向田家炳基金会致唁电

当晚,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回顾了田老与学校发展的历程,并向田家炳基金会致唁电,唁电道:“惊悉田家炳老先生逝世,我校全体师生万分悲痛,无不深感哀恸。谨以此向田老先生表示沉痛哀悼,并向田老先生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田家炳先生一生爱国,勤俭诚朴,回馈社会,贡献国家,致力捐办社会公益事业,尤重教育,惠泽全国。田先生高风亮节,以‘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为信念,倾注心力支持国家教育发展,赢得社会各方称颂。田老风范,高山仰止;田老精神,万古流芳!感恩田老恩德,传承先生精神,田老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条推文发出后,学校师生及家长纷纷转发,并在各自QQ、微信群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悲痛与敬意。在学校教职工“幸福家园群”里,227名老师挨个发出了“老先生一路走好!”的字句,其中多名老师难掩真情。

傅燕老师说:“田老的无私奉献,永留千古,一路走好。”

米挺老师说:“感谢田老,继承田老遗志,发扬田老精神,老先生一路走好!”

副校长颜晋更是一条条向老师们发送自己有感而发的话语。“很沉痛,突然获悉田老过世的噩耗;很疲倦,一直在受访中回忆入职十余年来对老先生的印象。”

悲痛中铭记田老的话:“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我毕生希望所在。中学教育是兴学育才的基础,而校长是全校的掌舵者,实在有望诸位努力。”

老师连夜写就感人吊唁文

孩子们自发穿上了黑白衣

7月11日清晨,田老先生离世的第二天。田家炳中学高三年级15间教室里庄严肃穆。700余名学生自发穿上了黑色和白色的服装,低头肃立,为田爷爷的去世默哀。广播里传来年级主任杨萍老师感伤的声音。那是一篇吊唁文,是学校副校长颜晋与杨萍、邓华书三位老师连夜写就的,虽只有400多字,却字字深情:

老师们,同学们,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于7月10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我校三千余师生甚为悲痛。重庆市田家炳中学是田老先生在重庆捐赠的第一所学校,你们现在所处的三环教学楼就是2000年老先生资助250万元修建的。同年9月,81岁高龄的田老先生亲赴重庆为我校奠基挂牌。纵观先生的生命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他的生命轨迹上镌刻着如下文字:善行天下、赋人崇义、薄己厚人、博施济众。田家炳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捐助教育事业以来,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馆,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布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作为慈善家,田老先生最为人称道的事迹在于卖房捐校。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田氏企业和基金会收入受到影响。田家炳为兑现捐款承诺,变卖了住了近40年的别墅,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内地几十所学校,自己则租房至今。田家炳先生的仙逝是我们所有田中人的巨大损失,我们会铭记先生的善行,感恩田老恩德,传承先生精神,田老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她有幸见证了田老先生

与田家炳中学的18年不解之缘

老先生一路走好!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师生悼念田家炳先生

2012年,田老先生(左一)与颜晋合影

现任田家炳中学副校长的颜晋永远无法忘记自己与田老先生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是2000年10月11日,刚从学校毕业的新老师颜晋穿上了最喜欢的姜黄色西服套裙,前去报到。她没想到的是,那天,正好是田家炳先生亲自来为“重庆市田家炳中学”更名挂牌的日子。当校领导让她一起合影时,她看到了站在最中间的老先生。

老先生一路走好!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师生悼念田家炳先生

2000年,田老先生(右一)出席重庆市田家炳中学成立仪式

“他当时穿着白衬衫和黑西装,脚踩布鞋,戴着眼镜,简朴至极。身材有些瘦小,但是非常挺拔有精神。合影后我才知道,那就是田先生啊!这样的风格,田老先生延续了一辈子。”颜晋十分感慨,成为学校老师后,她慢慢了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田家炳中学(原重庆市第35中学)最缺乏资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田老先生伸出了善良的双手,让这所历史悠久的中学,重新焕发出活力。

随后的日子,颜晋在田家炳精神的感召下,全副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从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慢慢走上管理岗位,这一干,就是18年。她说,田家炳是大恩大德、大爱大好之人,他的奉献与大爱精神始终指引着田家炳中学在崎岖的发展道路上攻坚克难,实现一次又一次飞跃。她深深记得,2006年,是田家炳中学发展十分坎坷的一年,因为场地受限、权属划分等历史原因,学校教职工士气低落,学校影响力也受到影响。也就是那一年,时任校长郭华对田中教师干部队伍再次重申了“田家炳”三个字的意义和使命,他说,田老先生用尽毕生精力,只为让更多人享受到教育的权利,作为拥有“田家炳”之名的学校,每个田中人,不能不感恩,不能做出任何抹黑“田家炳”三字的行为。这一席话,让所有师生都大为震动,每个人都开始审视自身,重拾决心,携手前行。

自那以后,学校按照田老先生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幸福教育”的发展之路,将“益物、益人、益己”作为校训,并通过幸福学生表彰大会,感受传统、晒出幸福,幸福班级建设,幸福教育成果展示会等活动形式,多层面实施幸福教育,润泽师生。对于教师,学校积极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激活教育的幸福源泉;对于学生,学校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让他们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这18年,尤其是近几年来,田家炳中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4年前,学校高三学生升入重本的人数仅有11人,而到去年,重本人数已超120人,今年有170余人,明年此项目标则定为200人。4年间,学校自食其力培养出了3个清华大学学生。学校还被确定为“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先后获得九龙坡区学校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特等奖以及“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好班子”等荣誉称号。

田老先生印象:

朴素、谦恭、执着

老先生一路走好!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师生悼念田家炳先生

2016年老师代表去看望田老先生(前排左四)

2012年,颜晋跟随重庆地区田家炳中学联谊会的队伍,在香港再次见到了田家炳先生。恰逢田老93岁寿辰,颜晋特意为田老准备了一架仙鹤屏风作为礼物,恭祝老先生“大善必寿”。到了田老家,颜晋震惊了:“老先生就租住在一所小平屋内,家里没啥值钱的物件,只有一位护工照顾老人起居,吃穿用度都十分简单,水不喝完不会倒掉,饭不吃完不会扔掉,甚至出行都只坐八达通等公交。“同行的4位校长送去了一个生日蛋糕,依照老先生节俭的习惯,大伙儿只能现场使劲吃完。

“那时,田老已经几乎听不到了,所以我代表大家执笔和老先生交流。“颜晋将大家的感激、问候、祝福全写在纸上,老先生看了之后,慈祥地笑着,慢慢说:“你们回去后要继续做好校长,办好教育。”当大家又问先生有何生日愿望时,老先生幽幽地说:“只希望能再多活几年,可以拿更多的钱资助教育事业。”大家听后,感动到沉默。有一位老校长当场立下志愿,退休后将投身义工队伍,为社会无偿贡献自己的余生。“他不仅是全国田家炳学校的创办者、捐赠者,他更是田中之父、田中之魂!”颜晋说。

田家炳先生生前共有3次来到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分别是2000年、2005年、2007年,每次来都深入了解学校发展现状和需求,给予学校发展巨大的支持和期许。2007年以后,因身体原因没法再来学校,但依旧由其子代替考察和参与学校活动。此外,田老还大力助推我市教师能力水平的培训和提升,并资助了大量考入名校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

2015年3月,由重庆市田家炳基金会主办、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协办的第二届全国田家炳中学优秀班主任论坛在重庆市田家炳中学举行,学校办公室主任杨莉曼是活动组织者之一。那次活动办得非常成功,田家炳先生虽未能到现场,但却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次年,杨莉曼老师作为特邀教师,前往香港慰问田老先生。

“没想到,那竟成了我此生唯一一次见到田老先生的机会。“杨老师既悲伤又激动地回忆说,当时97岁高龄的田老先生,身体看来还算硬朗。“在面对我们的感谢时,他非常坚定地说,这辈子,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份谦恭与对教育事业的笃定,让我们铭记一生。”

继承田老遗志

田中人准备好了

当天哀悼会结束后,田中同学们各自交流着内心的感触。高三9班的李文沁同学说:“我非常敬仰田家炳老先生,我永远都会记得他牺牲小我,为教育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一生。”

获得过“重庆科技大赛一等奖”“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的徐新豪同学难掩满心感激,他说:“我一直希望,长大后可以亲自见他一面,感谢他,但是现在却没有机会了,真的很难过。我只能更加努力地学习,早日成为栋梁之材,用行动来报答先生的恩情。”

“田老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万古长青。每一年新生入学,我们都会告诉每一位孩子,田家炳先生其人其事,让孩子们永远记住田中的历史以及田中人的使命,我们永远都是田家炳精神的传承人。”在颜晋的办公室墙上,赫然挂着一块写有“晋善晋美”的匾,落款处还留着一行小字”做真善美的德育,做有良心的教育“。她用自己名字的谐音做匾,时刻提醒自己,不忘田老的嘱托,不忘初心和使命:用心做教育,认真办学校,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颜晋表示,田中人已经做好准备,会延续田老遗志,育人重育品。下半年,学校会开启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启动“聚焦核心素养,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的团队建设工作。其中,“生涯规划”是让学生通过学校特色课程“幸福课”逐步认识自我,了解兴趣,了解社会,从而帮助学生选择学科和专业,逐步引导其进行职业规划。简单而言,就是让孩子们在成才之前,首先拥有健康积极的人格,拥有拥抱幸福的能力。“田家炳先生心中的教育,其实就是关于幸福的教育,通过教育,教师和孩子都能感受幸福。我们将在这条路上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