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室友,畢業即陌生人

“畢業以後,你還會和大學的室友聯繫嗎?”


“也許會,出於功利的目的。”在上海一所大學讀大四的夏黎想了想說,“但更多的可能不會。畢竟大學4年,和寢室同學從來都稱不上真正的朋友,大家應該也會心照不宣地不再聯絡了。”

寢室同學關係成了“容器人”

大學室友,畢業即陌生人

那些原本陌生的人,卻要和你朝夕相處四年,這的確很考驗你的情商。

對於大學寢室的描述我曾有一段記憶尤深的話,那就是《致青春》裡黎維娟說:“每次走過走廊都像是經過野獸出沒的叢林”,而鄭微說道:“可你每次都活下來了”。

電影中的大學寢室裡,似乎永遠有一群有意思的奇葩室友,然後大夥做盡了各種宣告青春萬歲的糗事。但現實卻實實在在的不是如此,真正的大學寢室的,只是一個小社會而已。

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我想有一幫兄弟朋友。我想像電影裡一樣,可是我發現,這部電影不是《住在我上鋪的兄弟》,也不是《那些年》,而是《宮心計》。

在我高中的時候,我的老師告訴我,珍惜你的高中時代,高中的同學朋友將是你一生的美好回憶,高中時代或許也會是你最渴望回去的時光。十年後。你絕不會對你

的大學生活,大學同學有所懷念,而你絕對會懷念當年和你一起艱苦奮鬥的那群,和你一起度過艱苦日子的那些人。到了大學,就等於是進入了社會,你接觸的人,不再是同學,而是“社會人”,你麼之間的交往不會再像今天這麼純粹,交心。更多的是流於表面的客客氣氣,不想太尷尬而已。當時的我們,並不以為然。我想起了一首詩,“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費工夫!”,這話形容此時心境在合適不過了。

大學室友,畢業即陌生人

大學最痛恨三種人:

一是自以為是的人,自以為是的人有多種毛病。例如他開別人的玩笑,但是別人不能開他的玩笑,因為他覺得他自己比別人厲害,別人那麼差。有什麼權利取笑自己。

大學室友,畢業即陌生人

二是斤斤計較的人,什麼都想和別人比一比。和你玩個小遊戲,都要不斷問你你幾分了,我比你厲害。你拿個獎,拿個證,首先不是祝賀,而是說你那不行,要是我去怎樣怎樣,一定拿比你更好的。對於這種人,你要原諒他們,因為他們在心慌。我記得德國一句古諺語說“處處找平衡的人,那說明他處處不如人。”處處不如人的人,什麼事都想和別人比較,因為他想憑那麼點東西找回一點優越感來滿足自己。這種人不可深交,心境何其複雜可悲。對於這種人,心中抱以同情之心。對於他們想和你比較這個那個時,呵呵一笑,方顯境界高低。

大學室友,畢業即陌生人

三是性格孤僻之人。越是孤僻的人,心境愈發凌厲。說俗點就起蔫壞。你不知道他們的出牌套路,就像復旦投毒案,就因為心裡不平衡,就投毒殺了室友。

誰對你是真的友善,其實自己心裡非常明白。做好自己就行了。畢業之後,各奔東西,對於三觀不合的人真的沒有必要浪費感情,刻意維持,到頭來你會覺得真的不值。

我的兄弟都是我高中時代的摯友,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和他們有的或許很長時間聯繫一下,有的常常聯繫。自己心裡不痛快,可以和他們暢所欲言,無所不談,出糗了也和他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尷尬。這些事,和大學室友說,恐怕轉過身後對你只有取笑。高中同學就算是當初玩的不是那麼好的。當你再見面的時候,交談間心裡是舒坦的的。

大學室友,高中室友,你更青睞誰? (單選)
0
0%
大學室友
0
0%
高中室友

此篇文章致敬我高中時的摯友,賈秦龍,徐春銳,段運龍,杜海,王豔強,同時也致敬我的高中同學,隴南一中2016屆10班。在此,也感謝我的高中各位老師和班主任尚海麗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