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現在對股市已經沒用了,你需要重新整理思路

技術分析現在對股市已經沒用了,你需要重新整理思路

首先說下一些“大神們”的偽技術分析,看到很多文章裡對於近期的行情,大多數都在說什麼“跌倒xx點位會有支撐”、“xx點位區域會有震盪”、“回封缺口就會有反彈”,跟看笑話似的。技術分析很重要,用技術去分析市場,去預判市場,從而作為依據去交易,但不是讓大神們去預測點位,去預測支撐,這純粹是瞎扯,整個市場影響因素那麼多,國際上的、政策上的、行業裡的、大眾的預期,隨便出來一條,在這個大家心理都很脆弱的關鍵時刻,都會有很大影響,還在說具體的點位會發生什麼事情,這不是瞎扯麼?

現在的形勢,即使是真正的技術分析也沒什麼多大的作用了,並不是否認技術分析,我個人而言,中線建倉的標準就是趨勢的形成,通道是否有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在市場的下跌已經出現了非理性因素,也就是極度的恐慌,這是技術無法分析的,或者說短期內無法成為投資依據的,需要針對現在的情況,重新整理下思路。目前場內的長線資金不斷外流,出來後因為沒有找到新的攻擊點而選擇觀望,之前就基本固定的存量資金來回折騰,就已經非常吃力,現在突然還要承接那些原本不怎麼動彈的長線資金,肯定是吃不消的,既然是無法控制下跌,那大家都不玩了,都開始往外跑。

舉個例子:一隻股票總股本是1000股,每股價格為10元,假設為流通股為500股(這個還涉及到一個賬面價值的問題,以後有機會單獨拿出一篇文章來說),該股業績穩定,有很多長線資金在裡面,佔了200股,他們以長線持有享受股價上漲為目標。這個時候,市場的存量資金來回折騰的是剩下的300股,也就需要交易總額3000元就夠了。如果市場恐慌,這部分長線資金集中出來,那這個盤子就會多出2000元拋壓,誰來接?接不動的話,就下跌。這2000元的長線資金出來後,尋找下個標的,是有標準的,最起碼要等市場穩定了之後或者那些業績好的股票跌透了,才會選擇進入,他們進入後,又會鎖定一部分流通盤,籌碼變少之後,以前的那些中小資金才能安心的進來玩耍。

技術分析現在對股市已經沒用了,你需要重新整理思路

之前也反覆提到,年後開始,這部分長線資金就已經陸續的逃離了,現在的股災,是積攢很長時間的一次爆發。這種突發的爆跌,會帶來心理的恐慌,大資金操盤的也是人,也有任務,有需求,所以也會恐慌,跟你我都一樣。如果只是在暴跌之後,拉幾個權重護盤,對於新手可能會造成反彈假象,無腦追進去,但是對於這些老江湖,一點用都沒有,他們不進去,市場還會再下跌,只不過多了幾個掛在半山腰的新韭菜罷了。

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有上漲前景的板塊可以聚合資金,給場外觀望者信心,讓他們依次進入才能完成指數的穩定,首先嚐試的相對風險較小的國家基建板塊,鋼鐵、水泥、煤炭等週期股,但是很快被中小資金嗅到,瘋狂的進入導致板塊大漲,之前潛伏的長線資金和套牢資金看到大漲,開始瘋狂砸盤,這條輪動的主線基本變質了,詳情可以查看我前面的文章。後續可以多觀察下基建、銀行券商、醫藥、5G這些板塊,銀行(你聽說過的大行)券商的PE已經可以了;醫藥板塊之前一直作為主力軍,能否再接再厲,需要觀察;5G的盤子和概念,相對芯片要大,而且未來一年肯定是利好消息不斷。這些肯定是長線資金的首選目標,等他們慢慢進去了,整個市場又回出現一種平衡,直至未來的某個階段,這種平衡再次被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