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里面有一个千古谜团,令人一直很费解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形体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兰亭序》里的内容吧!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里面有一个千古谜团,令人一直很费解

书圣王羲之

兰亭集序

魏晋 ·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可是就是这样一部天下第一的书法作品里面居然有一个谜团,这么正规的书法作品里面竟然有划掉的错别字,显得这么不工整。既然是天下第一王羲之就应该让他更工整才对,怎么能允许里面有划掉的错别字,显得这么不工整?其实这个是有原因的,下面让我们来解答疑惑。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里面有一个千古谜团,令人一直很费解

兰亭序

这得从《兰亭序》的起源说起。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聊天。他们趁着酒性即兴吟诗,王羲之也趁着酒性书意大发,拿起笔来就将他们所吟的诗赋记录下来,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由于当时是趁着酒性随笔一写,所以写了错字就划掉,反正也没有当回事。就这样,他们喝完酒后就回家了。90()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里面有一个千古谜团,令人一直很费解

唯美胡歌好帅(我觉得比较适合这个氛围)

第二天,王羲之拿起昨天写的《兰亭序》看了一眼之后,觉得自己写的实在是太好了,自己从来没有写过这么好的字。由于里面有划掉的错别字显得很不工整,于是他就想再抄写一份工整的《兰亭序》。可是他抄写了一天,写了好几篇,每一篇都赶不上昨天那篇如此的行云流水。他想:昨天那一篇是自己趁着酒性有感而发,再加上友人之间喝酒聊天,实在是一件快事,所以自己的书性大发,就写出了如此行云流水,俊朗飘逸的书法。以后没有了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怎么也写不出那样的书法了。所以,王羲之索性就把他自己也只能写出一次的世界上唯一的一篇行书给收藏了起来。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里面有一个千古谜团,令人一直很费解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全集

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创作过程。后世把《兰亭序》奉为无价之宝,一是因为他的书法俊朗飘逸,铿锵有力,是行书里最美的典范,是后世行书爱好者一生的追求。二就是因为,《兰亭序》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部行书著作,就连他的作者王羲之一生也只能写出这么一部,所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书法珍品。《兰亭序》不仅字体精妙,如行云流水一般。里面的诗词歌赋也颇有文采,因此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兰亭序》里的内容吧!

下一章写什么还没有想好,我在研究研究吧,我一定保证一天更新一章哈!我是一个学生学业比较重,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虽然我的专业和历史没有半毛钱关系),读史明智义不容辞,见谅见谅。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哦!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可以关注并私信我,大家一起讨论。有什么不懂得历史知识也可以问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