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两次时代周刊封面之旅,第一次真的无法直视

《TIME》(即《时代周刊》),是世界知名的时事性周刊之一,有世界“史库”之称。它于1923年3月,由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创办。该杂志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拥有广泛的读者,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颇有影响力。

溥仪的两次时代周刊封面之旅,第一次真的无法直视

曾经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大清末代皇帝和未满洲皇帝的溥仪,曾两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也足见他的影响力。一起回顾一下溥仪的这两次封面之旅。

1934年3月5号,《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上出现了一个新面孔,这个人的名字叫亨利•溥仪,他可不是外国人,而是爱新觉罗•溥仪。那么为什么会叫亨利呢?原来,亨利是溥仪的英文老师、苏格兰人庄士敦给他起的英文名字。

溥仪的两次时代周刊封面之旅,第一次真的无法直视

溥仪就这样第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溥仪的肖像是油画,头戴皇冠,手持如意,身披龙袍,身后光芒万丈。这个形象应该是美国人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而成,把中国的各种象征权力、光辉、吉祥的事务融合在一起,细看起来真的无法入眼。

溥仪的两次时代周刊封面之旅,第一次真的无法直视

封面文章中这样描述:“高度近视的亨利•溥仪将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大满洲帝国的满洲皇帝。作为3000万满洲人——约十分之一为正宗满族血统名义上的统治者,溥仪的愿望是好的。一个月前,他以即将登极皇帝的身份首次接受采访。溥仪身穿一身咔叽布的满洲陆军元帅服,这是由日本政府为他订制设计的,肩章上装饰着绣花,军靴锃亮。”

溥仪的两次时代周刊封面之旅,第一次真的无法直视

1936年2月24日,溥仪再次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不过这次并不是他一个人,其他还有三位与他分享版面。他们是裕仁天皇、斯大林和蒋介石。日本天皇代表日本,斯大林代表苏联,蒋介石代表中国,溥仪代表满洲,美国人的用意是这四人是远东地区的四大“元首”,当时远东地区战争阴云密布,一触即发,是战争还是和平,这四人是关键。但是,溥仪作为日本的傀儡皇帝,显然是抬高了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