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1914年7月,奧匈帝國借“薩拉熱窩事件”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此傳遍歐洲,席捲了全世界。

回首百年,一戰以其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之規模和慘烈,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局勢,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有些人在血與火的煉獄裡失去了光榮和生命,有些人卻在槍林彈雨的砥礪下變得成熟茁壯,甚至聲名鵲起、熠熠生輝,在三十餘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長為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流人物。譬如:杜魯門、戴高樂、隆美爾,或者蒙哥馬利……總之是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害前夕

杜魯門:小農商之子的“英雄夢”

用時下的網絡流行語來形容哈里·S·杜魯門的出身,也許“屌絲”這個略顯嘲諷的字眼頗為貼切。

這位美國的第33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繼任者,1884年5月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馬爾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約翰·杜魯門是一位農夫和家畜商販,這讓身為長子的杜魯門喪失了成為官二代、富二代的可能。和大多數美國男孩一樣,杜魯門也有從軍成英雄的夢,尤其崇拜漢尼拔。即便他只是個近視的,被西點軍校拒之門外的小農商之子,這也不會為之而改變。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杜魯門自幼便是近視眼

他先後當過收發員、計時員。1905年,杜魯門在工作的同時報名參加了美國國民警衛隊的一支新支隊,成為美軍預備隊的一員。他每年不僅要抽出48個週末參加軍事訓練,還得參加一次為期15天集訓,與對應的現役部隊實施合練,以便戰時能夠迅速對口補充現役部隊。杜魯門訓練積極認真,雖然不可能如同“美國隊長”那樣,但身體素質得到了極大改善。1911年,在經過了6年的國民警衛隊炮兵訓練後,杜魯門按照規定結束了自己的半軍旅生涯。

一戰爆發,歐洲的戰況讓杜魯門的“英雄夢”重新燃燒起來。但遠隔重洋的他,能做的只有每天翻翻報紙,關注著鉛印的戰場上每一次驚心動魄的變化。1917年4月,他的夢想出現轉機。總統威爾遜呼籲國會參戰獲得通過後,杜魯門再次加入到了密蘇里國民警衛隊。按理說近視的他是不可能合格的,但因為在體能測試前死記硬背了視力檢查表,他幸運地過了關。更為幸運的是,原本只憧憬著能當一箇中士就好了的杜魯門,竟然被選為炮兵連的中尉,平生第一次當了官。興高采烈的他或許覺著無以表達自己興奮之情,就整日穿著新軍裝,開著塗成鮮紅色的車,在自己的家鄉來來回回大秀榮耀。請不要譏笑他,一個已經33歲的男人,終於等到了夢想成真的機會,誰又能比他更淡定呢?

1918年4月,杜魯門到達法國,被分配到一所炮兵學校進行系統的學習。雖然他從沒上過大學,學習十分吃力,但是杜魯門毅力非凡,成功堅持下來,並被晉升為上尉。學習結束後,他回到舊部,教授其他軍官炮兵相關知識。在他嚴格認真,以身作則的訓練下,全國公認最差的連隊變成了最好的連隊之一,並且在戰爭中表現優異。整場戰爭中,他親自帶領的連隊D組沒有損失一人,這在一戰那種一場戰爭動輒死亡幾萬、幾十萬乃至幾百萬人的情況下,不由得讓人為之大加讚歎。即便是杜魯門自己,在以後的歲月裡也無數次對此表示過自豪。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後來,成為總統的杜魯門用“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序幕

戴高樂:出師未捷身先傷

相比杜魯門的好運氣,夏爾·戴高樂,這位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締造者的一戰之旅稍顯“悲催”。1890年11月22日,他出生在法國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8歲進入巴黎的斯坦尼斯拉中學讀書,一年後如願以償地被聖西爾軍校錄取。1912年9月,他以第十三名的成績順利畢業,回到學員實習時所在的步兵團任職。他的團長,正是一戰中“凡爾登的英雄”,二戰中的“民族敗類”貝當。

1914年8月,一戰爆發。年輕的戴高樂當時頗為豪情萬丈,這位24歲的法國中尉樂觀地相信自己將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迎來屬於他個人的偉大時刻。8月15日,戴高樂等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場真正的戰爭——馬斯河戰役。

然而戰爭爆發的當天他的大腿就受了傷,只能被送往醫院治療。令戴高樂萬念俱灰的是,他 15歲時做的夢似乎成真了,至少開頭沒有錯。話說1905年,戴高樂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的祖國和德國在1914年發生了戰爭,重點是他在當年的8月15日陣亡了。現在看來,這似乎是命運和戴高樂開了個玩笑,在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他又重新回到了戰場,並因在1915年1月的一次陣地偵察行動中完成任務較好被師部通令表彰,被授予一枚十字勳章。

1915年2月,他又被授予了臨時上尉。但一個月後,戴高樂再次受傷,被彈片炸傷了左手。又是三個月的治療,他第三次走上了戰場,不久後被授予了上尉軍銜,並被任命為第3三營第10連連長。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圖為凡爾登戰役中一個炮兵陣地丟棄的炮彈殼。凡爾登戰役傷亡人數共計100萬人,史稱“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凡爾登戰役爆發。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戴高樂主動請戰去正在激戰的凡爾登前線。經歷了兩次受傷,真正見識到了戰爭殘酷的他,儘管依舊滿懷豪情,但也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甚至寫信告訴母親若是收到了一些不合常規的消息可千萬別驚慌。誰想到他莫名其妙的預感再次成為現實,1916年3月2日,戴高樂所在陣地被德軍前後夾擊,在肉搏的過程中,他被敵軍士兵用刺刀刺穿了大腿。因為失血過多,倒黴的戴高樂昏死在了陣地上。他的母親在戰後收到了訃告,聲稱戴高樂已經戰死,並被授予最高榮譽十字勳章。所有人都以為他死了,他父親還給他舉辦了喪禮。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凡爾登戰役過後,城市已成廢墟

事實上,他是被德軍俘虜,活了下來。劫後餘生的戴高樂在兩年零八個月的囚犯生涯中,孜孜不倦地實施了5次越獄計劃,可惜1米96的身高讓他既不好躲藏又不易偽裝,總是被抓回來。被惹急了的德國人決定把這個不老實的傢伙丟進看管嚴厲的懲罰營,戴高樂於是識時務地放棄了越獄的念頭,轉而把精力放在了學習上。他且讀且思,並給獄友講授軍事和政治,直到戰爭結束被釋放。獄友們因此給他起了個“大元帥”的綽號,而我們都知道,多年後丘吉爾也給他起了這樣一個綽號。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大元帥”戴高樂在凱旋門前

隆美爾:“緣來”是“情聖”

在納粹德國的二戰名將中,有幾位也曾經歷過一戰硝煙的磨礪。其中不得不提的無疑就是那位身材矮小,卻有著狐狸般微笑和俊朗面孔的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被稱為“沙漠之狐”的埃爾溫·隆美爾。1895年11月15日,隆美爾出生於德國南部城市海登姆,母親出身當地望族,父親往上數三代都是中學校長。隆美爾小時候在身體上屬於“林妹妹”一流,他的父親卻希望他能從軍,於是給部隊寫信推薦隆美爾,謊話連篇地稱他這個兒子健壯、可靠,是一個很好的體操運動員。雖然炮兵和工兵戳破了老隆美爾的牛皮,但總有人上當了。伍爾登堡的124步兵團給了隆美爾一個當兵的機會。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青年時期的隆美爾(右二)和他的兄弟姐妹

隆美爾是個幸運兒,在參軍不久就被送往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去學習。在但澤這樣一個美麗的港口城市,正值荷爾蒙飛揚的軍官候補生們在美好的週末總要找些樂子。在某場舞會上,一位風姿卓越的女舞者成功勾走了隆美爾的“芳心”。他無可救藥地陷入了愛情,對這位女舞者展開了瘋狂的追求。除了正常的操練和學習,他把所有的時間花在了寫情書上。最終功夫夠深的隆美爾,成功地把鐵杵磨成針,贏得了美人歸。這位女舞者就是“沙漠之狐”一生的摯愛——露西·莫琳。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隆美爾與露西·莫琳

誰能想到,在戰場上滿腹狡詐、詭計多端的隆美爾,在情場上竟然難得的是一位忠貞不二的“情聖”。只要與夫人不得不兩地分居,他就會每天給她情書,一直堅持了一輩子,足以讓芸芸眾女子羨慕嫉妒恨的想昏倒。男人對於女人毫無保留的寵愛往往會帶來兩極化的後果,露西慢慢地變得越來越“作”, 隆美爾竟然還能一如既往地遷就著老婆。甚至在二戰時期,因為手下軍官說錯話得罪了露西,隆美爾毫不客氣地就炒了這個倒黴傢伙的魷魚。


當然,軍官候補生學校的學習經歷,不僅讓隆美爾找到了人生愛侶,也為他的軍旅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被派往德法邊境作戰,表現勇猛。

1914年9月,在瓦倫尼斯的一場戰鬥中,隆美爾所在的戰隊被衝散,左腿被流彈擊中,子彈也打光了,只能孤身作戰,更悲催的是他被三個身材高大的法國兵發現了。或許是深諳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身材矮小的隆美爾端著空步槍就衝了上去,竟然把法國兵門嚇得落荒而逃。因為這次戰鬥中的英勇表現,他得到了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

隨後,傷愈重返戰場的隆美爾又憑藉成功突襲法軍四個地堡、打退敵方一個營的卓越表現為自己贏得了一級鐵十字勳章,成為團裡第一位獲此殊榮中尉軍官。1917年9月6日,隆美爾跟隨第十軍團被調往意大利北部的戰場。儘管在哪裡遭受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他依然用驕人的戰績為自己贏得了德皇威廉二世授予的至高無上功勳勳章,成為最年輕的獲得者。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沙漠之狐”隆美爾

蒙哥馬利:大難不死的戰爭“菜鳥”

丘吉爾曾評價隆美爾是“一位偉大的將軍”。作為對手,英國人也有自己傑出的天才指揮官,在硝煙瀰漫的二戰前線成功擊敗了“沙漠之狐”,扭轉了北非戰局。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政客!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蒙哥馬利元帥在北非阿拉姆哈勒法戰役中,打敗“沙漠之狐”隆美爾

盟軍官兵經常能在陣地上看到他戴著將軍和裝甲兵兩個帽徽的軍帽。他就是英國曆史上服役最久的將領:伯納德·勞·蒙哥馬利。作為導演了阿拉曼戰役和諾曼底登陸兩大軍事傑作的“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一戰期間曾擔任過排長和參謀。但這位二戰時驚採絕豔的一代名將在一戰中的表現卻不得不說有點“二”,能夠活下來也多虧了十足的好運氣。

1908年12月,蒙哥馬利從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這座比肩美國西點軍校的高級軍事學府畢業,被分到英國駐印度的皇家沃裡克軍團任少尉排長。一戰爆發時,作為英國遠征軍的一部分,蒙哥馬利服役的兵團赴法國作戰。

伊博爾戰役中,蒙哥馬利所在連隊負責進攻一棟村莊外的房屋。身為排長的蒙哥馬利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率領士兵向村莊進攻,當逼近目標時,他突然發現敵方戰壕裡,一名德軍士兵正舉著槍把準星對準了他。但我們很難想象,衝鋒時過度興奮的蒙哥馬利居然沒有拿步槍。換句話說,此時的他是真的一個“人”在戰鬥。只能拎著他那把只能用來行軍禮的短劍縱身而上,一腳踢中德軍的要害,險之又險地抓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個俘虜。

雖然戰場“處女秀”有點讓人大跌眼鏡,但畢竟是有驚無險。軍人必備的勇敢、機智還有一點必不可少的運氣為蒙哥馬利贏得了在一次戰役中擔任代理連長的機會。只不過這次戰役差點就成為這位未來盟軍元帥的最後一戰,蒙哥馬利在戰鬥中被德軍狙擊手擊中了胸部。當時當下,雖然受傷嚴重,但他的神智始終處於清醒狀態,知道自己仍然在狙擊手的射擊範圍內,除了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地裝死,和敵人拼耐性、體力還有運氣外,別無他法。蒙哥馬利躺到了天黑才被發現,但是急救站的醫生認為他的狀況已經糟糕至極,將時間和藥品花在更有希望的人身上似乎更加理智。可沒想到的是,蒙哥馬利直到急救站轉移到另一個地點時依然還活著,生命力之頑強令人咂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終於被抬上了救護車,送回英國國內接受治療。

也許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蒙哥馬利在受傷後的第二天就被晉升為戰時上尉軍銜,並榮獲了英國頒發給英勇軍人的最高獎——“卓越服務勳章”。1916年,他作為第35師旅參謀長又回到了法國前線帶兵作戰,到1919年一戰結束時,他已經升為英國第47師一級參謀,軍銜中校,而當時的他僅僅年方30歲,不過對於一名註定名留史冊的偉大將軍而言,這一切才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