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原政協主席李志恩「收破爛」11年……知道內情,你會被感動

山阳县原政协主席李志恩“收破烂”11年……知道内情,你会被感动

在山陽縣城裡人們經常看到一個老人帶著兩名婦女,拿著桿秤、麻袋,坐著三輪車收取舊報紙、書籍等廢品……老人叫李志恩,今年73歲,曾是柞水縣常務副縣長、山陽縣政協主席。2007年退休後為了籌集善款幫助弱勢群體,他成立了慈善協會,幹起了收取全縣機關、單位、學校等廢舊報紙、書籍的行當,這一干就是11年……

山阳县原政协主席李志恩“收破烂”11年……知道内情,你会被感动

■山村貧困大學生上學難讓他不安

5月25日,記者在山陽縣見到了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破爛王”的李志恩。據介紹,2006年還在擔任山陽縣政協主席職務的李志恩與一幫熱衷慈善的退休幹部商議籌備縣慈善協會,次年3月協會正式成立,他被推舉為首任慈善協會會長。初創時期,協會面臨人員、資金不足等困難,慈善救助以臨時性活動為主,他感到這樣不是長久之策,尤其是接觸到一些已考上大學卻因家庭貧困而無法進入校園的孩子,孩子們無奈的眼神讓李志恩感到不安……

沒有善款怎麼幫?李志恩受媒體報道啟發,於2009年在山陽縣發起“收‘三廢’獻愛心、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活動,號召全縣機關、單位、學校向慈善協會捐出廢舊報紙、書刊等廢品,協會賣成錢後再用於資助貧困大學生。此項活動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響應,很快便籌集到愛心捐款2.6萬多元。有了這筆資金,資助貧困大學生的項目啟動了,併成為常態化項目。

據悉,山陽縣首批受資助的大學生為17名,每人資助金額1000元(後來增加到2000元),這個有些“寒酸”但溫馨感人的慈善活動,向人們傳遞著慈善理念,激發大家奉獻愛心。

■愛心惠及貧困群眾超過2萬餘人

據介紹,山陽縣慈善協會成立11年來,李志恩帶頭堅持收廢品,每年在全縣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不斷爭取省、市慈善協會和社會公益組織慈善項目。截至2017年,協會共接收各類到賬善款1408萬元,物品(折價)135.2萬元,設立永久慈善基金400萬元,其中收廢品款12萬多元;“慈善一日捐”參與幹部職工7.6萬人(次),籌集善款432.7萬元;爭取省市項目款630萬多元。共投入善款943萬元,實施慈善項目12個,惠及貧困群眾超過2萬人。

無論是捐助的廢品款或是“一日捐”善款,協會都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對單位、個人的捐贈金額進行公示,並對捐助活動開展好的單位和個人、志願者予以表彰獎勵,由縣級領導向他們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營造“我慈善、我快樂、我光榮”的氛圍。

據瞭解,山陽縣慈善協會自成立以來,累計捐收廢報紙等15萬餘公斤,銷售變現12.5萬餘元,救助貧困大學生17名,救助大病兒童2名。協會還開闢了親情缺失兒童和教師大病救助創新項目,連續2年共救助親情缺失中小學生713人;連續8年救助特困、大病教師128名。救助兒童、職工、農民大病共127例;修建慈安便民橋171座;“六一”“重陽”“春節”三大節日慰問貧困人員3677人。

山阳县原政协主席李志恩“收破烂”11年……知道内情,你会被感动

■只要能走得動,就會將愛心永延續下去

採訪時,記者看到年邁的李志恩仍堅持上樓搬運廢報紙、書刊,參與整理打包、跟車銷售。李志恩自己還資助了一名中學生,直到高中畢業。慈協工作人員徐淑蘭告訴記者:“李會長心中有一片淨土,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感動了無數人。”

李志恩告訴記者:“只要我還能走得動,就會將慈善事業繼續做下去。”

請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添加關注吧

山阳县原政协主席李志恩“收破烂”11年……知道内情,你会被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