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最近,一则“校园贷”的消息再度刷爆朋友圈,而这次的舆论焦点,却集中在了大学生身上。

近日,400多名在校大学生被广西某金融贷款公司告上了法庭。

据了解,这400多名大学生通过一款名为“704校花贷”的业务申请贷款购买高档手机,学生拿到该公司提供的高档手机后,需分12期付清贷款

但是,债务形成后,学生没有清偿相关债务,被贷款公司告上法庭,结果却没有一个学生应诉。

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也只有三个学生还了钱,还是因为怕影响不好,丢了工作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法官表示懵逼,问他们为啥不还钱?

大学生们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校园贷属于非法放贷,所以他们不用还钱!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果然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相信这样的解释也会让你觉得不可理喻,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人才,怎么能干出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情呢?

然而,就在舆论一致攻讦大学生时,剧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不可理喻的那一方,其实是校园贷平台!

这个校园贷平台,是一个标榜兼职换购的应用。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他首先通过在校园内宣传免费赠送电脑、手机,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学生可以通过兼职换取工时抵消商品的分期款项。如果不兼职,就分期还款。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互利互惠的模式

,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自己心仪的商品,既能锻炼自己,又能有所收获——然而,天下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首先,你以为兼职就这么好做吗?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APP里的兼职总共没几个,竟有2000个人抢,这不明摆着让你还不上钱吗!

甚至有网友说,自己在该平台换购了台苹果6,做了两三个月兼职后,这个“校花贷”直接就不发兼职了。

接下来,大学生们就想,钱都借了,既然兼职做不了了,大不了我还钱可以了吧?

没那么容易!只要你一旦逾期,那么后来就有天价的逾期费等着你!

有学生说,自己的本金是3500元,合同上是做10个月的兼职。后来没有兼职,产生了逾期费后,又陆陆续续还了4000多元,这就相当于倒贴钱给人干活啊!

更可怕的是,就算你没有逾期,他们也会“想办法”让你逾期!

有个学生小田,为了还钱,从4-9月都坚持按要求去打工,但其中有两个月没完成工时,她都在第二个月,主动交钱弥补了,而且在联系工作人员之后,也确定账单结清了。

却在11月的时候收到客服电话,说她在5月逾期3百多欠款,现在必须交3988元。当时的补交是无效的。

根据大学生们的猜测,这个所谓的“还款时长记录”,其实是可以被工作人员手动调整的,他们想让你逾期,就让你逾期;想让你逾期多久,就让你逾期多久!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更令人发指的是,甚至某些地区“校花贷”的员工离职,都会因为员工卷款走人,要求学生们再还一次!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这样的“被”欠款,终于让大学生们忍不了了,索性不还钱了!

这下成校园贷急眼了,为了催款轻则语言逼迫,重则在门上泼油漆、在墙上恐吓、到学校发学生的信息传单......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高校大学生变身老赖,为买手机拒绝还贷?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会花钱雇打手,要是能拍下视频,还有额外一千元奖励。

有个学生,就曾因为320元没还上,半年后翻成4000元,被贷款公司的人朋友圈公开悬赏打人。

这哪里是“校园贷”,简直就是“黑社会贷”!尽管平台手段多多,但是总有一些学生们无比团结,仍然坚持拒不还款,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平台将学生告上法院!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恶人先告状”了,随着事件的发酵,更多的真相浮出了水面,除了暴力催收等等乱想之外,这个校园贷平台一开始给予学生的贷款就是来路不正!

这些学生们在签合同时,留下了身份证信息以及手持身份证的照片。于是这个“校花贷”,拿学生身份证、用学生的信息,低息向银行贷款,然后再高息借给学生。

当学生把贷款还清后,“校花贷”没有直接还给银行,而直接挪用资金,导致许多大学生即使还清贷款也会造成恶意逾期。

一旦恶意逾期,个人信用报告上就会存在记录,而若是因此被纳入失信名单,那就不仅仅是一笔钱的问题了,对于大学生的整个人生都有严重的影响!申请贷款、找工作…….都会遇到阻碍。

当了解事件始末之后,我们只想感叹一句——嗜血校园贷!

近年来,关于“校园贷引发的惨案”屡屡发生。这些正处于人生最美好年华的大学生们,却因为沉重的债务,被逼入了绝路。

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

2017年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内自杀。该女生累计借款257笔,最终欠款5万余元。其家人曾多次帮她还钱,期间曾收到过“催款裸照”。

2017年9月7日,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朱毓迪贷款20多万,用于同学聚餐以及偿还贷款等,当无力偿还时跳江自杀。

………

当校园贷屡禁不止,当惨案屡屡发生,我们不禁要问了,这些骗子为何猖狂至此?

除了骗子本身的道德沦丧,除了监管领域的相对空白,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大学生自己。

一方面,大学生并不完全具备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往往会被校园贷平台的“霸王条款”玩弄于股掌之间,欠下巨额债款难以偿还,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来解决。

但更重要的,是利用了大学生内心的虚荣与贪欲。

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潇洒今天的自己。玩好,穿好,用好,是一部分大学生的追求。因此,除了日常生活开销,还有其它潜在的额外消费:校外租房、剁手护肤化妆品、最新电子产品、追星、旅游等。

尤其是进入高校更是如此,刚刚脱离父母的管束,又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在有限的生活费无法满足个人需求的情况下,自然会被校园贷平台“低息借款、申请便利”的种种噱头吸引。

“借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不只是大学生群体,我们每一个人在借贷之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便利的借款条件,背后可能就有套路满满的风险——平衡收支、理性消费,不要因为一时的贪欲,反而葬送了自己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