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猪可减少污染,这是养猪产业未来的趋势么?

百姓对于转基因产品大多持保守态度,如转基因大豆、玉米等等,认为这是祸及子孙后代的“糟践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转基因的农作物一方面增加了农作物的抗性,如抗虫抗病,间接为高产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有些基因可以增加果实的成果率及果实大小的,从而为高产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因此,部分转基因作物的产量就比较高。

如果说,以后连我们吃的猪以后都是转基因的呢?大家是觉得恐怖还是能够接受?

最近,华南农业大学的科学家将四个来自微生物的酶类基因转入猪基因组中,培育出污染显著减少、节约粮食且生长快速的转基因猪。

与饲喂相同饲料的普通猪比较,转基因猪的粪氮排放量减少20%以上,粪磷排放量则可减少45%以上,而且这些转基因猪的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10%以上。这些转基因猪在饲喂低氮日粮条件下每头猪到115公斤体重上市,可节约饲料近27公斤,缩短饲养周期约30天。

我们且不论这种转基因猪的适用前景如何,姑且就算算经济账。(以下取值数据以方便计算,和当前市场价格有一定差距,大家姑且看,莫要较真,谢谢)

1、按照《农业展望(2017-2027)》中,我国年生猪出栏量7.2亿头计算

假设:全部喂养转基因猪则可节省约2000万吨饲料,减少饲料成本近650亿元

2、按照玉米添加量65%,豆粕添加比例20%估算(玉米现价1850元/吨,豆粕3000元/吨)

假设:全部喂养转基因猪可减少玉米1300万吨,豆粕400万吨,总值约为350亿元

3、中央环保补贴405亿,全国有84个畜牧大县“受益”

假设:全部喂养转基因猪,污染减少,国家补贴可少支出20%~30%

从经济账上看,发展转基因猪不但可以减少养殖企业成本,减少环保污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但是,从目前国人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度来看,个人觉得转基因猪还无法替代传统养殖的商品猪,毕竟现阶段还处于可研阶段,还不具普及性。再说,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百姓对于猪肉的口感要求越来越高,黑毛猪、土杂猪等本土品种的销路都拥有光明的前景。

套用业内人士的一句话,“让国人觉得最好吃的牛肉一定会出在中国”,我们也相信转基因猪虽然有各种“天然优势”,但在现阶段对于国人而言,传统养殖的猪才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

转基因猪可减少污染,这是养猪产业未来的趋势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