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幾大面板廠商搶進MicroLED市場,Micro LED未來怎麼走

鴻海集團衝刺Micro LED,群創、榮創、帆宣三路大進擊。群創挾面板技術優勢助攻,榮創更居關鍵角色,不僅擔綱Micro LED技術開發,也參與重要轉投資佈局;新加入的帆宣,則有歐洲團隊主動找上門,合作開發關鍵的巨量移轉技術。

Micro LED後市看俏,業界盛傳,蘋果iPhone顯示器,將逐步從LCD、OLED轉至Micro LED,加上三星日前宣佈,全球首款Micro LED模組化電視“The Wall”開放預購,預計第3季出貨。鴻海集團此時傳出相關佈局積極,意在拿下iPhone未來面板訂單之外,同步為在電視等大尺寸領域應用與三星抗衡,蓄積能量。

業界人士指出,Micro LED技術涉及面板與LED兩大產業,鴻海集團必須動員相關資源,製程設備也是一大關鍵。由於Micro LED面臨巨量移轉的難題,全球最大獨立微電子研發機構愛美科(Imec)主動找上帆宣,合作開發出“晶粒布植機”實驗機臺,朝達成巨量移轉目標邁進。

Imec被譽為臺積電、三星、英特爾及輝達“背後的重要腦袋”,在半導體制程與應材合作密切。帆宣證實,有歐洲單位找上門,委由將技術製程化,但雙方有保密協定,無法透露細節。

群創以面板技術為後盾,初期以Mini LED切入,吸引各大車廠關注。群創執行副總暨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丁景隆表示,Micro LED將是下一代主流,在技術成熟前,群創領先開發AM Mini LED車用面板,並積極開發其它中小尺寸的應用方案,今年底前將率先商品化,再逐步轉往Micro LED。

此外,鴻海集團先前已投資美國Micro LED業者eLux,並陸續找夏普、群創、榮創入股eLux。統計顯示,群創、榮創分別持有13.64%、9.09%股權,凸顯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對群創與榮創發展Micro LED高度仰賴。

業界研判,蘋果與鴻海集團緊密合作,群創、榮創將扮演先鋒。榮創是鴻海集團重要的LED轉投資公司,配合集團資源整合,與群創、夏普等面板客戶合作,最遲在今年第3季就會推出Mini LED背光面板。榮創也正積極開發Micro LED技術,全力朝量產目標前進。

此外,8日LED磊晶廠光鋐股東會改選董事,傳出鴻海集團有意介入,最後由榮創拿下光鋐兩席董事,分別由榮創董事長方榮熙、董事莊宏仁代表,凸顯榮創在鴻海集團佈局Micro LED扮演關鍵角色。

1友達、晶電Micro LED闖出成績

各路人馬摩拳擦掌搶進Micro LED市場,友達率先展出全球最高分辨率全綵主動式Micro LED顯示技術,宣告量產時程可期。工研院助攻晶電、欣興和聚積,開發出“超小間距Micro LED室內顯示屏”模組,要搶攻110英寸室內顯示市場。

根據研究指出,Micro LED潛在商機龐大,若以Micro LED全面取代液晶顯示器的零組件推估,市場規模將可達300億至400億美元(約新臺幣9,000億至1.2兆元),吸引全球科技大廠及重量級研究機構積極投入。

在鴻海集團全力動員發展Micro LED之際,友達不落人後,開發出全球最高解析度全綵主動式8英寸Micro LED顯示技術,並拿下“2018年SID展會最佳獎”的肯定,凸顯友達在Micro LED的技術開發能力。

友達總經理暨營運長蔡國新表示,友達以Micro LED及多項先進顯示技術榮獲“SID展會最佳獎”,證明友達長期投入先進顯示技術所累積的領先優勢。

工研院也協助晶電、欣興等廠商,進軍Micro LED領域。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表示,Micro LED目前待克服的是“巨量移轉”關鍵技術問題,工研院上週在電腦展中,首度展出攜手聚積、欣興及錼創(由晶電、友達及聯電投資),開發出的“超小間距Micro LED室內顯示屏”,要搶攻110英寸室內顯示器市場商機。

吳志毅指出,臺灣地區從IC設計、LED製造、顯示器面板廠,到系統整合廠商,發展Micro LED的產業鏈資源相當完備,深具國際競爭力。

2Micro LED 5大應用理應“區分看待”

實際上micro LED技術的顯示應用有高達5大種不同的類型,每種應用的難度也大不一樣、市場進程更是千差萬別。

首先,第一大類是友達SID Display Week 2018展會所展示的這種中小尺寸顯示應用:目標市場是手機屏幕,競爭技術是柔性OLED顯示。對於這種應用,micro LED必須實現400PPI以上的分辨率、柔性屏幕、巨大的產出規模和經濟性,才可能與正在蓬勃發展的OLED技術進行“市場競爭”。友達所謂的“沒有時間表”主要是針對這一市場的產品而言。

第二,micro LED也會被應用到更小的屏幕上。例如VR顯示。這個領域的主要未來競爭技術是硅基背板的OLED。其核心技術特點是更高的PPI,甚至要達到2000PPI才能實現理想的近眼顯示效果。顯然,micro LED在這方面技術上的能力還不達標,量產也就無從談起。

第三,micro LED或許也可以應用到更大的顯示設備,例如彩電之上。這種大尺寸應用中,micro LED的PPI像素密度不在要求那麼高,現有技術完全能勝任。但是在液晶電視走向55——75英寸大尺寸為主導,OLED大尺寸化技術也不斷髮展普及的背景下,micro LED的成本經濟性,在彩電領域是一個“大問題”。

第四,micro LED可以應用在工程大屏幕顯示市場。例如索尼2016年推出的黑彩晶LED大屏就可以認為是達到micro LED標準的產品。在超大顯示面積的工程大屏領域,micro LED不需要與液晶、OLED等平板顯示技術直接較量。因為後者的拼接顯示避免不了擁有畫面縫隙。同時,工程市場對micro LED產出的規模要求、經濟性要求也更低。未來小間距LED顯示技術從表貼向COB過渡,進而進入micro LED時代,是公認的路線圖。——這方面其實已經在“量產之中”,只不過LED晶體顆粒並沒有縮小到10——50微米,而是採用100——300微米的顆粒。

第五,micro LED技術還可以用於液晶背光源。臺系廠商已經推出基於這一技術的電競級別高端液晶顯示器產品。理論上採用micro LED背光源的液晶顯示系統,在色彩、HDR等方面渴望獲得與OLED媲美的效果。在背光源市場,micro LED技術也被稱為mini——LED:後者的含意主要是,LED晶體的顆粒大小和排列密度技術指標更寬鬆,這有利於micro LED實現“量產”。

總之,micro LED的應用類型大不一樣。PPI指標從近眼VR的一兩千PPI到背光源或者工程大屏的幾十PPI,技術難度差距非常大。面對如此寬泛的市場設定,micro LED產品顯然不可能“一次性全線量產突破”。目前,背光源和工程大屏是micro LED相關技術“低水平起步和快速落地”的綠色利基市場。

3Micro LED未來怎麼走:還看工程大屏

2014-2017年以來,小間距LED顯示市場的增幅都在60-80%以上。2018年僅國內小間距LED顯示市場的規模就渴望達到百億元。且隨著智慧社會、大數據和智能產業的發展,工程大屏顯示的未來成長還會“更美好”。

建立在這一市場認知之下,筆者認為目前micro LED最好的出路就在於工程大屏市場。這個市場中,micro LED不需要極高的PPI指標——高PPI是micro LED顯示技術最大的難關;同時,也可以告別OLED和液晶的“正面競爭”——這是micro LED技術最大的競爭壓力;甚至,工程市場micro LED的應用不需要太高的經濟性——每平米成本如果能下降到三五萬(對應的液晶顯示產品則是2000元),就能大量普及化。

對於一項新的顯示技術而言,它的成長前景不僅僅取決於“技術性”的因素。也取決於競爭性的因素和市場承受力的因素。在工程市場中,micro LED固然發揮不出它固有的“極限性能”,但是卻具有競爭性因素和市場承受力因素上的“可行性”。

後者就如同目前臺系企業推出的micro LED(MINI-LED)技術的液晶背光源顯示產品:適當放低技術門檻,尋求市場的可行性。——但是,液晶背光源市場終歸不是一個“長久市場”。在液晶向OLED過渡的大趨勢之下,背光源類的產品是沒有“戰略性前途”的。背光源市場micro LED的應用,只能作為短期策略、第一桶金和為進一步創新贏得機遇的權宜之計。

亦是說,在常規顯示市場,micro LED無法迴避與OLED的正面較量。而在OLED先發的投資、規模和成熟度優勢之下,micro LED陣營的前途並不樂觀。反而是,在全球工程大屏市場,micro LED可以“無對手”的自發前進,擁有更好的未來。

筆者相信,以上的種種分析,友達定是更為詳識,這也就構成了友達對“直面OLED和液晶競爭的micro LED產品類型”,“即有技術研發”、卻“無量產時間表”的態度。而另一方面,2018年COB-LED大屏產品正處於風口浪尖,micro LED等更先進技術的導入恰逢其時:micro LED在工程大屏市場率先落地前景可期。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互動

廣東省高智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是省一級綜合諮詢服務機構,專注於LED、新能源汽車、5G寬帶移動通訊、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產業的政府諮詢、戰略規劃、市場診斷、行業分析及產業監測服務。

聯繫電話:15820476586(謝) 18819251008(曾)

郵箱:[email protected]

官網:http://www.eistank.org/cn/page/1.htm

地址:佛山市南海區羅村新光源產業基地A8棟2樓

台湾几大面板厂商抢进MicroLED市场,Micro LED未来怎么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