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我不是藥神》要點燃這個暑期檔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我相信,當甯浩和徐崢拿到這個本子的時候,他們一定嗅到了某種氣息

爆款!!!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我不是藥神》有成為爆款的諸多元素:題材的敏感性,真實故事的傳奇性和戲劇性。片中對於慢粒白血病人苦難的描繪,必然會得到現實社會相關人群的強烈共情,並引發社會的極大關注,影片傳遞出來的社會意義確實值得稱讚

它和我們的生活如此貼近,關注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值得你我為它買一張電影票

本土化,是它的取勝之匙

經過一系列印度電影尤其是《摔跤吧!爸爸》的洗禮,內地影市對現實性題材本土化的需求已經近乎渴求,而印度電影的成功也為《我不是藥神》提供了一套成熟可借鑑的製作範本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有好題材,又有珠玉在前,甯浩和徐崢這一對黃金搭檔保證了影片的可看性和娛樂性,主角程勇(徐崢)從一個只為賺錢的失敗中年油膩男,到真心實意無私奉獻的大好人,徐崢對人物的刻畫有血有肉有骨,最後的轉變讓人想起《辛德勒的名單》,堪稱徐崢近年來的最佳表演

除了徐崢,其他演員也是群星閃耀

很多人驚呼的“關谷君”王傳君自然應該得到很多掌聲。其實王傳君早在兩年前的《羅曼蒂克消亡史》裡就已經讓人刮目相看了,這次戲份更吃重,呂受益(王傳君)在幾個影片段落裡都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演繹。吃盒飯時吐骨頭翻白眼讓人忍俊不禁,醫院做清創時又無比揪心,和妻子告別那一段則狠狠地攫取了我們的眼淚

而在火鍋散夥宴的末尾,王傳君前一秒還是說著醉話的笑臉,下一秒就潸然淚下,生動詮釋了一個好演員的可塑性,希望有朝一日“天下誰人不識君”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很多人看到譚卓的時候都覺得她很像郝蕾,不僅是外在像,09年就憑藉處女作《春風沉醉的晚上》而提名戛納影后的譚卓也是個實力派,只不過之前很少在商業電影裡露面。從《追兇者也》開始,到今年的《暴裂無聲》,再到劉思慧,即將35歲的譚卓並非大器晚成,而是屬於她的春天姍姍來遲

劉思慧的出場就很驚豔,一段性感的鋼管舞很是吸睛。但更打動人的則是在程勇扔錢給夜場負責人讓他表演鋼管舞之後,劉思慧在場邊興奮歡呼,激動的神情慢慢過渡到眼角噙淚,眼神裡透露出了心酸和無奈,這種有層次的表演甚至讓我想起了張曼玉在《甜蜜蜜》中的那段經典哭戲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而和假藥販子打群架的那場戲,一向溫柔示人的劉思慧紮好頭髮抄起椅子就加入戰團,秒變神奇女俠,彷彿隨身帶著角色切換器

作為本片的另一個顏值擔當,黃毛(章宇)同樣是可圈可點,貢獻了片中不少搞笑橋段,而吃橘子以及火鍋宴告別則讓人看到了他冷硬外表下的火熱內心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倒是備受期待的週一圍,這次演起了正義的警察,受限於角色的設置,反而不如他演過的反派那麼豐滿

題材好,劇情扎心,演員出色,《我不是藥神》在國內同行中足夠出色,但它本來可以更好

演員方面,對假藥販子和醫藥代表的描繪陷入到了臉譜化的常見窠臼中,而相對於“藥神五人組”的其他四人,牧師就顯得不夠立體且功能化了,多數情況下都是為了承擔笑點而出現

在《我不是藥神》裡,能看到韓國電影《辯護人》的影子,不僅是海報像,就連從小人物的視角出發去呈現社會性的普遍問題,都有韓國電影味。作為導演的處女座,遵循三段式的類型片製作方法雖然不夠新鮮(比如程勇的轉變是我們開始就可以預料的),但足夠保險也有效,很多情節也都能打動觀眾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很多人看完後都表示被戳中了痛點,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為何痛,以及怎麼止痛,好了傷疤忘了疼顯然不應是本片的目的。影片將矛盾的焦點對準了大型製藥公司和警察,則顯然是嚴重的脫靶,就像你把白血病藥格列寧給心臟病人吃一樣。我相信主創並非沒有意識到,但在審查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他們選擇了最保險的做法——本本分分地講一個話題性高但不過分沉重的故事

這種自我設限讓《我不是藥神》在題材的挖掘深度上與另一個相似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相去甚遠,這自然是出於眾人皆知的原因,我們也無法苛責主創的保守。遺憾的地方在於,這麼一個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故事,並未在主題的深度上做任何的探索嘗試,而是滿足於既有的狹小空間。帶著鐐銬跳舞,舞姿再美,響起的都是自由的假音

蕭伯納有句名言:“理性的人讓自己適應社會,非理性的人總是堅持讓社會適應自己,所以所有的進步都得靠這些非理性的人。”如果《我不是藥神》能像裡面那個不理性的黃毛一樣,那這部電影一定能散發出更迷人的理性光輝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以火鍋散夥宴為分割線,影片的前半段無疑是精彩而讓人回味的,但從後半段開始,節奏的突然加快讓影片虎頭蛇尾

在後半段,導演丟掉了前半段的剋制,轉而充滿了旺盛的表達欲,不管是黃毛的結局,還是程勇的轉變,煽情段落變得密集。導演似乎不想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急切地向觀眾集中展現影片人物的艱難、掙扎和犧牲。比如程勇終於被抓捕歸案的時候,那一段類似於“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煽情處理讓影片流向了簡單粗暴的情感宣洩

而影片通過前一百多分鐘蓄積起來的情節衝突,最後卻是依靠一段字幕一口氣解決,就像是拳臺上的選手揮出一記重重的左勾拳卻打在了棉花上,充滿了失落感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社會是複雜的,故事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影片裡的演員很生動,但在劇情上非黑即白的二分式處理則顯得太過簡單和懶惰了

這種對於觀眾情緒的刻意主導犧牲了影片前半段的敘事節奏,以及該有的韻味。在觀影過程中,它有幾個地方能深深地打動我,但卻無法像《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一樣讓我久久無法忘懷

End

《我不是藥神》:國產電影的一大步,卻還可以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