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1999年才通电的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在结束煤油灯历史的18年里,借助良好的生态条件,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茶马古道文化艺术之乡”、“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去年底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花桥村有一株千年菩提树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工作上,该村借力旅游,创造出另一个童话般令人惊叹的进步。

村里探索出了贫困户投资旅游项目获取收益的脱贫模式。充分发挥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作用,通过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扶贫互助社借款投资旅游产品经营项目(茶屋、水磨坊、挂面坊、豆腐坊等)的方式获取稳定收益。

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40户均从扶贫互助社借款5000元,向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经营户投资,每年每户贫困户可获得500元的稳定收益。

这种“借鸡生蛋”的经营模式,既发挥了扶贫互助资金的效用,又带动了产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广大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游客在诗意整洁的村庄游览

该村还推行“龙头企业+产业+贫困户”的带动脱贫模式。紧紧围绕乡村旅游产业,村级组织与乡村旅游龙头企业陇南龙江公司签订“带脱增收”协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龙头企业搭建农特产品购销、务工等平台,形成了产购销联动机制,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陇南龙江公司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11户、发展种植产业8户、从事务工22人,户均增收几千元,达到了一企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带全镇的就地城镇化效果。

「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该村还实行“支部+协会+贫困户”的带动脱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由村党支部主导成立乡村旅游协会,通过双联单位支持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以农家客栈、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

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18户参与经营。同时,吸纳本村管理和服务人员31人就地就业,开办各种小吃摊点12个,带动村内及周边村社154户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让更多的群众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生活,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乡村旅游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民的生活,”29岁的杨明霞告诉记者,自己此前在外打工,很辛苦,远离亲人,每年只能剩下两三万元;如今,自己和父母、姐姐一起经营“花桥人家农家乐”,年收入能超过10万元。“我们再也不用像小时候那么上山砍柴、烧火煮饭了。”

长坝镇镇长李生宝介绍说,2013年前,该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三四千元,而今已经提升到七八千元。

监制:沈小煊 责编:焦杨红 编辑:苟鹏泽

「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中青在线」花桥村:借鸡生蛋 旅游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