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暉敏丨文

追求完美與圓滿,是人的本性:姣好的容貌,富庶的家世,顯赫的聲名,浪漫的愛情,幸福的婚姻……天下熙熙,我們每天汲汲營營追逐著這些目標,時而得到,時而失去,更多的卻是思而不得。隱形的壓力促成了一些雞湯文的爆紅,很多人開始追捧一種觀念——“人要學會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可是,你看,這“接受”二字,就算被隱藏得再好,還是藏不住背後那種濃厚的無奈意味。

可是民國的一位女子,卻在年紀非常輕的時候,就參透了許多人沉浮半生卻仍捉摸不透、難思難解的掙扎。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我對林徽因的欣賞不是來源於她那首人間四月天,那時代才女太多,她不算最有才氣的一個,也不是來源於她和徐志摩、梁思成的情愛糾葛,才子佳人的故事被演說得近於氾濫。真正讓我意識到林徽因過人之處的,是她下面這段話:人生總在祈求圓滿,覺得好茶需要配好壺,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自當配才子,卻不知缺憾是一種美麗,太過精緻,太過完美,反而要驚心度日。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這樣一個女子,幾乎擁有旁人夢寐以求的一切:殷實的家庭,良好的教育,清麗的容貌,絡繹不絕且個個才華絕倫的追求者,體貼溫柔的丈夫還有一世蜚然的名聲。人生至此,夫復何求?然而,這位幾乎擁有了“完美”人生的女性,卻秉持著一種追求殘缺的人生態度。人因為歷練而被迫向人生的不完滿低頭是一回事,人主動追求,主動欣賞殘缺,卻是另一回事。當她從容說出,“缺憾是一種美麗”的時候,實際上她已經不可超越了。民國數十年的傳奇女性裡,豔勝桃李者有之,才冠古今者有之,但是要論起最冷靜曠遠的人生態度,卻鮮有人可以和林徽因比肩,她活的太明白,這個女人,旁人看起來那麼年輕、柔弱而嬌小,可無人看出她的內心住著的是一位強大、理性、睿智的老者,所以你能明白,為什麼她可以那麼坦坦蕩蕩地欣賞徐志摩,卻又也能從從容容地拒絕與他攜手一生,即使徐志摩犧牲張幼儀,斬斷自己的前半生。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這一點,徐志摩用了一生的時間卻恐怕也沒有真正想明白,所以他又帶著浪漫的幻想,迎娶了陸小曼,結局的心碎,大家都已知道了。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不久前,我在民國文藝寫了《是白流蘇,也是張愛玲》

一文,有朋友讀過之後問我,“暉敏,你認為張愛玲對愛情和人生的態度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不敢妄下評論,不過我認可的是,她的文字是冷豔的——觸心的冷,帶血的豔。可是,我覺得張愛玲的淡漠冷豔,並非生來的天性,而是被其一生境遇無奈塑造的,她的骨子裡其實有著燃燒的熱情,只是無處釋放,只能幻化成世情看破的犀利眼眸。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林徽因,恰恰不同,儘管她總是在談論溫暖,儘管她說“你是愛,是暖,是人間的四月天”,可是她的骨子裡是“清冷”的,並非貶義,而是說她對他人給予的愛和溫暖沒有依賴性,她骨子裡透出的是一種自信和獨立——愛於她,是錦上添花,而非生命的唯一意義。世間溫暖時,就笑靨如花,世間冰冷時,就暗香幽放。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她曾經對中西詩歌有一段精妙的評價,雖說是言文化,卻亦可瞥見其品性。“西洋詩,戀愛總站在前頭,或是“忘掉”,或是“記起”,月是為愛,花也是為愛,只使全是真情,也未嘗不太膩味。就以兩邊好的來講。拿他們的月光同我們的月色比,似乎是月色滋味深長得多。花更不用說了;我們的花“不是預備採下綴成花球,或花冠獻給戀人的”,卻是一樹一樹綽約的,個性的,自己立在情人的地位上接受戀歌的。”別人可以愛到無我,她卻一刻也不能喪失自我。甜膩卻無我的圓滿,抵不過殘缺卻自有堅持的孑然。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所以說,真正使林徽因成為如此生動明媚的傳奇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徐志摩和梁思成。林徽因,真正出眾的,是她作為一個“人”的眼界,而非作為一個“女人”的眼界。

停下無謂的“綠茶”攻擊吧,這個人的胸懷,配得上她自己的人生。

林徽因—追求殘缺是一種境界

筆名:暉敏,京城女子,自由撰稿人,

用筆尖溫暖歲月,用文字豐盈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