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诗词造诣上与老师苏轼齐名,这首词更是流传千古

他在诗词造诣上与老师苏轼齐名,这首词更是流传千古!

他就是黄庭坚,苏轼的学生。苏轼第一次读到黄庭坚的诗文时,惊为天人,觉得他超逸绝尘,根本不是凡俗之辈。而对于黄庭坚本人来说,苏轼更像是一种传说,也是他一生追随的目标。苏轼成名在前,黄庭坚成名在后,两个人惺惺相惜,成了师生,更成为了一生的挚友。

他在诗词造诣上与老师苏轼齐名,这首词更是流传千古

苏轼与黄庭坚在相识相交后,开始了多年的诗文唱和,他们在一起观书论画,讲道谈艺,非常融洽,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影响。但是后来,当苏轼被贬到定州、惠州时,黄庭坚被派任勾亳州明道宫。在这个多事之秋,两个人见了最后一面,最后,再也没能相见。苏轼对黄庭坚影响最大的,是书法。可以说,在这一点上,苏轼相当于黄庭坚的导师,正是苏轼对黄庭坚的指导,让他师法古人,走上草书学习之正途,并形成了自己的书风。而在诗词上,苏轼和黄庭坚则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经常在一起你唱我和,他们俩人在诗词上的造诣,都非常高。可以说,黄庭坚与苏轼是齐名的!而黄庭坚写的这首《念奴娇·断虹霁雨》,则更是文采斐然,流传千古。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他在诗词造诣上与老师苏轼齐名,这首词更是流传千古

这首词写出了黄庭坚旷达伟岸、宠辱不惊的气魄和胸怀,非常豪放。词的上阕,先是描写了雨过初晴的美景,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月色皎美……在如此怡人的景色之下,是诗人怡然自得的美好心情。词的下阕,则通过写走在张园幽径,看到美酒佳宴,本应该是人生得意之时。可就在此时,突然间,一丝惆怅袭上心头。诗人想到:自己漂泊不定,离家万里,但作为一个男儿,至今还是功业无成,唉,怎么能开怀畅饮下去呢?但作为豪放的诗人,虽然满腹辛酸、愁怨,眼前这些小坎坷,的确也不算什么呀!此时,诗人又以临风听笛来宽慰自己,虽然身在逆境,但以苦为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高亢激越的笛曲,可以把人心中的不平和愤懑全部带走。笛声悠扬,足以让人忘却所有的不快,端起美酒,一醉可解千愁!

可以说,这首词在境界上,与苏轼诗词的豪放之风,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朋友,这首词,你可喜欢?

他在诗词造诣上与老师苏轼齐名,这首词更是流传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