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什么

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人格决定命运的一般规律,反映的是家庭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说,人格包括性格,性格从属人格。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心理特性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个人认为,3和7代表的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指能生万物的绝对精神,精神是无形无相的。一是指物质的最初状态,乃至还未有对立之分。二是指物质有了对立,也就是有了阴阳之分。三是说在阴阳两种因素外,又有了中性的气体——冲气。正如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对立,不能直接融合,必须有中性的气体——冲气,才能将阴阳二气连到一起,由于阴阳比例不同,所以能形成万物。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如果说成就未来的性格习惯与人性共有的弱点就像是这一对矛盾共同体的话,这个冲气就是人格。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3岁和7岁,正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两个关键点,就能够使孩子的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

基于以上的认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我们应该怎么看,看什么?也就是通过观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反思怎样才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亦或如何看开对已经长大的儿女种种不如意的表现是我们主要想聊的话题。

这里先澄清几个概念,何为优秀,何为培养,何为不如意,何为长大。

优秀是一种主观看法,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诱惑需求,标准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医生、将军、商界精英、明星等等都是一种优秀的标准,在家务农、儿孙满堂、子承父业等等同样也是一种优秀。你眼中的优秀不一定就是普世价值,也不一定就是亘古不变的。但任何优秀的前提在教育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做保证!

培养的前提需要辨识种子的准确性,这是一种能力,更是自我认识的一种提升。养儿虽然不同于育猪,但你不能把家鸡的雏苗培养成为黑天鹅,而且多数人都有“能力”把黑天鹅培养成家鸡的培养液。比如说你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却在麻将、电视、游戏或者酩酊大醉声中呵斥孩子需要努力学习,亦或跟随潮流引导孩子仅有的学习热情向穿衣打扮、说学逗唱分散,虽说无意却在事实中潜移默化了。培养液变了,即使种子是科学家,大概率也不会开花结果。

不如意说的是不符合心意的事情。关键点在于你的心意是自始至终的吗?如果说你有一条阳光大道且自始至终,在需要减速或者需要躲避危险时候给予指正,那么你的孩子不会差。问题是你有吗?自始至终在这条道路上行走吗?多数人的心意是嬗变的,且是迁怒的,因此才会不如意。强加给孩子的无论是学习任务,还是喜怒哀乐的思维方式,如果得不到孩子心里的认同,其实都是耍流氓。烂泥扶不上墙的道理是没有错的,问题是烂泥是怎么形成的呢,又如何才能把烂泥加工成砖呢?值得你深思!要知道,孩子初始都是在人们的欢笑声中哭着来到世间的,一样的啊,怎么就烂了呢?

长大也是一种主观看法,如果说你是一个高中家长,你先反思一下自己长大了吗?你是按照既定路线且自始至终培养孩子的吗?如果你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指导孩子成长的话,说明我们都还没有长大。既然我们都没有长大,又怎么要求有成人身材,幼儿幻想,儿童思维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放弃网络游戏、肥皂剧、追星寻月不是没有可能,前提是主动且自愿,其它努力皆枉然。要做到这点需要在3和7之前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让孩子认识到成长的主线并为之奋斗,方得始终。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怎样才能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并在“3岁”之前修改成我们想要的砖坯而不是烂泥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并在“7岁”之前塑造出孩子和我们都满意的结果本性呢?

家庭环境以住房为界分内外二部分,这二部分又各分成软硬实力二个角度。

首先看外部环境硬实力,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就是最好的典范。外部环境不是孩子能够办到的事情,是大人的抉择,是最容易办到也是最难办到的事情 。易在物质上,难在意识上。你不能让赚钱的小买卖远离嘈杂的市场,又不能让求学的孩子没有钱去读书,寻求平衡知易行难。资源的获取能力称之为外部环境软实力,现在虽然说手机电脑普及的网络时代,多数事情和问题在网络里搜索都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是看看身边人都用它来做什么!坑人的网游、土豪的追剧、带色的小说、用手机和电脑学习和开拓视野的本真被说不尽的庸俗乌云覆盖着透不过气来。这种情况下,被逼无奈学习和亲密接触教育的工作者成为了学霸的盛产地。

再看看内部环境硬实力,书香世家就是内部环境硬实力的最好体现。观察书香世家的生活习惯能够很容易得出在家庭环境方面的共同点,和谐宁静的生活氛围、从善如流的处事态度、有深度的高效沟通和交流。如果如果大人能够书不离手或者勤奋努力现身说法,定能够感染和带动孩子的模仿和追寻的脚步,反之亦然,一个纸醉金迷的家庭环境却要求孩子苦读无异于痴人说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和问题,你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解决之道就是内部环境软实力的主要内容。晦涩的科学道理并不一定适合孩子的说教,触类旁通的科学态度又是大人必备的育人技能。如果再能够运用生动吸引孩子兴趣的能力,你就不难预测一个优秀孩子脱颖而出的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